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好多孩子都这样,很懂事,完全不觉得干活累,好像天生就能吃苦。
其实哪有什么天生,不过是见惯了家人的不容易,早早成长了起来。
小军也说:“我明年就上完初中了,我也不打算上了,我力气比我姐大,也能赚工分。”
陆小曼抓了抓小脸,弟弟力气确实比她大,怕小言姐觉得她比不上弟弟,她忙加了一句,“就算你力气大,咱俩工分也一样多。”
实际上农闲时小孩可以不用赚工分,不过家长还得去地里,可没工夫看孩子,孩子们也大多跟着去地里,一来二去,也有不少孩子开始干活了。
小孩和老人就算干全天的活,最高也只能拿四个工分,少的还有两分的,不像成年人,干得好的,一天可以拿七个工分,毕竟力气在这儿摆着。
小军也不气馁,挠着脑袋,憨憨地笑,“对啊,一样,我和我姐都能分粮食呢,等我不上了,也能帮家里分担。”
陆小言不赞同,崔奶奶家算富裕的,是大队里唯一一个有自行车的人家,学费还是掏得起的。
她忍不住劝了几句:“还是好好读完高中吧,你们看小北哥,读了高中,不仅能提高文化内涵,还能拓宽眼界,风扇就是他自己做的,是不是很厉害?他现在还当了工人,旁的不提,一个月最少有二十的工资,有了钱,每周都能吃一次鱼,也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挣工分帮的终究有限。”
年龄小点的孩子听得满眼羡慕,每周都吃鱼,那得是什么神仙日子啊,都不敢想。
陆小军挺能认清自己,“小北哥那么厉害的,十里八村也就这么一个,我脑子笨,没他成绩好。”
陆小言说:“就算比不上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还是会有收获的。”
清楚他们这个年龄,未必愿意听大道t理,陆小言举例说:“你们看,咱们大队一共就四个高中生,你们小北哥,是工人,一个月二十多块钱,陆铁成和赵振南一个是记分员,一个是仓库管理员,读了高中,工作也能轻松点不是?天上从不会掉馅饼,所以我们要努力去掌握住知识,提升自己后,也能改变命运,我虽然没找到工作,但我打算画连环画,如果成功了,你们想看小人书时,可以随时来找我。”
大家都若有所思,听到最后一句,眼睛都亮了,“小言姐你还会画小人书?”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投稿成功,画还是会画的,陆小言也吹了个牛,“那当然,等吃完饭,我让你们看看,看完你们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
大家嗯嗯点头,狼吞虎咽喝了起来。
陆小言说:“慢点,小心鱼刺,先把刺挑出来,再喝。”
跟着小言姐有肉吃,大崽子小崽子都格外听话,陆小曼也将鱼刺挑了出来,才喝汤。
陆小言没食言,吃完饭,就带他们去了自己屋。
这两天她已经开始作画了,将几个主要角色的人设图先画了出来,她一共画了五个人物,跟小人书简单勾勒的人物不同,她的人物画得格外真实,尤其是两个女主,大眼睛,小鼻梁,两人长得很像,大的那个缩着脑袋,很是怯懦,小的眼睛下还有一颗小雀斑,笑容明媚,瞧着生动极了。
两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站在跟前一般。
这画工也太绝了。
陆小曼星星眼,乌溜溜的大眼里,满是崇拜,只觉得小言姐也太厉害了。
陆小军对画画倒是没啥感觉,惊艳归惊艳,他更好奇她要画什么故事,是不是跟他看的那本小人书一样有趣,他顶着双像蜡笔小新一样的眉毛,忍不住打听,“小言姐,你要画什么呀?”
陆小言不知道能不能投稿成功呢,一些细节也需要构思,她将画收了起来,“先保密,等画好你们就知道了。”
几个小家伙也想听故事,闻言,都有些失望。
陆小言说:“你们好好念书,书读好了,可以写故事,当作家,当画家,还可以当播音员,当科学家,很多工作都可以做,不仅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还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大家都听得热血沸腾的,连陆小曼都有些激动,临走前,忍不住问了一声,“小言姐,女娃也可以吗?”
她家条件算不错的,她一个女娃,也能读完初中,爷奶也疼她,就算如此,在她的认知里,女娃长大了是要嫁人的,嫁人后就得相夫教子,好好侍奉公婆,她奶奶,包括她娘,都是这么过来的。
“当然可以,主席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政府在想尽办法解放妇女,以前女子只能相夫教子,裹着小脚,围着灶台转,现在不是已经参与到生产中了吗?咱们公社还有女老师呢,人人平等,你只要肯努力,就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闪闪发光。”
从来没人跟她说过这些话,直到今天,她才意识到,她的生活并不是只有嫁人一条路可走。
她和男人一样,也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回到家后,陆小曼仍觉得振聋发聩,那双眼睛也是从未有过的明亮。
陆小言并不知道,她将会改变小姑娘的一生,人都走后,她就将另一个小风扇给了父母,顺便说了一下怎么开,两人激动地双手都在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傅北竟然还会做风扇。
这也太神奇了。
陆小言不由莞尔,深刻意识到一个问题,不管在哪个时代,学霸都超牛,她也得努力了。
打算回屋时,她才发现两人仍穿着旧衣服,“爹娘,你们干啥不穿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