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79)
拓跋慎闻言,心脏猛地一跳,当时情况危急,他拼死才逃出来,只想着夏军肯定不会饶过剩下的将士。却忘记敌军还有可能俘虏他们。
他立刻站了起来,“召集一千兵马,与朕再去劫粮!”
然而,他们动作终究是晚了,夏军以最快的速度,拔营跑路。
燕国皇帝拓跋慎身边的亲兵可不是随便能抓到的,必须赶紧送到主帅那里,兴许能套出有用的消息。
周在星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送上门,这一仗不赢都对不起拓跋慎。
韩昼看着手中战报,不由跟佟世光感慨,“你这女婿。把咱们的话都听进去了。”
佟世光道:“要怪只怪那拓跋慎太过刚愎自用,年轻冲动。”
按说得知独孤济不能及时赶到,他就应该先撤兵,为了自己的面子非要硬扛。
他想要名声,将士们只想要命。士气只会越来越弱,溃败是早晚的事儿。
“独孤济那边怎么样了?”韩昼问。
“似乎已经意识到之前的消息是假的。”夏国哪儿有五万大军去打凉州,连一半都没有,只是骗骗燕人罢了。
等他们发现自己被骗,再想回头也晚了,三万人来回可不是溜着玩,也是要耗费粮草的。
“我要是独孤济,知道也装不知道。”韩昼笑道:“等拓跋慎那边没人了,再赶过去,不用出太大力就能得个救驾之功。万一拓跋慎有个不测,他手下那么多兵,直接自立为王也不是不行。”
千里之外,独孤济的确是这么想的,哪怕知道陛下那边需要援军,他也还是按兵不动,看看那小子能折腾到什么程度。
第41章
周在星领兵出征后,周母怕佟歆一人在家难免思念夫君,就许她时常回佟家陪陪佟夫人,既能尽孝道,也可稍微转移注意力。 :
婆母如此理解自己,佟歆心下感激,她和母亲说起此事,佟母也十分高兴。女儿婚后过得好,她了了一桩心事,身体反而逐渐好转。
天气转暖,她还能在女儿的陪同下,往院中走走。
佟歆的婚事刚办完,家里就开始准备佟璋的婚事了。
佟璋作为兄长,婚事应该在妹妹之前。但因周在星和佟歆是皇帝指婚,不好拖得太久,才决定先办佟歆的婚事。
佟璋作为佟世光独子,佟璋的妻子就是佟家未来主母,自然不可怠慢,连久不管事的佟母都难免多操心,佟歆也时常回来帮忙。
就在佟家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佟世光收到一封密信,信上落款竟是“阿五”。
佟世光心下一凛,拓跋慎这是走投无路,想拉自己下水了?
果然,拆开信一看,正是拓跋慎所写,他自称与佟歆早已私定终身,还有佟歆送给他的定情信物。若佟相还顾念女儿的名誉,就与他合作,否则,他就把这件事昭告天下,让所有人知道大夏的相府千金和敌国皇帝私相授受。
“卑鄙!”佟世光气得双手颤抖,幸好自己及时将此事告知陛下,否则自己真有可能被此人要挟,一来女儿清誉比什么都重要,二来女儿与拓跋慎私相授受,他这个当父亲的也容易惹人怀疑。
至于证据,这种事儿没有人会在乎证据,拓跋慎说个三分真,大家就会信。
佟世光立刻进宫,将密信呈给韩昼,“陛下,此人想必已经是穷途末路,才想出这样的法子。”
韩昼一目十行扫过信上内容,对系统冷笑,“这就是男主对女主的感情?”
系统哑口无言。
若韩昼对原剧情一无所知,哪怕佟世光毫不隐瞒,他还是会怀疑。
拓跋慎敢写这封信,就意味着他根本不在乎佟歆的死活。
韩昼回想了下信州那边送来的最新一封战报,周在星是想硬生生把拓跋慎拖到弹尽粮绝,再一击毙命。
这法子省力,但现在拓跋慎开始动歪脑筋了,不能再拖。
韩昼对佟世光道:“佟相放心,朕一定尽快解决了拓跋慎,不至连累佟姑娘……哦,现在是周夫人了。”
十日后,一封密令八百里加急送到信州军营周在星手中。
信州大营这几日都按兵不动,就耗着拓跋慎,想等他粮草快用完了再主动出击,顺便也观望一下独孤济的打算。
但当周在星看完陛下的密令,顿时坐不住了。
现在!立刻!马上!出兵!
拓跋慎其实也猜测周在星是想拉长战线多耗几天,他才略有放松,急令信州附近调驻军过来援助,同时也在等独孤济那边的消息,他隐约觉得凉州那边不对,他和独孤济可能被忽悠了。
正等消息,忽听斥候来报,夏军往这边来了,看上去足有七八千人。
拓跋慎现在手下兵力全部集结起来也不足三千,他心里有些慌乱,但还是传令下去,披甲迎敌。
与此同时,独孤济率领三万大军停在半路,一边是夏国所谓的五万精锐,另一边是马上就弹尽粮绝的陛下,他愣是一点不急,找各种理由拖延时间。
向来不把百姓当回事的燕军,竟连不能踩坏百姓耕地这种理由都想出来了。
谁知这还给独孤济积攒了一点好名声,百姓都说独孤将军仁厚。
独孤济闻此,愈发觉得自己或许比拓跋慎更适合那个位置。
于是,他开始联络在燕京的官员,信中无意间透露先帝的死与拓跋慎有关。
其实这事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但没人敢质疑。
谁能想到陛下的亲姐夫会主动提起此事,收到密信的官员立刻就猜到了独孤济和陛下生了嫌隙。
他没立刻把此事宣扬开,只是留着信,看看独孤济和拓跋慎谁能斗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