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潮热春夜(205)

作者: 姜揽月 阅读记录

程京蔚:「好。」

-

毕业典礼就在江稚尔生日前一天,2018年6月26日。

从2014年的这一天到现在,真的去回望过去,江稚尔几乎觉得不可思议,她变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从成人礼的当天她小心翼翼和程京蔚告白到现在,他们终于成为平等的个体,相爱的恋人。

这四年间,好像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情。

毕业典礼上,江稚尔被邀请作为优秀毕业生发言。

江稚尔在一个加班后的深夜,独自坐在偌大的工作室内写完了自己的优秀毕业生发言稿。

写到最后,她眼眶都几近湿润。

她在这份发言稿中回望自己的四年。

放眼人才辈出的整个清大,江稚尔都是非常优秀的存在,这四年间,她年年绩点第一,跟着教授参与了很多专业项目,去了米兰公费留学,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还创立了正在高速发展的十一载工作室。

到毕业典礼这一天,程京蔚也准时抵达北京。

不过今天的江稚尔实在太忙,两人只匆匆打了一个照面,江稚尔便重新回到后台。

程京蔚找了座位坐下,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今年的毕业生们以及家属好友。

为了迎接这一时刻,大家都打扮得很立整。

程京蔚也不例外。

他脊背挺直,手里捧着一束鲜花,端坐在台下,比任何时候都要认真严肃。

忽然,整个馆内灯光暗下,主持人上台。

毕业典礼整个流程很长,和以往每一次开学典礼一样,从校长寄语、学院领导发言,再到各学院毕业生发言,只是这次大家都不再盼着发言能够快点结束。

江稚尔是作为第二位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的。

她穿着学士服、戴着学士帽,长发被盘起一个低髻,化了淡妆,是月白风清的漂亮和清润。

她上台的步伐也早已不是四年前的紧张慌乱,踩着一双黑色高跟鞋,从容不迫地上台,向台下鞠上一躬,声线平缓而温柔地开口,以一句“站在这里,我百感交集”开始。

程京蔚不知道怎么,眼眶忽然湿润了。

他从不是感性的人。

他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江稚尔的时候,在她奶奶的葬礼上,她独自一人蹲在酒店檐下,瘦小可怜,可却从潮湿的眼中燃起生生不息的火光。

那一道火光一直燃烧至今,照亮她前行的路,没有让任何人失望。

江稚尔从当初为什么选择文博系开始讲,讲到了自己的母亲是小有名气的画家,奶奶则是书法大家,也讲起自己高三时机缘巧合下负责一场收藏展的故事,那是她第一次接触到修复工作,便在她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

再然后,是大一、大二两年她那样认真专注地参与各种实践项目,泡在图书馆啃各种文献资料。

那段时间,她依旧渴望长大渴望成长,只是在成长路上过分认真拘谨。

到了大三,她去了意大利,认识了很多很多世界各地不同专业的朋友,学习全新的知识。

那段时间,她好像真的松弛下来,开始真正享受生活和学习,挖掘自己的创造力。

大四,重新回到北京,面临毕业选择,她创立了十一载工作室,从只有她一人的小作坊到现在已经组建起拥有二十人的队伍。

这些日子,她遇到过挫折,但总体都很顺利,多亏这四年来自己的积淀,以及人生道路中的种种贵人。

四年一切一切都化作精简却富有故事感的寥寥数语。

程京蔚眼前随之浮现出不同时刻、各种模样的江稚尔。

刚进入大学的她。

寒冷年关参加考古的她。

意大利一袭风衣利落挺拔的她。

深夜在异国他乡视频画面中的她。

以及站在工作室那一角浓烈玫瑰前的她。

所有的江稚尔,最终都汇作此刻台上的江稚尔,在所有努力的潜移默化下,她落落大方、自信优秀,迎着所有目光站在炽热的聚光灯下。

最后,江稚尔以一句“祝大家都能有一个前程似锦的未来,也祝我自己”结束。

她在大学交了很多朋友,发言结束,台下众人鼓掌,还有人带头喊她的名字。

程京蔚看着灯光与声潮所向之处的江稚尔,心脏跳得有些剧烈。

又等了片刻,江稚尔换回日常衣服出来,一路跟同学们打招呼,走到程京蔚身旁:“我表现得怎么样?”

程京蔚笑了:“很好,非常好。”

云檀提醒她最近程京蔚或许会和她求婚,江稚尔今天化了很精致的妆,也穿了很漂亮的裙子。

于是也跟着打量起程京蔚的打扮来。

他今天穿得很正式,手上却捧着浓艳的鲜花,显得有那么一些奇怪。

江稚尔挑眉:“送我的吗?”

“是。”程京蔚将花递给她。

他都忘了送花。

再一次如此真切地看到站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闪闪发光的江稚尔,他一如既往的心动,就像从前第一次看到她展览设计作品时的初次心动。

“你这件西服……”江稚尔忽然倾身凑近,仔细观察那昂贵布料上留下的细微水渍痕迹。

她瞳孔微微放大,惊喜抬眼,“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穿的那一身吗!?”

程京蔚笑,他也微微倾身,和她挨得很近,低声道:“记性真好,江小姐。”

江稚尔被他这一记声线弄得无端耳热:“果然即便送去护理这水渍也没法完全去除,我还以为这件衣服你已经扔了。”

江稚尔还记得初次见面,程京蔚将西服披在她湿漉漉的肩头。

上一篇: 雪夜新婚 下一篇: 高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