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282)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而且还会时不时地举办一些珍宝拍卖,无论是蜀地的丝锦、南海的砗磲、还是江南的茶叶,甚至是宋国军器监的百炼宝刀,只要出得起价钱,都可以买到。

有人说这久楼的东家是个宋国大商人,因为手眼通天,所以买卖做得极大。

也有人说这久楼背后站着的是国中几大著姓,据说国主娘娘都往里头掺了一股。

总之真真假假,众说纷纭。

不过一定肯定的是,这背后有兴庆府尹米禽启的手笔。

不然当初盘下店面时做中人的兴庆府公人不会帮忙往死里杀价,久楼一遇到闹事的也是兴庆府的衙役来得最快,下手比店里养的护卫还要毒。

更甭说兴庆府尹的公子米禽牧更是带着他那群狐朋狗党,整日价地泡在楼里面喝酒看戏。

但凡有拍卖会,必会有他一份帖子,一个上好的包间。

“唱得好,赏!”

作为时下兴庆府中最繁华的场所,久楼自然不缺少好热闹的纨绔子弟。

此时有人被搔到痒处,摘了身上挂着的金银饰品就往台上扔,引得一众人纷纷加入,弄出了一个颇为盛大的小高潮。

如此热烈的气氛自然也影响到了正在大堂中喝酒看戏的米禽牧,他笑着拉住了带着演员四处谢赏的老掌柜:“老谢,莫要理他们。我来问你,你们东家呢?都小半个月没瞧见人影了,让我连这酒都喝不爽利。”

面对着自己店铺明面上的最大靠山,谢掌柜不敢怠慢,朝着四周告了声罪便附耳在米禽牧耳边说了几句。

喜得米禽牧开怀大笑,站起身重重地拍了几下谢掌柜的肩膀:“好好好,我就知道你们东家够朋友!不枉我……算了,我这就去找他!

“还有,老谢你下次需得叫我衙内,我喜欢你们宋人的这个叫法。”

说完也不去看捂着肩膀头子苦笑的谢掌柜,大踏步离去。

此处是他惯常来的不说,就连改造修建也有他一份功劳。

所以轻车熟路地穿过大堂,来到位于酒楼最深处的一栋小楼,摇摇摆摆上了楼梯,用肩膀撞开了其中一扇门,蛮横突兀地将自己置身于房屋内,但嘴中又说着极其热情的话语:“梁,我的好兄弟,许久不见,我可想死你了!”

这已经是化名为梁和的梁鹤奉命打入西夏内部的第五年,但仍旧有些吃不住西夏人的直愣劲头。

梁鹤起身同米禽牧碰了碰肩膀拳头打过招呼后,便开始招呼道:“就猜到你会来,特地准备了一头三月的小羊羔子涮菜吃,如今正好赶上,快坐下。”

又走到一旁的箱柜,打开箱门抱了两坛酒出来:“今番机缘巧合得了两坛东京城的透瓶香,咱们不醉不休。”

米禽牧刚刚已经喝了不少酒,但闻着空气中的酒香,又觉肚中酒虫蠢蠢欲动,不自觉舔了一下嘴唇。

梁鹤笑道:“快别愣着了,把碗给我啊。”

“这,这多不好意思啊,每回来都要喝你寻摸到的好酒,我又不是为这个来的。”

梁鹤一边哗啦啦往他碗中倒酒,一边豪迈道:“却又说这些见外的话。当初若不是你相救,我这颗脑袋恐怕早被韦州的那些丘八们给砍了拎回去领赏了。

“你这个救命恩人喝我几口酒岂不是天经地义?

“就是抛开这个不谈,咱们俩这些年砥砺同心,大秤分金银,喝几坛酒又算得了什么。”

梁鹤摆出来的救命之恩的说辞,指的是经过数年商贸往来,彻底砸实大羊毛走私贩子身份的梁鹤,在一次例行走私货物中“不幸失手”,被缉私的

宋国边军追赶,“恰好”撞见了下基层部队镀金的米禽牧。

秉承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原则,以及年轻的战士渴望建立功勋的心态,米禽牧率队一拥而上,把“缉私”的宋国边军赶走,救下了梁鹤。

走私的大商人多少会留下一些底子,在梁鹤的银弹攻势前,根本没有情报机构的西夏很快接纳相信了他,并将他奉为上宾。

毕竟梁鹤能做到宋国首屈一指的走私大商人,必定有着极深的根子在宋国。

被区希范那个太子忠犬发现,断了韦州的路子不要紧,两国边境线这么长,总能找到愿意大开方便之门的。

就像那些往宋国走私良马的贩子,国主都将处罚定到族诛了,该阻不住就是阻不住。

甚至因为宋国有便宜的食盐卖,他们一来一回可以赚两趟钱,开始变得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尤其是打了这么些年仗,大家都穷怕了,现成的财路摆在面前却不让他们沾手,那真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而有了钱的走私贩子还会从宋人那购买弓刀武装自己,穷得都快要当裤子的一般边军根本拦不住,自然会选择收钱放行,这样还能改善自家生活。

牢不可破的利益链一旦形成,连国主处理这一问题都变得束手束脚起来。

毕竟买马的宋国商人多数并不只买马,多少会去榷场进行买卖,他们袋中有钱,手里有货,还能让商税多收点。

可如果要是彻查,商税少了尚在其次,因为利益链上的人并不乏狗急跳墙的资本。

在边境何人不通宋的大环境下,梁鹤这么一个“通夏”的宋国商人,显得是多么难能可贵,让人想将他树立成典型啊。

所以在买卖了几次积攒下信誉,尤其是入了“贵人”的眼后,梁鹤一个“宋国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夏国最信赖的老朋友”,兴庆府首屈一指豪华消费场所的话事人。

在这个过程中,米禽牧是出了大力,也是发了大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