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父宋仁宗(98)

作者: 御风流 阅读记录

现任开封府尹梁适是个晓事的,只看状子是从东宫拨下的,必定会给那什么区希范一个满意的判决,何苦自己劳神呢?

但陈怀庆也知自家殿下脑回路迥于常人,四两可拨千斤,行常人难行之事,所以也就屏退了四周的宫人,就他一个人静静陪伴。

陈怀庆还真是猜得丁点不差,一直静悄悄的赵昕的确在作些只有他自己能明白的妖。

在将过往积攒的剩余积分清零以后,赵昕得出了一个大胆的推论:“之所以他在面对区希范时一贯装死的系统会突然跳出来,是因为区希范反叛一事,代表着一条重要的历史线分叉。”

因为区希范反叛虽未能功成,却极大的刺激了现今已然自立为国王的侬智高。

而等到了侬智高可就不是像区希范这样的小打小闹,而是人数过万,席卷西疆,遍及数州之地。

假使没有狄青这个天降猛男,侬智高反叛一事的事态必定还要更加糜烂,更加难以收拾。

不过侬智高是在几次三番请求内附不成,这才愤起搞事。

赵昕不由在心中暗骂,本朝还真是狗屎一般的外交政策。

对辽夏极尽岁币之能事,对西南却又摆起天朝上国,不屑与尔等蛮夷为伍的破架子了。

古交州那块地,他看着很好,太适合种粮食了!

他要定了!

所以区希范这个案子不仅必须得赢,还必须赢得相当漂亮。

不然若是依造原历史线,在区希范告了御状后,仍旧将诉状发回宜州,命与区希范叔侄旧有嫌隙知州冯伸,解决叔侄二人的待遇安置问题。

那么即便如今有他在背后给区希范撑腰,冯伸不敢再把区希范发配往全州,但也绝对会小鞋发不停,区希范迟早还会被逼着走上反叛的老路。

赵昕想了许久,终于动了。

只不过刚溜下椅子就又默默爬了回来,转而发声让陈怀庆给他取一本空白箚子来。

因为宝和、郓城两位公主在两月前相继夭折,其中宝和公主还是他爹非常宠爱的张修媛所出,所以他爹最近心情十分不好。

若非宫中还有一位冯姓娘子所生的公主,这偌大的宫中又只剩下他和大姐两个小孩。

他的无良爹最近又是新纳美人,又是老往后宫跑,应该还是有那么点再让后宫中添些婴啼,以示国家稳固的意思在。

当然更大的可能性是纯好色。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都不想跑过去讨嫌碍眼。

正好最近宋祁教了他如何正确地写箚子陈奏言事,书法课也学了快两月,正好给他爹整一个中短期学习汇报。

“臣昕谨奏:今出宫得见奇事一桩……”

约摸一刻钟后,赵昕用着形酥骨软,但能还算整齐的清晰字迹填满了大半本箚子。

歪着头打量了一会儿后,赵昕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细心地吹干了墨,最后把箚子递给了陈怀庆:“你亲自去垂拱殿一趟,把孤的箚子交给张大官。不过普通按序呈递即可,用不着加急。

“顺带着让人去谏院看看,如果欧阳修和王素得空,就让他们找时间过来一趟,孤有事要问一问他们。”

陈怀庆点头应下,双手托着箚子离开。

等着陈怀庆离开,赵昕开始提笔练字。

他接受着世界最顶尖的教育,总要给出一流的结果才算合格。

结果字帖还没写完三张呢,欧阳修和王素就联袂而来了。

把赵昕都整得一愣,下意识问道:“谏院很闲吗?”

这要是闲的话,能不能再多加点差遣。比如说让欧阳修你来我东宫兼任一下侍讲学士,也好让你和宋祁这两位《新唐书》的主编提前进行磨合。

欧阳修和王素对视一眼,均是面带无奈。

谏院哪里闲了,忙得脚打后脑勺好吧。只不过因为殿下你是太子,官家近来又有怠政的迹象,把随意传诏朝廷要员咨询朝政的权力都放给了你,我们能不来得快点嘛。

不过赵昕也就那么随口一问,根本没想要答案,于是转手就把区希范的状纸递给了两人:“今日出宫见世情百态,遇到有人投告上诉,孤就捎带手接了,两位帮忙看看,何以教我?”

这两个具是身负才名,片刻功夫就将状纸看罢,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先开口说话。

开玩笑,现如今朝臣们都已经习惯了太子殿下天纵之才,所言所行俱有深意,没想清楚之前怎么敢胡乱开口。

更何况这种小案子按常规处理流程,说破大天去也就是发到开封府,让开封府头疼去,何苦把他们两个谏院的提溜过来,问什么何以教我。

这绝对是另有打算,而且按这位太子殿下的过往战绩,绝对能把谏院搞炸。

让他们两个过来,纯属是打预防针。

意思类似于,我准备搞事了,把你们手底下的言官摁住,必要的时候,你两还得出来帮我洗地。

僵持到最后,还是王素先出言。

他是赵昕伴读之一王贡的叔父。虽然当初王家将王贡送入宫中当伴读是为了家族延续,富贵不绝。

但随着赵昕以远超常理的速度崛起,逐渐掌握了包括坐朝理事在内的一系列权力,整个王家就已经彻底和赵昕绑在了一条船上。

哪怕官家以后再生出儿子,甚至动了易储之念,他们也只能死保赵昕,而不是舍弃王贡。

既然是一条船上的人,王素说话就要更直接些:“殿下|体恤下情,仁德爱民,实乃我大宋百姓之福。

“然则各司其职,才能运行有序。以殿下之尊,不必过问此等微末小事,交给开封府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