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340)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而且他还是楚主编与晏侍读创新边报形式后第一批受益人。

这可是头版头条,而且他的画像足足占了半个头版,就是挂祠堂里供后人焚香祭奠也勉强够了。

哪怕这仅是夏州一州的州报,也足够他光耀门楣,令后代子孙骄傲了。

一想到此处他就心头火热,都不觉得守在这鬼地方冷了。

他有精神大补丸撑着浑然不觉,可旁人没有啊,寒冬腊月里冻得都快没知觉了。

于是就有老兵油子和谢添开玩笑:“提辖,还看呢,又不是金锭。再说了,就算是金锭,您一直看着也不能下崽啊。”

“就是就是,提辖,这大冷的天,咱们却苦哈哈地守在这,耳朵都快要冻掉了。就算金锭能下崽,也不乐意在这时候下了崽子和咱们挨冻受罪的。”

前者是友好调侃,后者就有点畏难挑唆了。

到底是当了官,又在夏州好生接受了一番讲武军校式的培训,谢添立刻把报纸妥善叠好,放入随身小挎包,一双虎目瞪向了说怪话的人。

“说甚屁话!显得你能了。是不是觉得自己比殿下还聪明?一天天的粮食没见你少吃,可活也没见你多干,力气尽用在这歪门邪道上了。

“这才多长时间就觉得苦觉得累,活该你小子一辈子挨饿受冻。”

成功把人给训得耷拉着脑袋,脸色涨红,谢添又对其他噤若寒蝉,生怕下一秒火就烧到自己身上的兵卒说道:“我知道这条件恶得很,不说比城里,就是堡寨里都不如,想撒尿都得先找根棍。

“但弟兄们,功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做人更得讲良心。咱们出来守着水和燃料以逸待劳抓夏贼溃兵,朝廷是给足了粮饷和赏赐的。

“要是能捞到一条大鱼,最少三代富贵。上头都说了,夏军的溃兵交代李元昊是冲着咱们这边跑的,再捱一捱又如何?万一李元昊真往咱们这撞呢。”

最后又提溜出一个他很看好的人做典范:“再说了,咱们在这受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啊。你们中要是谁能和进哥儿一般勤勉踏实,我就也提他做个牌军。”

改名叫宋进的半大少年对因谢添之话集中到他身上的各式各样的视线只当没看到。

两族融合是上头定下来,尤其是那位太子殿下定下来的,再是有意见,也得背着他们这些党项人说。

而且他并不认为自己和李元昊是一路人,否则当初家里反个什么劲呢。

不过对于谢添有意拉他们这些党项人融入集体的拙劣做法,他还是得捧场的,于是眼珠一转笑道:“提辖说笑了,牌军非是我意。”

“你这小子,莫非是看上了我这个提辖位置不成?”

“是,也不是。”

“哦,这话是怎么说的?”

“的确是看上了提辖您的东西,但不是位置,而是边报。假使有生之年能占个位置,心愿足矣。赏下来的箭囊必传于子孙。”

“哈哈哈哈哈,你小子。但你小子即便说得再好听,这份报纸也是不会给你看的。一天天的油着个手,没得给污了。”

“不过箭囊倒是可以借你看看,正好借着你手上的油养养。但仔细着些,这可是新箭囊,坏了我都没地报损去。”

两人正搁这一捧一逗地抬气氛呢,忽然有人骑着马冲了进来,喊道:“提辖,提辖,真有人牵着马往咱们这边来了,看着马匹模样还都不赖!”

谢添豁地站起身。

李元昊觉得自己的运气应当是在方才的突围中用尽了。

亡命价的跑了一个时辰的确是把宋军远远地甩在了后头,但作为代价,所有的辎重

也全部丢了。

一行人把全身都搜遍了,除了不当吃不当喝的金银细软,也就只剩下三个火折子。

食物可以暂时靠杀马解决,仅有的头盔也能当锅使,到处都是雪不缺水源,但唯一的麻烦在于,他们竟然找不到充足的干马粪或者干牛粪作为燃料。

草原广袤,无论牧民们多么小心,也总会留下漏网之鱼。通常情况下,仔细搜寻拢堆火还是足够的。

李元昊只能寄希望于周围有民。凭他手底下这些人马,只要人数不过百,都是可以抢一票的。

好消息是,找到了人。

坏消息是,尽是追杀他的宋军。

李元昊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宋军能那么快的找上门来。

因为控制了水和柴,就定会有人源源不断地撞上去给他指路。

前来报信的骑兵胸口上插了一支箭,摇摇晃晃地跌下马背之际,李元昊爆出一声大喝:“撤!”

这股宋军就没有刚刚那股袭击营地的好说话了,那可真是拼了命的追,尤其是其中还有一个带头的箭法准到惊人,凡弓弦响,必有一人落马。

马匹原本就经过长时间奔跑,气力不济,将要到达临界值,再这么耗下去,必然得全交代在这。

嵬名浪布向李元昊出了个主意:“陛下,宋军多贪婪爱财,不妨将随身金银尽弃于地,延缓他们速度,也减轻咱们的负担。”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纵容李元昊此时万分心痛,却也要暂时为性命舍弃这些东山再起的浮财。

一声令下,还活着的夏军众骑兵立时解开包裹,将携带的金银哗啦啦倒出去。

银子还好,看不太出,金子可就是黄澄澄地勾引人心了。

失了这些负担,马匹的速度的确提起来了一些,但宋军的反应却大出意料,他们眼中的确涌现出了狂热,但是这份狂热却不是对金银,而是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