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25)
反过来说,太后就算知道了病案上的内容,也不会误以为长公主用了苍耳子和水蛭就有致命危险。要有,她当时作为皇后,肯定知道。
这下太后的嫌疑就排除了。
既然不是太后主使,还能有谁?
昨日找到苍耳子的药水后,张侠就没再继续搜查其他奴才的屋子。如今案子又没了方向,他索性继续去搜查。
张侠是先搜那些小内侍的屋子,搜不出结果,才开始搜宫女们的屋子。
因为玉盏和绣屏多几分体面,不到万不得已,张侠也不想搜这二人的屋子。
但把所有内侍宫女的屋子都搜了一圈,仍没搜到有用的证据,最后他们只能进了玉盏的屋子。
玉盏和绣屏都有单独的房间,虽然不大,里面却很干净整洁。
小内侍都以为搜不出什么来了,没想到还真在玉盏的抽屉里发现了可疑的东西。
这抽屉是用来放钥匙、锁头等物的,小内侍挪开这些东西,发现下面有两颗长着倒刺的小果实,正是苍耳子。
张侠看了眼,“像是不小心掉出来的。”
本来打算随便翻一下就结束的内侍们,顿时打起精神,把其他箱子柜子也都打开。
有上锁的箱子,按规矩应该去找玉盏拿钥匙。
但刚才搜出那样的罪证,众人估计玉盏的体面也到头了,去拿钥匙的小内侍几乎是把玉盏身上的一串钥匙直接抢了过来。
玉盏这时才知道,这些人连她的屋子也搜了,还要把所有锁着的柜子箱子都打开。
思及此,她眼中闪过一瞬惊慌。
不一会儿,张侠便带着收获去见卫钧。
不仅有那两颗苍耳子,还有两块手帕。
卫钧皱眉,“这两块手帕有什么问题?”
“这帕子是上用之物,不像是玉盏姑娘的。”张侠道。
“张公公的意思是玉盏姑娘偷了殿下的帕子?”卫钧觉得不大可能,玉盏作为公主的贴身婢女,待遇跟半个主子差不多了,不会连两块手帕都要偷吧?
张侠道:“奴婢也不信,不如派人去向长公主求证?”
卫钧颔首,又仔细检查那些苍耳子。
偷手帕不是什么大罪,但谋害长公主……
玉盏明知长公主误食苍耳子只会起红疹,谋害长公主就定然不会用这样的法子。
想到玉盏之前的表现,一个答案呼之欲出。
第13章
很快,去找长公主求证的内侍回来,长公主并未给玉盏赏赐过手帕。
小内侍是拿着两块帕子去让长公主辨认的,“殿下说这就是她的帕子,这里还有她绣上去的梅花。”
他说着把手帕展开给卫钧和张侠看,二人对视一眼,这玉盏还真偷手帕啊!
卫钧先把这件事放在一边,只和张侠低声说了自己的想法。
玉盏这明显就是想陷害太后,但她一个宫女,没动机这么做,背后定然有人指使。
“背后的人想要什么?”卫钧想不明白。
就算他们认定了是太后指使那小内侍干的,对外也不可能这么说,顶多让那小内侍当了替罪羊。太后还是太后。
张侠没有轻易发表意见,只说:“我们去面见圣上。”
卫钧迟疑,这件事太复杂,小皇帝能处理好吗?
但除了小皇帝,这件事也不能向别人汇报了。
毕竟,卫钧心里已经有了猜测,指使玉盏这么干的,就是摄政王。
摄政王想借此,让小皇帝和长公主对太后彻底失去信任,如果事情能闹大的话,还能趁机拔掉一些太后的耳目,换上他自己的人。
思及此,卫钧背脊发寒。
摄政王在外朝权势滔天就算了,如今竟用这种办法,把手伸到宫里来,是何居心?
卫钧犹豫片刻,“不如先去问问长公主的意思。”
他实在怕小皇帝太过信任摄政王,不但不信他们的猜测,还把事情告诉摄政王。
张侠一怔,随即笑起来,“卫大人说的是,还是先与殿下商议吧。”
二人于是去见长公主,一是汇报他们所查出的证据,二是询问长公主的意思,要不要继续审下去。
如果长公主怕得罪摄政王,或者默认摄政王对付太后,他们就不必再审玉盏了,或者找个别的说法把事情混过去。
长公主为弟弟的皇位着想,按理是不好把这件事闹大的,顶多把玉盏处置了,大不了给玉盏编一个动机。只收拾奴才们。
长公主听了他们的推测,先是震惊,“玉盏她服侍本宫多年,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
卫钧恭声道:“回禀殿下,证据确凿,这不可能是巧合。”他见长公主这个态度,就试着给个解决思路,“会不会是太后从前责罚过玉盏,她记恨在心,故此陷害太后娘娘。”
谁知长公主闻言摇头,“母后从未为难过玉盏。”
卫钧:“……”
“你们仔细审她,本宫不相信她会被其他人指使!”
卫钧心说长公主没转过弯来啊,他就说:“那玉盏未必会供出背后主使之人。”
长公主点头,“本宫知道,不过该审还是要审,看她怎么说。还有那两块帕子,也顺便问问,本宫给她们赏赐的好东西不少,她犯不着偷两块手帕。”
卫钧也觉得奇怪,但他实在想不到玉盏偷帕子的理由。
张侠道:“这宫里从前也有过偷盗之事,但
一般都是偷些首饰、古董。偷手帕的真是少见,送到宫外又不能卖钱。“他顿了顿,像是忽然想到什么,“会不会是她背后的人让她偷的?”
卫钧闻言,心中猛然一跳,除了摄政王,他其实还怀疑过长公主,长公主让贴身婢女自导自演了这一出,就为了陷害太后。虽说这个可能性比较小,但长公主也已十六岁,想替弟弟扳倒谢党,出此下策不是没可能。至于玉盏屋里的那些证据,就只是她疏忽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