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童养夫大佬掉马后[七零](156)

这可不成。

大队长上下扫他一眼,眼中的警惕更浓了一分,“我跟你说,小言再优秀,那也是结了婚的人,她和小北再般配不过,虽然还没领证,两人是实打实摆了酒席的……”

不对,田老婆子那个抠门精,连酒席都没给他们摆,就算没摆,他们也是结了婚的。

大队长咳了一声,“反正人家结婚了,夫妻俩好着呢。”

第45章

此时的陆小言一大早就在画画,最近她经常熬夜画,在她的努力下,小丫的故事终于要完工啦。

她将最后一幅认真画完,随后又检查了一下,确认无需修改后,在右下角,很有仪式感地写了个《完》字。

这两天,她一直在等出版社的消息,都十天了,仍旧杳无音信。

陆小言选的是省城的一家小人书出版社,为了稳妥起见,甚至没敢选最有名的那家,就怕对方收到的画稿太多,迟迟审不到她的或者好不容易审到了,结果她的故事没法跟大佬们相比,将她打回来。

就这都等了十天,也不知道还要等几天,才会有消息。她又重新检查了一下页码,见顺序都正确,才将剩下的画稿收起来。

昨天下班时,出版社的曹编辑已经审到她的画稿了,她顺手翻了几页,原本想大致看一下具体是什么故事,结果,这一看,就被图稿吸引了。

没错,就是图稿。

他们出版社收到的小人书,全是线条氏的绘画,对于人物表情细节很难刻画到位,基本只能反映个大概,还有很多作家是只投稿故事,插画配图则需要再约画师。

这本画稿,直接按小人书的尺寸进行创作的,不仅有图稿,下面还配着文字。

不仅如此,她手里这本画稿,还是彩色连环画,没错,彩色的,每个场景、人物神情、穿着佩戴……都栩栩如生,画工相当好,根本不是简单的线条绘画能比的。

一看到这些画,曹编辑都有些激动,以她的眼光,自然能看出这些画的价值,第一次下班后,她没着急回家,而是看起了故事。

这一看她就入迷了,大丫的故事,陆小言画的不是特别多,她的悲惨经历,只占了全稿的四分之一,就这四分之一,都看的曹编辑双眼通红,大丫麻木的神情,挨打时瑟缩恐惧的模样,无不揪着她的心,她恨不得冲进画里,将这小丫头拯救出来。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里已经严禁童养媳的存在,但是这个习俗在某些偏远的乡村依然盛行,无数女孩就如同大丫一样,仍旧饱受摧残。

曹编辑已审过许多稿,不是初入茅庐的小年轻,一颗心早已冷硬起来,寻常故事已经无法打动她了,能让她落泪的,无不大卖。

她还在为大丫揪心时,小丫的剧情展开了,与姐姐的认命不同,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反t抗精神的人物,她的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反抗都让曹编辑拍案叫绝。

故事很快进展到了小丫的梦境,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一直吊着人的心。

原来,小丫晕倒后,就被学校老师发现了,这位老师问清缘由后,就惩罚了那几个坏孩子,让他们不许欺负小丫,见她这么爱学习,还送给她一本书。

小丫很感激这位老师,收下书本后,闲暇时间,她就开始一个个临摹书里的字,认识了更多的字,也更向往外面的世界。

十一岁时她的字体写得跟印刷体一样,她也开始了打零工,过年时,悄悄帮大家写对联,换粮食,大人们都挺同情她的遭遇,也愿意买她的对联,每写一副对联,她就能换一碗粮食。

除了写对联,她还帮人写信,抄书卖钱,攒够三袋粮食后,她就把藏起来的粮食从山洞里拖了出来,拖到了婆婆家,写了一封断绝关系的书,当初爷奶就是拿她换了三袋粮食。

多讽刺,三袋粮食,就将她买走了。一个活生生的小姑娘就只值三袋粮食。

此刻,她终于还清债务了,小丫天真地以为,还完东西,就可以回家啦,她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回了自己家,故事却在这里戛然而止。

曹编辑抓耳挠腮地想看后续,不知道等待小姑娘的会是什么。却只看到一封陆小言的来信,上面写着后续的大纲,还说如果能过稿,她会将剩下的画稿一并寄过来,没过稿的话,还劳请他们将画稿邮寄给她,她讲了自己创作的不易,并贴心地在里面放了邮票和邮费。

曹编辑看得有些好笑,不过,这事也不稀奇,一本画稿往往是创作者好几个月的心血,按正常流程,不过稿的,他们都会将原稿退回,也有些小的出版社,懒得退,需要画师自己来取。像陆小言这样,附上邮票和邮费的还真发生过。

等站起来后,她才发现,天早已黑透了。

她是编辑部的主编,组员觉得有价值的稿子,才会送到她手中。她审稿过,觉得可以出版的,就可以和作者协商出版事宜了。

她此刻恨不得拿着稿子去找主编,可惜夜已深了,这不,睡醒后,她一大早就来了总编的办公室,激动道:“郑总编,您快来看看这个画稿,咱今年不是没有大力推广的书稿吗?我觉得这本就成。画稿生动精彩,文章构思新颖,真真是文情并茂,很能引发共鸣,你快看看,跟看电影一样精彩,不,我甚至觉得比看电影还精彩。”

总编还是头一次,见她兴奋成这样,也重视起来,一看到画稿质量,眼睛就亮了一下,“我先看看内容,既然能出版,你先通知作者吧。”

上一篇: 快穿:一见钟情 下一篇: 逃妻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