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逃妻实录(41)+番外

作者: 盖子拧不开 阅读记录

“恨祖父吗?”就在谢枢以为对方不会再说话时,谢敬仪突然问起这一句。

谢枢的头骤然抬起,满脸不可置信,疑惑、敬仰、愤怒,最终交织在一起都化成失望,他皱着眉头半痛心半不解问:“祖父此言何意?”

仿佛觉得蒙受了天大的委屈,他脸色苍白,嘴唇微微发抖着摇头,脚步踉跄:

“孙儿身上流着谢家人的血脉,怎会恨祖父?祖父贵为柱国将军,孙儿敬仰还来不及,怎会心怀怨恨?孙儿心中实在不解”,他半歪着头,眼眶微微发红,

“这等无稽之谈,祖父是听了哪个恶人的状告?枢此心天理昭昭,为了我谢氏族人的前程甘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绝不会有此等忘恩负义念头!”

谢枢说完似乎觉得不够,攥紧拳头咬咬牙,心一横道:“祖父如若不信,枢今日便一死了之,证明枢的清白!”说罢奋力挣脱谢敬仪的手,闭上眼睛准备往边上的石柱子撞去。

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和未知的黑暗。

谢敬仪毕竟是习武之人,眼力动作都是常人中的佼佼者。他眼疾手快拉住谢枢:

“祖父不过玩笑话,枢儿怎还当真了呢?你是怎样的为人祖父难道不清楚?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你今日真要撞墙而死,不说祖父会自责终身,璜儿也不会原谅为父的”。

谢敬仪想起当年谢璜的千叮咛万嘱咐,言语间都是对谢枢这个儿子的关切呵护。

不难想象出,如果谢枢真死在自己手里,谢璜定不会原谅他这个父亲。

谢枢听到谢璜的名讳,仿若刀裁的眉毛轻轻拧起,眼底闪过厌恶之色,不过转眼便消失了踪迹。

“多谢祖父信任”,谢枢敛过神情,只当做寻常晚辈被家中长辈冤枉后真相大白的模样,委屈中带着欣喜。

谢敬仪见他这般模样,心下稍安,之前的猜测怀疑通通不见了踪迹,安慰道:

“行了,回去梳洗整理一番,晚上再来书房找我,祖父有要事相商”,他两手搭在谢枢肩膀上轻轻拍着,十分慈爱的模样。

第23章

圣旨带到谢家的同时,也传到赵家家里。因为李妙善没有事先跟赵柯打好商量,导致赵家人听到如此急促的赐婚圣旨,纷纷傻了眼睛。

赵父赵母心中俱是喜忧参半,欣喜的是瑶儿成了她们家儿媳妇,板上钉钉的事,旁人再更改不得。

忧的是害怕瑶儿遇到了什么为难的事,且这婚期如此仓促,许多事情都只能从简,只能委屈瑶儿了。

几人之中,赵柯的反应更甚。魂儿仿佛被人抽走一般,步子走得七扭八歪,差点撞倒旁边的烛台,活脱脱一个醉酒的大汉。

他反复呢喃,圣人,怎会突然赐婚?

赵柯脑海处白茫茫一片,欣喜过度之下连自己做了什么都不知道。

本想折回书房温书,可人端坐在书桌前,却连一个字都看不下去,只觉策论的字密密麻麻,如咬人的蚂蚁一般企图往他脑海中钻进去。

烦不胜烦。

他“啪”一声把竹简搁在案牍上,顾不上披件外衣,直接跨步出门。

暮色四合,天光如潮水一般涌去。

谢府逐渐冷清下来,李妙善应付完柳氏的盘问,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云山居。

看着手里的明黄色圣旨,当读到里面“才情相配,门当户对,今特赐婚于李氏妙善与赵氏鸿光,愿二人同心同德永结秦晋之好,择良辰吉日六月初九,举行大婚,以昭世人,钦此!”时,她唇角勾起,眼睛迎着万丈霞光,仿佛盛满了星辰。

她终于能拥有自己的生活,终于不再重复上辈子的悲剧。天知道她等这一刻等了多久!

并不是说赵家就是良人,非赵家不可。只是相对于谢枢和其他人家,赵家起码知根知底,将来要是赵柯待她不好,李妙善还可以跟他和离,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日子总归是有了盼头。

上辈子那掺着毒的汤药发着恶臭,让她肝肠寸断痛苦至极。终于一点点离她而去了。

思及上辈子的痛苦,李妙善大口呼吸,笑着笑着又哭起来,形状狼狈。

她两手撑着膝盖半蹲着在小径上,粉嫩的手指不断抚摸着圣旨上的字,企图以此来证明此事的真实性。

不时有丫鬟经过,见小姐这这般癫狂的模样,皆不敢上前,只蹲在隐秘处观察着,不时转头跟同伴窃窃私语。

难道表小姐觉得嫁一个穷书生委屈?可她也不看看自己,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罢了,跟赵家公子半斤八两。

在谢家生活了这么些年,还真把自己当成了谢家小姐不成?

李妙善对外界恍若未闻,自顾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时用手背擦脸上倘下来的泪珠。

最后似乎觉得累了,也顾不上贵女仪态,干脆而直接地坐地上休息,圣旨紧紧抱着,恨不得嵌在自己怀里。

……

谢枢再次踏进书房的梨花门,透过屏风并未如约见到里面的人,只有旁边的博山炉香气在袅袅燃着。

隔间传来谢敬仪几声咳嗽。谢枢脚步微顿,旋即转了个方向往右边去了。

谢敬仪正两手撑在案桌上,他身前的沙堆上立着的,赫然是大内边防地势图。

他并未抬头看谢枢,右手在嘴巴处抵着,沉闷咳了几声。待缓过气来,方面不改色道:“枢儿来了?”

旋即拿过挂在博物架上的锦帕擦拭双手,随后将一件墨色外衣披在身上,转头招呼道:“枢儿过来瞧瞧”。

谢枢知道,经过下午的一番试探,谢敬仪对自己能谈得上信任。

上一篇: 快穿:一见钟情 下一篇: 老祖宗她好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