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仁宗(247)
赵昕一怔,弹了弹衣袖道:“何以见得?”
朱全德嘿嘿一笑,没做声。
总不能说是同乡告诉他,综学的学生多是年龄不大,穿着朴素,吃用寻常,但又有文华质朴之气,同国子监那些读圣贤书的不一样吧。
赵昕没得到答案也不以为忤,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邀请朱全德入座相谈。
“听兄台的意思,是要去综学咯,不知要做什么?”
朱全德惊叹于赵昕的敏锐,双手接过茶杯小心翼翼道:“不瞒小郎君说,我少时身体不好,素有求佛问道之心。
“对那些油锅捞钱、土中生佛、线燃不断的把戏很感兴趣。
“可后来州里兴了综学,他们到乡中讲演时才发现,并非神仙术,而是欺乡人们见识少罢了。
“本有心入综学,然则一来寡母榻前不能无人照料,二来年岁也过了,只得熄了念想。
“前些时日我到青州做买卖,听闻富相公在青州治水救荒的德政,其中多有综学学子出力。
“思及家乡,便想着来东京城,看看能否将水泥、堆肥、修渠方面的高手匠人请一二回去。”
赵昕眨眨眼,心中了然。
庆历七年,青州水患,富弼奉命前往赈灾平乱。
赵昕给他加塞了许多综学的专业人士,也正因多了这些专业人士,青州这场水患所造成的危害远不及原历史线。
而帮助富弼解决泄洪、筑堤、农田重垦、肥力恢复、赈灾物资统计发放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学也因此一战成名,使得推行阻力巨减,开始与国子监并称。
所以只要为百姓做了好事,总有人会记得的。
这不,朱全德一个潭州人都主动来人生地不熟的东京撞筹了。
赵昕突得生出一个想法。
综学眼下已经被纳入了科举考试,瞧着蒸蒸日上不假,但其实全靠国家财政支持,后继乏力。
现阶段很难看到从实践科学到理论科学的苗头。
而且学生的家境普遍比不过国子监那些学生,自费研究并不现实。
不过如今看朱全德的模样,市场化大有可为啊。
赵昕起了心思,干脆对朱全德说道:“兄台若信得过我,且伸出手来。”
此时赵克坚与赵克诚两兄弟已经打包食物归来,警惕地看着朱全德。朱全德虽不知情由,却很识趣地撩开衣袖,露出胳臂。
赵昕取出私印,给朱全德胳膊上按了一个,然后说道:“兄台既有造福乡梓之意,我亦愿成人之美。
“可持此印记去综院,找一个叫沈括的人说明你的来意就好。在下还有事,少陪了。”
直到赵昕嘬着小甜水挥挥手远去,朱全德才如梦初醒般狠狠掐了自己一把。
他就是再迟钝,如今也反应过来自己是遇到贵人了。
毕竟沈括可是综学科的第一任状元!是见过太子殿下与官家的!
急要去寻赵昕时,人海茫茫却哪里还寻得到,只能暗自嗟叹。
找到新方法安置综学的学生的赵昕心情很好,然后这份好心情在见到大包小包,活似个上门姑爷的曹评时戛然而止。
不用问,铁定给他大姐捎的。
按理来说他应该对这个温柔小意的姐夫感到欣慰满意,但生出的情绪却是截然相反的挑剔。
也许能以筹办嫁妆的名义再留大姐几年?
真是看到曹评这副模样都碍眼。
前些年还会在他面前装一装,这一年多来得了大姐撑腰,是照着他脸呼啊!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看着曹评人品相貌都出挑,又门当户对就松了口。
且容你小子再乐一会儿,等你成婚了直接把你官职削到只剩有名无实的驸马都尉,看你看乐不乐!
赵昕臭着脸在心中疯狂记曹评小本本。
去年曹评得了赐婚明旨,未婚夫妻没少在长辈的掩护下见面,得了徽柔面授机宜的曹评现如今也没那么怵赵昕了。
见赵昕一脸生人勿近的冷模样,不仅不躲,反而主动上前搭话道:“少东家,您买的东西是亲自送过去,还是我代劳呢?”
赵昕瞪他。
混蛋,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他现在半点不敢在生母和大姐面前晃好吧!
倒不是他怕今日偷溜出宫喝冰镇小甜水的事被发现教训,而是他近来正在被疯狂催婚。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叠加上他是太子兼独子这个昔日无往不利的护身符后,变成了他的紧箍咒,勒得他头都要炸了。
更为恐怖的是,所有人,所有人在这件事上的态度都是一致的。
他找不到哪怕一个帮助他延宕婚事的盟友,没有任何辗转腾挪的空间。
赵昕并非不愿意承担这份责任,也深知在如今这个人治的封建时代,他拥有血脉后裔会对维系团队起到多么大的作用。
他一直抗拒,皆因这种强买强卖的感觉令他非常不适。
他十分笃定,但凡他现在敢回去问安,就绝对会被按在椅子上看上一天的女子画卷,而且个个都被描述成天上有地下无的好女子,是他的良配,足堪一国之母。
就这还是看在他是掌握实权的太子份上,不然赵祯早一道旨意扣他脑袋上了。
赵昕试图理解过完全出于责任成婚,先结婚后恋爱,哪怕没有爱情也要延续血脉的生活方式,但遗憾地解析失败,还差点把CPU干烧了。
在此世能反哺他精神唯有两位共过患难的血亲,他实在是不愿意先长期消耗自己,再去取得收益。
但这样对那个姑娘太不公平。
深知自己私心的赵昕按了按太阳穴,略过曹评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