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缠金枝(541)
把心都放回肚子里,别在这里傻站着挨冻了,回去帮长公主府的人多建造些施粥棚。
另外,本王和王妃决定清理出一条官道,沿途设置救济处。
有余力者,皆可帮忙,会给你们发工钱。”
此言一出,大多数灾民彻底的安下心来。
还有一些人,暗暗地抹起了眼泪。
“沿途设立救济处,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在逃难途中冻死、饿死了?”
“是啊,我家的大妞,就没撑过来……地太硬了,挖不动,只能将她埋葬在了雪地里……”
楚聿辞神情严肃,语调不容任何质疑。
“怎么还不各自退去?等着本王一一请你们?”
“草民不敢。”
聚集的众人慢慢的离开,有人还加快脚步,希望能去抢个建设救济处的活。
等开春,冰雪融化,他们挣到了银子,就能回到自已的家乡了。
途中,遇到很多赶过来询问状况的灾民,众人互相扩散着说明情况。
确认朝廷虽然不发放粮食,可长公主府那边依旧会继续,众人也就渐渐的放下心了。
等人散的差不多了,楚聿辞才从高处一跃而下。
走到那名险些刺死灾民的禁军前,手中的长鞭毫不犹豫的便抽了过去。
“啪!”
禁军慌忙跪在地上。
楚聿辞面色如冰。
“自已去领罚,二十军棍。”
“是。”
楚聿辞看向躺在地上胸口流血的灾民,吩咐一旁的青鳞。
“把人抬去救治,所有花费记在长公主府的账上,另外补偿给他二十两银子。”
“是。”
受伤的灾民见此一幕,全然不顾疼痛,对着楚聿辞磕头。
“多谢宸王殿下。”
“不必,把人抬走吧!”
“是。”
顺天府尹快步上前行礼,动作是前所未有的恭敬。
“下官拜谢宸王殿下。”
楚聿辞眉心紧蹙,转身走入大门,将门关闭之后,这才询问顺天府尹。
“粮食怎么了?”
第709章 一问三不知
顺天府尹脸色极为难看,艰难的吞咽了口唾沫,只觉得喉咙里像是插了刀子,开口异常艰涩:
“粮食储存出问题了,按照记录,应该有八成的粮仓是满仓状态。
打开之后仔细核对,却发现了,实际囤粮的数量却比记录上的足足少了一半。”
楚聿辞瞳孔颤动,面容紧绷的十分厉害。
“怎么会差这么多?”
顺天府尹咬牙道:
“负责驻守粮仓的三名官员皆已自尽,其他的护卫一问三不知。
除此之外,囤积粮食时没有完全晒干,之后又没有按照规矩抽检。
现在囤积的这些粮食当中,也有不少发生了霉变,根本不能吃了。”
顺天府尹双目发红。
眼下这个紧要关头,粮仓出问题,可是真的要人命了。
不单单是京城这边的灾民,还有很多城池囤粮不足,需要京城这边调拨粮食救济。
最令他不安的是。
京城最大的粮仓出了蛀虫,那么其他监管更加放松的地方呢,是不是也有问题?
这件事情若处理不好,大周朝都要伤筋动骨。
楚聿辞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这些人怎么敢?!”
屯粮政策,是舅舅在位时,三令五申,绝不容出差错的地方。
母亲说过,舅舅不仅会定时派人过来检查粮仓,有时候还会亲自抽检。
正是因为查的严格,没人敢在这方面动手脚。
所以他在位的时候,不管发生多大的灾祸,都有足够的粮食保证百姓活下去。
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容践踏的底线。
顺天府尹也觉得头上像是压了一座高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殿下,现在该怎么办?”
“入宫,把事情告诉皇上。”
“是。”
养居殿。
皇帝愤怒起身,猛地将桌案上所有的东西都扫落在了地上。
他宛若一头愤怒的巨龙,发出阵阵咆哮之声:
“户部尚书,你说什么?再给朕说一遍!”
大殿内跪了一地的官员。
但凡与粮仓扯上点关系的,别管品阶高低,一律被拉出来,跪到了最前列。
被点名的户部尚书浑身被冷汗浸透,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滴。
“回禀皇上,粮仓……粮仓账目造假。”
皇帝冷冷质问:
“账目?”
户部尚书连忙磕头请罪。
“不,不是,臣罪该万死,没有表达清楚。
不是账目造假,而是粮食真实储量与账目不符。”
皇帝一个冷眼扫下来,户部尚书按在地上的手抖得如同筛糠一般。
“皇上恕罪!”
别管是什么地方造假,这个案子一出,他这个户部尚书算是做到头了。
皇帝又将冰冷的视线转向顺天府尹。
“你来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廉心中有苦说不出。
“回禀皇上,粮仓存量不足,且储存方法有问题。
根据现在检查的结果,大约有两成的粮食霉变,不能食用。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下官不知,请皇上责罚。”
皇帝将目光转向其他的官员。
“谁能来告诉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官员们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头都不敢抬。
皇帝愤怒到了极点,脸色涨得通红,眼底的怒火恨不得将眼前所有的官员都烧成灰烬。
“为什么到了这等关键时刻,你们就变得一问三不知?”
最终还是伍太傅站出来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