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后,我成了白月光首辅的嫂嫂(137)

作者: 南又予 阅读记录

公子接到京中密信,先帝病危才匆忙回京,那时的公子还并不是首辅,只是内阁的官员。

先帝病危,可太子年幼,端王虎视眈眈,朝堂上下,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在为权力更迭做着准备。

而谢家作为簪缨世族,自开国之初便追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

多少年来,谢家满门忠烈,一心为国,从未有过二心。

伴君如伴虎,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帝王忌惮谢家权势过大,恐其威胁皇权,便开始不动声色地削弱谢家的势力。

之后谢家子弟入朝为官,总是被限制在不上不下的职位,甚至入不了武职,握不了兵权,可曾几何时,谢家就是武将出身的啊,为王朝开疆拓土。

直到先帝去世前,公子被升为首辅,后又携幼帝登上帝位,成了帝师,安朝堂,平逆贼,颁政令,守护祖辈用生命换来的太平盛世。

因着先例,公子为防重蹈覆辙,不得不制衡朝堂多方势力,也是为了给谢家后世子弟留条出路。

百年来,有多少人因被打压,空有一身才华与抱负,却难以施展。

公子不负君,不负家族期许,不负天下百姓。

公子一生最大的污点,大概就是向陛下要一纸婚书,强娶昔日长嫂。

那些人明面上恭恭敬敬,不敢说公子任何不是,私底下谁又知会说什么。

可公子也不想负姜姑娘啊。

姜曜见白缨催促着她走,唇角下撇着,软糯香甜的糕点,留在口齿间的余味却苦得难受。

“妹妹,这一别,此后我们怕是再也不能相见了。”

“兄长有一事对不住你,往后你与谢大人好好的。”

他并不知道陛下赐婚一事,只知白缨一直跟着妹妹,想来谢大人对她依旧念念不忘。

既然妹妹已知晓谢大人曾派人去寻过她,他也无需再说多余的。

姜妧并没有多想,又拿了糕点递给他,见他身上的血迹,声音都带了些哭腔:

“兄长别多想,我只是来看看你,并不是送你最后一程,此事或许还有转机。”

她对这个兄长又恨又爱。

恨他只知道赌博,欠了许多债,那些人找到家里来,家中又只有乔雪娘、自己,还有年幼的阿献,宋斯年家就住在隔壁院落,听到动静时,会拿着砍柴刀来赶跑他们。

可兄长除了染上赌瘾,并未对家里人不好,赢钱了也会给家里添置许多东西。

“妧儿。”

姜妧思绪恍惚,熟悉的声音撞入耳中,下意识回头。

昏暗的甬道,墙壁上的烛火摇曳不定。

光线明暗交错间,勾勒出一道清瘦的身影。

宋斯年逆光而立,眉眼隐在阴影里,刚要再开口时,却突然看见她身后的人,嗓音瞬间顿住,干涩地又唤了声:

“姜姑娘。”

姜妧半垂着眸,福身行礼:“宋大人。”

宋斯年扯了扯唇角,勉强露出一个看的下去的笑容,“好久不见。”

自从元日过后,再也没有见到她。

再次相见,却得知陛下赐婚,她要嫁人了。

姜妧微微颔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道出短短一句:“我来看看兄长。”

宋斯年轻“嗯”了声,低沉的声音下藏着许多欲言又止。

“我来看看阿献。”

提及阿献,姜妧眸子拢上担忧,急问:“阿献可还好?”

宋斯年先是摇了摇头,随后又缓缓点了点头,神色复杂难辨,吐出三个字:“还行吧。”

“还行吧?”姜妧越发着急。

宋斯年连忙解释:

“不要担心,谢大人今日中午向陛下启奏,言明是端王率先操控盐市,胁迫了众多盐商。

若能查明姜策确实是被胁迫的,那此案便会酌情处置,至少不会落得诛九族、牵连他人的下场。”

姜妧悬着的一颗心微微落下,又问:

“你是如何能见得了阿献?”

方才从姜曜处离开,想要去看看阿献时,白缨言,姜献是朝堂官员,此案又涉及谋反,她不便独自前往相见。

宋斯年回答:“端王谋反一事,由三司会审,我是大理寺官员,负责核查卷宗、审讯犯人,所以能见到姜献。”

姜妧点了点头。

二人一同向外走去,宋斯年给她讲了讲阿献的状况。

末了,分别时,宋斯年忽然停步,侧身凝视着她:

“无需担心,我自幼便将阿献视作亲弟,我会照顾他的。”

“谢谢你。”姜妧向他行礼道谢。

宋斯年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她手中的篮子上,方才见到她给姜曜糕点。

他很久很久没有尝到她做的糕点了,记忆中那些甜蜜的滋味不断翻涌,几乎是在念头闪过的瞬间,鬼使神差地开口:

“若真想谢我,不如将这篮中糕点分我些,就当是谢礼了。”

不远处,马车车帘半掩。

谢岑一身官袍还未来得及换下,离开御书房,便径直来到此处。

车内幽静,唯有一点微光从窗口映入,在他冷隽的脸上投下晦涩光影。

他平静没有波澜的目光,死死透过马车窗口注视着那边的二人。

青琅眼角余光瞧见公子沉着脸,吓得手一抖,手中掀起一半的窗帷“唰”地落下,遮住了外面的景象。

“掀起来。”谢岑声音寒得像冰湖里不化的冰。

青琅打了个哆嗦,颤抖着手又把窗帷掀起。

视线所及,已无宋大人的身影,青琅才松了口气,只见着姜姑娘垂着脑袋,心不在焉地朝这边走来。

上一篇: 替嫁太子妃又在装柔弱 下一篇: 遇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