喜缠金枝(540)
这让皇帝彻底坐不住了,连忙命令官员开仓发放粮食。
陆飞鸢和楚聿辞松了口气。
他们虽然也运送过来了不少粮食,可真比起赈灾的能力,自然还是朝廷更加强大。
尤其是京城,建造有整个北方最大的粮仓。
这是当年圣后特批建造,规模比之前大了数倍。
粮食丰收,价格低廉时,朝廷出资收购粮食囤积,抬高粮价,使百姓不至于一年白忙活。
若粮食欠收,粮价上涨,便放出一部分囤粮,平抑粮价,保证百姓不至于饿死。
里面的屯粮,完全足够整个京城的百姓吃上两个月。
眼下天灾虽严重,可不少京城这边的百姓,还是能够自给自足。
因此,粮仓里的粮食,只要合理规划。
理论上,完全足够赈济整个受灾的北方灾民,帮助他们度过寒冬。
听到朝廷终于开仓放粮,灾民们的心瞬间安稳下来。
不少人对着皇宫的方向磕头行礼,对皇帝感恩戴德。
庆祝欢呼过后,这些百姓按照官府的要求,冒着风雪排好队伍,选举出合适的人前去领取粮食,以免人数过多,产生拥挤。
结果前去领取粮食的人,却很长时间没有回来。
不少人腹中饥肠辘辘,越等越是心急。
“这粮食怎么还没有发下来,难不成是出了什么变故?”
“不能吧,这会有什么变故?”
“你们忘了前年青州蝗灾?”
很多青州逃难过来的灾民顿时身形紧绷、脸色大变。
前年,青州先是夏季干旱,粮食减产,秋后又遭了蝗灾。
蝗虫将为数不多的粮食吃了个干干净净。
青州人食不果腹、饿死者无数。
皇帝听闻此事,下旨开仓放粮。
却不想,打开粮仓,里面麻袋排的满满当当,装的却都是沙土。
青州当地的官员还想掩盖消息。
死守城门,不许人逃难,离开青州城。
最后,发生了民变。
官府实在镇压不住,事情才彻底爆发出来。
之后,青州上下的官员全部被杀,朝廷也从别处运送了粮食过去。
灾情得到控制,可整个青州城,几乎家家户户挂白幡,皆有亲人死亡。
此事轰动朝野。
很多人都听说过。
不少灾民站起身来,迟疑了片刻,朝着粮仓所在的方向走去。
前几个月地动,如今又雪灾。
京城是他们心中最后的希望。
很多人冻坏了手脚,也坚持冒雪赶了过来。
一起上路的灾民,不知道有多少倒下,其中就有他们的亲人。
如果这最后的希望都破灭了,他们实在不知道还能怎样活下去。
粮仓建立在京城东南一处平缓的高地上。
此处地势高,通风畅快,可以极好地保存粮食。
此时,整个粮仓周围被禁军和差役重重把守。
所有的禁军手握长枪,严阵以待的望着不断朝着他们靠近的灾民。
“后退!”
换做平日里,普通百姓连看一眼这些禁军大人们的勇气都没有。
可此时,他们却全然忘了身份上的巨大悬殊。
只想着确定粮食是不是出了问题,他们是不是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灾民不断朝前拥挤。
禁军们手中的长枪越握越紧。
后面的人心情急躁,将最前面的灾民挤到了禁军长枪的顶端。
噗嗤。
长枪刺入身体,刺眼的血迹顿时流了出来。
“啊,杀人了!”
第708章 粮仓出事了
凄厉的哀嚎声,越发激化了灾民们不安的情绪。
眼看着场面就要彻底失控,突然,啪的一道巨响,宛若惊雷一般炸开。
众人纷纷回头去看,就见一道挺拔的身影从马背上一跃而起,用着一身俊逸的轻功,越过人群,潇洒的落在了守护粮仓的高墙顶上。
众人的视线随着男人的身影移动,纷纷变成了抬头仰视的姿势。
“是宸王殿下!”
楚聿辞一身天青色长袍,玉冠束发,锦带飘逸。
他手持一根长鞭,昳丽的面容没有什么表情,凤眸淡淡一扫,便带着一股不容人冒犯的威严。
“都吵嚷什么?”
他的音调并不算高昂,却清晰地传达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后面的谁再敢往前拥挤,就一律按照故意闹事罪处置。”
后面的人顿时不敢再乱动。
之前有人愚蠢的受到蛊惑,到国师府去闹事。
被扣了粮食,过得很是艰难,他们亲眼见到过。
这位主,真能狠下心来惩罚。
顺天府尹连忙挤到最前面,仰头望着楚聿辞,激动的双目含泪。
还好宸王殿下及时到了,控制住了局面。
不然,他真不敢想,一旦灾民知道了粮仓中的状况,场面会失控成什么模样。
楚聿辞凤眸淡淡的扫过众人。
“粮仓这边有些状况,暂时不能放粮食。”
此言一出,现场再次发生了骚乱。
楚聿辞眉心皱得更紧,重重地冷哼一声。
“吵嚷什么?前几日没有开仓放粮,本王饿着你们了?”
正准备哭喊的人,声音哽在了喉咙口。
这……好像也没有。
楚聿辞眼中浮现出一抹不满。
“本王和王妃协调各处,冒着风雪给你们运送粮食。
是觉得你们皆是良善、听话的大周子民。
如今正值天灾,最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这里又是京城,皇上和那么多官员都在,还能眼睁睁看着你们饿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