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未止(34)+番外
秦俭专门用了个箱子,放周彦送她的各种小玩意儿。
没事的时候就一个个地拿起来看,眼中闪烁着亮光。
又过一年,她已及笄。
三月的一个傍晚,离家五年的周彦,终于回来了。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身边还跟了个女子,以及一队武官。
女子看着约莫十六七岁的年龄,身材高挑、眉眼明艳,那些人唤她大小姐。
周伯伯和周伯母以礼相待。
她是梁国公嫡亲的孙女。
梁大小姐来的时候,身穿红氅,骑着四蹄雪白、通身黑亮的乌骓马。
她长得那么好看,一头黑锻似的长发,笑容灿烂,落落大方。
与一旁同样高骑大马的周彦,无比登对。
周彦与五年前有所不同,长高了些,身姿挺拔,如寒崖青松。
容貌倒是没什么变化,漆黑英挺的眉、幽深的眼,鼻若悬胆,薄唇微抿,风华绝代。
周伯母见到他的瞬间,眼眶红了,抱着他哭成泪人。
周彦拍着她的后背,眉眼含笑,柔声地安慰。
然后他的目光四下巡视,落在了一旁安静乖巧的秦俭身上。
十五岁的秦俭,柳叶弯眉,眸光流转,抬头对上他的眼睛,一瞬间红了鼻尖,神情惶惶。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团聚,伯伯伯母有说不完的话,兴高采烈地叮嘱下人们准备宴席。
屋内谈话,大家才得知如今周彦在梁国公麾下,做了一名副将,极得重用。
此番只是回来探亲,十日后,他是要返回边城的。
说罢,无人料想,周彦突然起身,冲周父周母行了大礼——
「爹,娘,回去之前,儿子想先与秦俭成家,请二老做主操办婚礼。」
秦俭站在一旁,对上他漆黑深邃的眸光,心慌不已,赶忙低下了头。
因时间紧促,婚礼定在第五日,操办得简单,不甚隆重。
但周彦归家当晚,夜深人静,便进了秦俭的屋子。
天色已黑,灯光幽幽,秦俭不知所措地看着他。
他上前,她后退。
直到退到了床榻边,再没退处,才鼓起勇气对上他深沉含笑的眼睛。
她紧张道:「阿,阿彦哥哥。」
周彦上前坐在床边,顺势一把拉过她,抱在怀里,坐在腿上。
秦俭惊呼一声,长睫颤动,面红耳赤,声音娇弱,直打哆嗦。
「阿彦哥哥……」
周彦的手摩挲她的脸。
手掌粗粝,她的脸却娇嫩,一时两人都心颤了下。
他的手指又抚摸上她的唇,眸光异常柔软,按耐着性子,哑着嗓子哄她:「俭俭,今晚,我来陪你好不好……」
秦俭的脸红得快要滴出血来,咬着嘴唇连连摇头:「不行。」
「为什么,反正我们都要成亲了,早几日圆房也无妨的。」
他在她耳边引诱她,:「我好想你,一刻也不想等了。」
他的心跳得奇快,秦俭只顾自己羞涩,全然没有注意到,周彦此刻也是耳朵红透,故作镇定罢了。
但秦俭向来是个规矩的孩子。
那晚,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绝对没做。
周彦抚额,幽幽地叹息:「俭俭,我这几日怕是都睡不好了。」
前几日是他睡不着,后几日轮到秦俭睡不好了。
鞭炮声中,热热闹闹的气氛下,她嫁给了周彦。
怕是没人像她这般,出嫁新妇,连个地方也没挪。
新婚那晚,周彦如愿地宿在了她房中,捏着她的脸揶揄:「你完了秦俭,跑不掉了吧。」
后几日,简直是连房门也很少出。
小两口浓情蜜意,周伯母和李妈妈欣慰地笑,还特意叮嘱府里下人不许打搅。
晚上没完没了,秦俭受不住,红着脸捶他。
周彦哑着嗓子,喉头一哽,也不知为何,莫名地红了眼圈,在她耳边道:「俭俭,我不是在做梦吧。」
梦……
秦俭惶然,伸手抱住他:「不是,阿彦哥哥,这不是梦。」
周彦临走时,依依不舍,摸了摸她的头发:「俭俭,你信我,再给我一点时间,以后我们再也不会分隔千里了。」
秦俭点头,瞪着眼睛看他:「我信,阿彦哥哥,我等你。」
这份浓情,终于令那位梁大小姐死了心。
梁国公唯一的嫡孙女,从小要强,性格率真。
第一眼见到周彦,便芳心暗许。
梁国公有意将她许给周彦,周彦婉拒。
梁大小姐不死心,非要跟上来看一看小周副将心心念念的未婚妻长什么样,值得他如此挂念。
来了一趟,心灰意冷了。
二人感情太好了,成婚那几日,房门都不出。
梁大小姐哭了好几日。
回程之时,扬手挥了一鞭子,率先离开了。
周彦此去,又是一年。
太光帝重病的消息传来时,他的一封家书也适时地传来。
道是时局不稳,天下动荡,让周父务必谨慎小心。
其实他多虑了,周父仅是个九品小官,朝党纷争,怎么也闹不到他头上的。
接着是皇帝驾崩,太监掌权,扶持了年幼皇子登位。
朝堂染血,几乎每天都有大臣被杀。
好在周父这种瞧不上眼的小官,根本没有进天子殿的机会。
詹事府的詹事就不一样了,每天战战兢兢,每次退朝回来浑身湿透。
京中乱了,周伯母每日命人紧锁大门,若无要事,谁都不许出去。
如此过了半年,忽有一日,赵王起义,四王入京。
京中防守异常森严。
然而一天夜晚,秦俭睡得迷迷糊糊,房门被人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