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冲喜后,我成了白月光首辅的嫂嫂(27)

作者: 南又予 阅读记录

“无。”他声音冷意沁人。

幼帝思了思,粉嘟嘟的小脸浮现出一点慧黠:“谢师曾教导朕,喜悲勿现于色,纵是满心欢喜,也要深藏于心,故而,越是平静淡然,看似毫不在意,实则……”

幼帝拖长尾音:“实则心中在意至极,谢师,朕说得可对?”

第22章

幼帝眨着大眼睛看向他,等待他承认自己看穿了他的伪装。

谢岑眼底情绪转瞬即逝,快得让人几乎捕捉不到。

“若谢师喜她,朕可为谢师指婚,她是哪家女子?”幼帝见他不说话,心下便知自己所言不差,谢师这定是在掩饰呢,欲盖弥彰。

谢岑垂着长睫。

语调平静:“臣并无此等心思。”

“谢师看她时,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幼帝一本正经阐述所见之实。

谢岑淡漠的眸没有波澜:“陛下看错了,臣只是在思索政务,并无其他想法。”

“谢师不是在骗朕,而是在骗自己。”幼帝抬头直视他的眼睛。

“谢师曾言,自欺者,难获真心,如盲人夜行,终会迷失。”

谢岑瞳仁轻颤,清润的眸子多了几分思量。

“陛下,臣非自欺。”他语气异常的平静。

非自欺,而不是没有自欺。

幼帝虽年纪尚小,却聪明过人,敏锐捕捉到他话语中的微妙之处,转眸向那女子看去,又看了看他。

“陛下。”谢岑冷静对上幼帝不相信审视自己的目光。

幼帝陷入他深不见底的眸,嘴上依旧说:“谢师,可您看向她的时候,和看别人不一样。”

一阵风拂动亭子周围的薄纱,掠过谢岑乌丝,他静了几息。

随后淡淡的语气多了几分沉重:“臣不喜她。”

良久,亭内一片静谧,只有那风声似在低吟。

庭院里,台上戏子咿咿呀呀的,过了一会儿,有一丫鬟轻轻走到姜妧身边。

躬身压低声音:“姜夫人,有一位自称是您弟弟的公子,邀您去前方的凉亭叙话。”

姜妧怔然。

阿献怎也来了端王饯别宴?

她跟着丫鬟来到凉亭,一眼就瞧见阿献立在那里,他脸色不是很好看,亭子里似乎还有一位男子。

只是距离有些远,看不真切。

姜献见她来,面上露出喜色,快步向她走来,“阿姐。”

他的眼眸亮亮的。

目光一直停留在她身上,还没等她发问,便急急说:“阿姐,今日这饯别宴,端王邀请了即将赴春闱的举人呢。”

姜妧微微点头。

端王即将离京,没料到这饯别宴还请了举人。

一蓝衫男子站在亭子里直凝着她。

片刻后,缓缓移步过来,拱手行了一礼。

“姜姑娘,好久不见。”宋斯年唇角漾着笑,笑容有些遗憾的苦涩。

姜妧向他看去,福了福身:“宋公子。”

宋斯年抬眼,凝了她许久。

未曾想再次相见,她已为人妇。

姜献眉头一蹙,像小狼护食般朝姐姐靠了一步,将她挡在身后。

神色严肃:“宋兄,今日是端王饯别宴,人多眼杂,若是被人瞧见你与阿姐在此交谈,又知晓你们曾有过口头婚约,只怕会有损阿姐名声。”

他好不容易寻了机会来见阿姐,却不想在此遇见了宋斯年,两年前,宋斯年差点就娶了姐姐,可把他吓得不轻。

他的阿姐,谁都不能抢走。

他才是阿姐最亲的人。

“阿献,我自是明白其中利害,我怎会害了你阿姐,我又不是与你阿姐单独相见,这不还有你在旁嘛,莫要忧心了。”宋斯年垂落眼睫。

他们三个自幼一同长大,原该是亲上加亲的美事,自己与姜妧能共结连理,阿献能欢欢喜喜地唤自己姐夫。

可是这小子也不帮着自己,不晓得从中撮合撮合。

“阿献,若无事,我便先回去了,免得婆母一时寻我不着,着了急可就不好了。”姜妧目光在两人身上流转。

她知道弟弟是为自己好,毕竟若是被旁人瞧见了她与宋斯年,少不得要落下些闲言碎语。

她亦明白宋斯年对自己的那份情意。

上京前,他寻到她,双颊泛红,期期艾艾而言:

‘若你去了上京,未能寻到那个你心心念念之人,彼时,你若尚未嫁人,待我来上京博取功名,你嫁与我好不好?’

宋斯年强自浅笑,掩饰心中的难受。

拱手作别:“姜姑娘慢走。”

姜妧看向他,唇齿间的话酝酿了许久:“愿宋公子前程似锦,得遇良人。”

宋斯年眼尾红艳艳的,又慌忙垂下眼,心中一阵刺痛。

那个曾经跟在他身后,甜甜唤他“斯年哥哥”的人儿。

不知何时起消失不见了。

在离凉亭不远处的一丛翠竹旁,谢岑本欲去寻父亲,哪曾想路过此地之时,眸光随意那么一扫。

忽地瞧见了凉亭里头站着的三人。

她与一个男子相对而立,不知在说些什么,男子眼神里,明晃晃透着藏也藏不住的绵绵情愫。

他心里那股子无名燥意“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直直往上蹿。

紧盯她背影,目光顺带从她身前的那男子身上扫过,他似是想到了什么。

眸光顿时沉暗无比。

姜妧向宋斯年行礼后,转过身,心不在焉的。

抬眸间,撞上谢岑的视线,她怔了一下。

他冷凝着她,一步一步走过来。

“谢大人。”姜献见他来,急忙拱手行礼。

宋斯年望见她小叔子来,垂下了头,恭敬行礼,生怕他误会了什么,给她带来麻烦那可就糟了。

上一篇: 替嫁太子妃又在装柔弱 下一篇: 遇卿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