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6)
韩旭听得一愣一愣,心说自己的师父从来没讲过这些啊!
皇兄知道这么多,要么是师父所讲,要么是他自己思考的。但母亲常说皇兄不喜读书,怎么会懂这么多?
等韩昼讲完,韩旭就忍不住问:“皇兄,这些是哪本书里的内容?”他也想去读,皇兄会的,他一定也要会!
“这个啊,我也不知道。”韩昼面上露出几分茫然,因为这些都是他自己的见解。
果然,是师父讲得,而非皇兄自学。连师父都区别对待,自己还怎么超过皇兄?韩旭心中顿时生出几分委屈来,母后这不是在为难人吗?
二人正说话,有人通禀,郑王到了。
韩晋比韩旭大一岁,却比韩旭高了半个头,人也长得壮实。
他恭恭敬敬向韩昼行了礼,韩昼让他坐,他看一眼坐在韩昼身边的韩旭,犹豫片刻,坐到了离他们较远的椅子上。
韩昼的视线不动声色的在这两个弟弟脸上扫过,笑道:“那就让人传膳吧,”他说着看向韩旭,“你二哥喜欢吃什么?”
韩旭:“……”二哥人不是在这么?干嘛问他啊?他莫名其妙的摇了摇头,“我……臣弟不知道。”
韩昼又问韩晋,“二弟,你知道三弟喜欢吃什么?有什么忌口吗?”
平时兄弟俩虽然一起读书,但他们只和各自的伴读说话谈笑,几乎没什么交流。张才人倒是叮嘱过韩晋,让他尽快和弟弟熟悉起来,但他嘴笨,学问也不好,几次主动找话题都被韩旭和他身边的伴读嘲笑。韩晋也就不敢凑上去了,只能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他哪儿知道弟弟喜欢吃什么?愣了愣,结结巴巴道:“回陛下,臣弟不知。”
韩昼脸上露出惊诧之色,随即冷笑起来,“好好好,母后让你二人住在一处,就是希望你们兄弟培养感情,互相扶持,你们若还是跟陌生人似的,岂不是辜负了母后的一片苦心?父皇在天有灵,见到咱们兄弟三人如此生分,更不知作何感想。”
他说着叹了口气,又怅然起来,“是朕不好,是朕这个兄长当得不合格。”
韩旭和韩晋见状,都有些不知所措。
韩旭反应快一些,忙跪下道:“皇兄,是臣弟的错,臣弟心思都放在功课上,忽视了兄长。是臣弟不好。”
韩晋回过神来,也忙跪下,“臣弟也有错。”具体错在哪里他一时也说不出来,只能老实的低着头。
韩昼叹着气,“不不不,是朕的错。”他说着起身,把俩弟弟扶起来,“长兄如父,父皇不在了,朕该像父亲一样关心你们才是,只是朕前几个月忙的焦头烂额。如今父皇的丧事办完了,朝中之事有摄政王和谢学士操劳,朕才得空来看你们。你们喜欢吃什么?哦,父皇孝期未过,咱只能吃点素的。”
韩旭和韩晋分别说了自己喜欢吃的菜,韩昼便吩咐人往御膳房传话,就做弟弟们爱吃的。
兄弟三人头一回同桌用膳,韩旭和韩晋都有些拘谨。他们倒不是怕韩昼这个小皇兄,只是不习惯。
韩晋更是紧张的只扒拉自己碗里的米饭。
韩昼就让小内侍给韩晋布菜,“一看你饭量就比较大,只吃米饭怎么行?你不是喜欢茄子吗?快,多吃点。”
韩晋一个劲点头,正要埋头吃菜,就听韩旭道:“你应该说谢陛下。”
他本是想让皇兄看出二哥的无礼,不料韩昼却笑道:“这就对了,兄弟之间就该互相提醒,不过咱们年纪都小,又没外人,不必在意这些虚礼。”
韩旭;“……”
韩晋慢半拍回神,抬起头来,“谢陛下关心,也谢谢三弟提醒。”
韩旭:“……”面对两个兄长赞许和感激的目光,他心虚地低下了头。
韩昼像是感慨似的说:“朕对你们的关心真是太少了,要不这样吧,以后你们也别在景阳宫读书了,就去尚书房跟朕一起读书吧。咱们兄弟三人一起作伴,还能互相督促。”
旁边布菜的小内侍闻言,都有些惊讶,但这话他们可不敢插嘴。只能暗暗琢磨,这小皇帝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啊,皇帝和王爷要学的东西不一样,哪儿能一起读书?
韩昼当然知道皇帝和王爷学的东西应是不一样的,但原主的师父们根本没给原主教帝王之术、为政之道。
韩昼甚至怀疑他们对原主比对两个小王爷还敷衍,毕竟敷衍
小皇帝不会有什么后果,敷衍韩旭,太后和谢文升可不会轻饶这些翰林学士们。
既然如此,何不把俩弟弟拉来跟他一起学?
韩旭愣了愣,“这……臣弟不敢做主。”
“朕不是已经替你做主了吗?”韩昼笑道。
韩旭低下头:“臣弟的意思是,要问过母后。”
他是很想去的,但从小到大他都习惯了听母后的安排,母后不发话,他不敢擅自做决定。而且皇兄突然这么热情,他隐隐觉得不对,没有轻易答应。
韩昼也不继续劝他,而是看向韩晋,“二弟,你觉得如何?可愿到尚书房来与朕一同读书?”
三弟瞧不起自己,自己也不知如何讨好他。娘亲整日在太后跟前伏小做低,也没换来太后多少照拂。
相比之下,皇兄热情和善,无需自己讨好,皇兄就会主动关心自己,自己失礼,他也没有怪罪。
两个选项摆在面前,韩晋当然会选容易的。至于皇兄屁股底下的皇位究竟能不能坐稳,他则没太考虑,三弟还都没做过皇帝呢。
韩晋只犹豫了一瞬,就点头道:“能与陛下一同读书,臣弟万分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