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仁宗(27)
“至于考封优异者,可出仕为官……”
赵昕话还没说完,就被赵祯的怒喝声给盖过去了:“胡闹,天家血脉,金枝玉珂,岂能混迹民间,与庶人同!”
赵昕眼神放空到旁处,装没听见。
老爹你可别装了,刚刚的你明明是一副很心动的样子诶。
算了,这是亲爹,赵昕决定给老爹这个面子。
于是很快赵昕也激动地怼了上去:“彼等以天下养,却无尺寸之功于社稷,不过空耗钱米而已。
“儿子身为皇子,尚且三更灯火五更鸡,勤习文武艺,他们怎么就能在家袖手安享富贵?
“古语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爹爹仁善大度,愿意养着他们,我可是不愿的。”
这意思就是,考封政策迟早是要推的,无非早晚而已。
赵祯果然叹了一口气,点了点赵昕的眉心:“也罢,为了你这个小东西,说不得要做一回恶人了。只是这出仕……”
因为金匮之盟的缘故,如今的赵姓子孙在理论上都是拥有皇位继承权的,无非是强宣称和弱宣称的区别。
赵昕选伴读特意指定总室要秦王一脉,缘故就在于此。
赵祯这是在担心闲散宗室放出去会尾大不掉。
赵昕却已经爬上了桌子,面对着赵祯小声说道:“爹爹担心那些文官造反吗?”
赵祯果断摇头,大宋的制衡艺术相当出色,文官造反的可能性和太阳打西边出来差不多。
赵昕双手一摊,示意到这不就完事了。
然后继续说道:“而且对宗室动刀子,也不全是为了他们。”
赵祯看着儿子神神秘秘,小骄傲又掩饰不住的模样,忽然想起来了那天儿子的应答。
他说的是新政。
赵祯心思电转,不由浑身大震。
赵昕也正在此时把谜底给揭开:“国朝有冗官之疾,官员被养得多有颟顸,如宗室考封推行顺利,正好堵嘴。
“不仅如此,还能……”
赵祯看着还在掰着小胖手指头和他算账的宝贝儿子,脑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这是天生的帝王。”
也不知怎得,也许是鬼使神差,赵祯秃噜了一句话出来:“最兴来,愿意和爹爹一起去上朝吗?”
第14章
紫宸殿。
每逢朔望之日,皇帝生日,接见外邦使节,紫宸殿就会举行朝会。
相比起能够容纳数千人,但只在年节时才会启用,让在京官员向官家齐贺新春的大庆殿朝会,紫宸殿朝会更符合大事开小会的华夏决策智慧,实为大宋朝目前的政治中心、权力心脏。
今日正值望日,紫宸殿朝会如期举行,而在满堂的朱紫色中,有个淡黄色的小身影被衬得尤为突出。
凡此身影行经之处,一众朝堂大佬纷纷避之不及,让本就秩序不太井然的紫宸殿变得更加纷乱。
原因无它,因为造成纷乱之人的身高不够,脑袋上的戴着的长翅帽又太长。
若是触碰到,少不得一个帽歪发散的结局。
更为重要的是,其人身后还跟着四个小太监,抬着一张相当宽大的座椅。
那些原本在半闭着眼睛养精神,想着待会该怎么喷宰执的台谏官得见此情此景,立刻就激动了。
须知他们的升迁路可是架在别人肩膀上,这紫宸殿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品质十分良好的踏脚石。
不管有没有作用,踩上一脚总是不会错的。
而且这扰乱紫宸殿朝会秩序,也着实令他们十分恼火。
冬日夜长天寒,好不容易从暖和的被窝爬起来上朝,想着借排班这会儿好好眯会,结果还被不开眼的给扰了,这还能忍?
必须参他,狠狠参他!
参得他身败名裂,参得他丢官罢职,好学会什么叫朝廷威仪不可侵犯。
但当个头最高的御史探头往骚乱处看了一眼后,立时变得安静如鸡。
天爷诶,看服制年岁,那人分明是豫王,参个屁!
除非他们得了失心疯,想和红袍紫袍过不去。
总之就在这种嘈杂又静默的诡异气氛中,赵昕用双手护住帽子艰难地穿过人群。
在见到晏殊后如释重负般长舒了一口气,指挥着身后的小太监道:“把椅子放在晏相公身后吧。”
晏殊见到赵昕也是难掩惊诧,道:“大王怎么也来朝会了?”
他方才也在好奇是何人敢在,能在朝会上弄出那么大的动静,但身为宰执,泰山崩于前面色不改是基
本心理素质,也是基本要求,所以也就按下好奇,等着答案揭晓。
可万万没想到,答案居然是这样的。
豫王怎么上朝了?豫王怎么能上朝呢?!
退一万步说,即便官家要让豫王上朝,怎么事前也不同他们这几位宰执商量一二~?
赵昕装作没有看出他脸上的惊讶,像个普通的早熟孩子一样说道:“是爹爹让我来上朝的啊。大冷天真是怪磨人的,早知道就不来了。”
晏殊没有接话,作为宰执,他敏锐嗅到了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
本朝皇子唯视膳问安而已,即便是太子,那也只是大庆殿朝会上带领百官向皇帝祝贺的吉祥物。
豫王再聪慧,如今也才六岁,是个当吉祥物都有些勉强的年纪。更甭说紫宸殿上不缺少他这个吉祥物。
经过一通分析排除,晏殊得到了一个令他惊讶万分的结论:“官家这是让豫王学习朝政来了。”
可这不是闹么,豫王才多大点年岁啊,现下比起旁听学习朝政,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先圣之言,知道国家是怎么基础运转,历朝历代是怎么兴灭接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