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狗血文里当皇帝(快穿)(83)
当然是可以让其他妃嫔生,但那样宋氏心里更加难过。
可只有一个儿子终究不保险,
万一太子英年早逝,帝后又无其他皇子,就只能从宗室中选继承人。
这是帝后都不愿看到的,就只能多生。
宋宁熙道:“寻常夫妇更要多生孩子,孩子越多,家中田亩越多。”
韩昼想想也是,那些民间妇人所受的生育之苦,比皇后更甚。
这年新帝来洛阳请安时,韩昼就和他提起,朝廷要重点培养一批擅治女科的医家。
新帝的皇后也刚生过孩子,他自然理解妇人生产的凶险,回去就下诏推行此事。
数年后,夏国妇人因生产而亡者越来越少,母体强健使得孩子身体素质也比从前更好,加上风调雨顺,百姓富足,早夭的孩子也越来越少。
夏国人口在百年间翻了几倍。
这都是系统小光球告诉韩昼的,他已经来到了下一个世界。
这次的皇帝后宫倒是有不少妃嫔,却没皇后,只有一位废后。
韩昼一穿过来就再三确认,宫里没有宋宁熙。
自家皇后不在,他还不太习惯。
好在系统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再完成几个任务,就可以到五百年后与宋皇后团聚了。
韩昼对系统的话仍旧半信半疑,但他当下也只想尽快完成任务。
废后姓孙,是先帝宠妃孙贵妃的侄女,被先帝指婚嫁给当时还是王爷的皇帝。太子生母王皇后和孙贵妃水火不容斗了几十年,看这位与死对头极为相似的儿媳妇也不顺眼,时不时为她于她。
三年前,有人在孙氏的寝宫里发现巫蛊小人,上面写着太后的生辰八字。
诅咒太后,孙氏这皇后自然是当不下去了。
皇帝龙颜大怒,下旨废后,将孙氏幽禁在偏偏的冷宫之中。
孙氏被幽禁后,却没受太多苦,只因掌印太监卢公公派底下人照拂于她。
王太后对此一无所知,皇帝倒是听到了点风言风语,但没放在心上。卢公公是从小服侍他的大伴,怎么会瞒着他去照顾废后呢。就算是照拂,那也是怕皇帝落下个虐待废后的名声,卢公公都是为了他好,没必要小题大做。
接收过原剧情的韩昼知道,这根本就不是简单的照拂,当年孙氏宫中的巫蛊之物,就是卢谨让人放进去的。
韩昼看到这里的时候,还以为卢谨是为了报仇,结果原剧情的解释竟然是,卢谨觊觎孙氏已久,可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尊贵无比的皇后,向来目中无人眼高于顶,只有把她拉下后位,他才有可能接近她。
而且,高处不胜寒,皇上对孙氏也没什么感情,太后对孙氏更是时有刁难,孙氏这皇后做的实在憋屈。他想让她摆脱这些痛苦。
韩昼:“???”
鉴定完毕,这又是一个脑子有坑的男主。
系统:“结局卢谨带着孙氏远走高飞了啊。”
提到这个,韩昼就更觉得这剧情有毒了。
男主要是用权力把女主接出宫,锦衣玉食的照顾着也不错。偏偏卢谨在把朝廷搞得一团乱后跑了,带着孙氏浪迹天涯。
孙氏出身高门,又当了皇后,本来金尊玉贵过得好好的,就因为男主自以为是的爱,先是被关了好几年,后又和男主一同出宫,在外面东躲西藏,颠沛流离。
毕竟他俩的身份,户籍不好搞,也没有土地,只能做点小买卖。
孙氏是戴罪之人,她逃出宫后,皇上只能找她的家人算账了。孙家本就被废后之事牵连有些落没,又被查出曾与消失的权宦卢公公有往来,满门流放。
孙氏得知这一切痛苦万分,恨极了太后和皇上。
卢谨为她报仇,在皇帝带着太后南巡途中,刺杀二人。
韩昼:“不是,她跑了,朝廷追究她家人的责任也没啥毛病吧?干嘛找太后和皇上报仇啊?”
韩昼从头捋了遍剧情,太后和皇帝没啥大错啊,巫蛊诅咒太后难道不该被废吗?带罪潜逃难道不该追查吗?
这母子俩死的也太冤了吧?
不过这任务解决起来倒也不难,韩昼第二天就传召孙氏。
直接告诉她,当年巫蛊之事可能是有人陷害。
孙氏怔怔地抬起头,看着龙椅上的男人,当年她无论如何喊冤,陛下都不信,她心灰意冷。今日陛下怎地突然这么说,她忙问:“陛下可是查到了什么证据?”
“没有,只是想起你从前行事,并非恶毒之人,只可惜当年涉事的宫女内侍都处死了,朕想查也无从查起。”
孙氏闻言,眼泪顿时夺眶而出,磕头道:“陛下愿意相信臣妾,臣妾死而无憾。”三年前她就拿不出对自己有利的任何证据,如今更不知该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皇上还愿意相信她,她确实只能感恩戴德。
韩昼忙摆手,“三年前朕都没让你死,如今更不用提死。但皇后之位,你做不了。”
“臣妾明白,就算臣妾是被陷害的,臣妾也有疏忽失察之责。”孙氏垂眸,她很清楚,皇上不喜欢她,当年娶她都是先帝安排,太后又看她不顺眼,皇上夹在中间,两边为难。“臣妾只求不要累及家人。”
韩昼正要答应,小内侍通传,“陛下,卢公公在外求见。”
孙氏听到是卢公公来了,肩头微微颤了下,此人前几日去过冷宫,用一种奇怪的眼神打量她,还说要伺候她梳洗,被她严词拒绝了。
但听跟前的宫女说,这三年一直是卢公公让人照拂她,连今年冬天的银霜碳都是他让人送来的。
孙氏一直不明白卢公公为何这么做,但看陛下的态度,莫非……是陛下心中一直有疑虑,才让身边太监暗中关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