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171)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亲信皱着眉头想了许久,忽然猛地一拍脑袋,“这是看中了相公您身上的武勇谋略!”

区希范有些好笑的伸手揉了揉亲信的红脑门,语气决绝:“我知道他们总说咱们是夷人,是蛮子,是殿下一时不察让咱们捡着了大便宜。我就偏要让他们知晓,咱们究竟是何等样人!

“身为男儿,受恩当以死偿,建功需在军中。昔年张文远只率八百精骑就杀得十万吴军丧胆,如今咱们三百人只需面对一万五千人,可是大大的赚了。

“殿下特地留给咱们的机会,必须得抓住。此战若胜,封妻荫子,紫袍玉带诚不足贵也!

“别忘了昔年攻打安化州蛮时!咱们只是装无害,不是真无害!”

第77章

三日后,韦州城头。

往利序看在近在咫尺,却仿若天堑的低矮城墙,深深凹下去的青黑色眼眶中的那双眼睛红得几乎要浸出血来。

三天,足足三天,他们用出了所有能够想到的手段,却依旧没能攻下哪怕一寸城墙。

不,休说是攻下,迄今为止都没人能够全须全尾的站到城头。

从这三天的遭遇来看,宋人十分重视本城的得失,半点没有从前遭遇那些宋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懒散。

而且那劳什子的县令好像还是宋廷小太子的心腹,所以城中的箭矢多到似乎永远也用不尽,到现在密度都没有丝毫减弱,令近六成的人半道折戟。

胄也很精良,不是表面光的货色。他有许多次眼看卫戍军就要冲上城头,挥舞着手中长刀驱赶弓弩手,想为后续攻城部队占领一个立足点。

结果立刻就有三个穿全套甲胄的枪手接替那些双臂无甲的弓弩手,仗着甲胄精良硬扛下第一波攻击,然后混若一人的将排**出。

要知道卫戍军全是从党项本族人中遴选,个个善弓马,不畏死,是夏军中仅次于直属于国主铁鹞子的精锐部队。

可在一齐刺出的三杆枪面前,休说他们是远超其他部队的的卫戍军,就是神仙来了也得打跌。

什么剑圣,单刀破枪传得有鼻子有眼,神乎其技,结果上了战场枪一个比一个长。

一寸长一寸强才是朴素真理。

看着又有两个卫戍军被守御的宋军枪手捅下了城墙,往利序的一双眼睛不由又红了三分。

要知道卫戍军发展至今日,已经早就偏离了从党项人中选拔,建立一支忠诚可靠亲卫部队的初衷。

如今的卫戍军卒家世最差的也得是个小部落头人的儿子,培养完全是照着中高层军官去的。

往利序也曾是其中一员,所以深知这些人对家族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这些人不仅是勇猛的战士,更是他们家族的未来与希望。

人不是地里的麦子,一年就能割一茬。想要从零开始教导出一个合格的中低层军官,至少要用七年时间。

当然,高烈度的战争可以使所耗费的时间大大缩短,但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战事,尤其是性命去填。

自家事自家知,就国内这点党项人,目前弹压其他族的人都有些勉强。要不然国主也不会冒着得罪辽主的风险,三天两头打辽国那边党项族部落的主意。

毫不夸张地说,此战即便能攻下韦州城,今后二十年他们往利氏在国中的声量也不复从前,说不得只能维持名头。

没办法,去年损失一批,今年再损失一批,哪怕底子再厚,也禁不住这么败啊,更何况他们静塞军司在十几个军司中只能排中游。

而失去大量优质后备力量,就意味着失去了容错率。

所以必须得拿下韦州!只要夺回韦州,有了地盘,一切损失都可以靠时间慢慢弥补。

但如果没了韦州,那就万事皆休。

该死,宋军过往建制中可是弓兵最多,基本能占一半以上,有些极端的甚至能占到八成。

为了保证射程与精度,弓兵很少有穿臂甲的,当然宋军的绝大多数弓弩兵是因为抑武的国策处于完全无甲的状态,全靠这弓弩,尤其是弩具逞威。

只要是有一膀子力气的成年男性,训练上十天半月也能学会如何张弩击发,命中率还不低,军演出来绝对漂亮好看。

所以旁的军事训练么……

根本就没有什么旁的军事训练。

有训练就会有消耗,越是大量的训练就越强调后勤物资的充裕。有那个训练的功夫,不如就呆在营帐里躺着,这样可以帮助上官减少粮食消耗,增加个人财产。

招来一帮穷得只剩一条命的流民,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弩具射击技巧已经很对得起官家了。

因此往利序对近身之后宋军的印象只有一个,鱼腩,无比纯正的鱼腩。他获取首级军功的速度,完全取决于他们逃跑的速度。

但今日遇到的宋军完全不同,居然是枪手居多,还是训练有素的枪手。

他们甚至都不会去留恋那些就倒在身边死尸的首级,只会机械但效率极高的出枪收枪,构成一堵堵仿佛不可逾越,不可被摧毁的人肉矮墙。

韦州城内的宋人守军绝不仅仅只有他们获取情报中的两千人!应该是在三千,甚至是更多。

箭矢成群、训练有素、大反常态的枪兵居多,一切的一切都压得往利序喘不过气来,令他感觉眼前好似出现了幻觉,仿佛有一张铺天盖地的网,正向他罩来。

尤其是,那个东西……

作为最前线的指挥,往利序已经熬了整整三天,巨大的压力令他头晕眼花,正要支撑不住栽下马来之际,忽听得耳边有人唤他:“侍禁使,侍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