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141)
她夙夜勤劳,开仓放粮安置灾民,发放社会福利,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鼓励百姓劳作,救济鳏寡孤独及贫困群体。
对灾害严重的地区减免赋税的同时,大修水利,开通水运,灌溉农田,并带头躬行节俭,通过节衣缩食,尽一切可能解决百姓的饥荒问题。
面对外夷入侵,邓绥也丝毫不惧,她果断提拔名将还击南匈奴、鲜卑、乌桓等国,打得外族请罪投降。
在位期间,剿灭海盗,平定西羌,设立西域副校尉,恢复东汉对西域的羁縻,将高句丽、徼外夜郎纳入版图,扩张领土近两千里。
对敌人如秋风扫落叶,对子民又温柔如春风。
时人颂曰“兴灭国,继绝世”。】
邓禹恍恍惚惚,文治武功,样样出色,这样英明的女君出自他的后代,莫不是祖坟冒了青烟!
当年邓禹追随刘秀,刘秀问他为什么想追随他。
邓禹说:“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我得为明公效尺寸之力,垂功名于史册。”
结果他的孙女直接把他的心愿连着带他主公的心愿一起完成了!
邓禹决定,回头他立马就把全洛阳最好的老师请来家里,为家中的小辈们开蒙。
孙女还没出生?没关系,教育先从她的父母抓起,绝不能拖了他家未来女君的后腿。
就在这时,邓禹感到背后传来的异样,扭头看去,刘秀正用一种神奇的目光看着他。
邓禹:“......”
他有点摸不准刘秀的意思,陛下会不会觉得孙女作为外戚,干政太过了?
第58章 墨家与发明篇6三圣同朝,日月生辉……
刘秀在想,邓绥的性格与行事作风,简直像照着他心中的太子模版长出来的,怎么就成了他的重孙媳呢?
不过好在重孙媳也是他刘家的儿媳,无论如何都是烂在他刘家锅里的肉。
“届时将军你的孙女出生,办满月酒一定要请朕过去瞧瞧。”
邓禹迭声应好:“应该的,应该的,一定给陛下您发请帖。”
眼前这位可是孙女最大的学习对象,有刘秀保证,这一世的邓绥才能平安长大。
邓禹是读书人,读书人最明白他们斗起来能有多狠。用屁股想也知道,读书人,尤其是当了官的读书人,哪里会愿意看见国家出现个不知所谓的女君。
享受惯了独属于他们的权力蛋糕,分出去跟要了他们的命差不多。
“兴灭国,继绝世。”
刘邦念着这句汉朝子民给予邓绥的评价,心里有点酸,还有点小嫉妒。
他也是匡扶乱世,救百姓于水火中的起义天子,怎么百姓给他的评价就没这么好听。
余光见吕雉沉默,刘邦这一小股嫉妒很快变成了幸灾乐祸。
嘿,死婆娘的好胜心与他如出一辙,肯定比他还不好受。
吕雉眼角微垂,凭心而论,她无法做到像邓绥这种地步。
人心向服.....呵,刘邦一日不死,天下人心便一日不属她。
即使刘邦死了,有他做对比,她想要摆脱他的政治影响力,让朝中力量如臂指使,也没那么轻易。
遥远的武周时空,武则天也沉默了,她内政处理得不错,但在巩固与开拓疆土上面比起邓绥差了许多。
北部突厥频繁出兵侵扰国家,她被内部纷扰烦忧,难以腾出手来打击反叛势力。
武则天自语道:“看来收复州境一事,必须尽早提上日程了。”
永元十四年。
汉和帝刘肇愕然的转向邓绥。
以为妻子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打理后宫,作为命妇接见大臣,样样令人称惠,没人告诉他,对方掌权以后还会变成一位权后呀,难道她在他面前的恭顺模样都是装的?
见邓绥无辜的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的表情,汉和帝沉声道:“皇后,你可知错。”
“臣妾何错之有,”邓绥委屈说:“您的长子患有痼疾无法继承大统,臣妾便迎立了您其它的儿子即位,那位刘隆不满半岁,若非如此,臣妾怎会逼不得已临朝称制,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守好陛下您留下的江山。”
“臣妾自认矜矜业业,从未做过对不起陛下的事,您一句话就想将臣妾打成牝鸡司晨之辈,是何道理?”邓绥捂住脸颊,美目心碎,泪水瞬间如珠链滑落,看得汉和帝不禁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见女子就要一哭二闹三上吊,汉和帝颇感头大:“好了好了。”
他不就说了一句话吗,皇后何至于反应这么大。
“皇帝幼冲,你承统鸿业,权佐助他听政,但你记住,这江山乃朕与刘家列祖列宗打下来的基业,将来是要还给刘家的。”
邓绥抹泪,微笑道:“陛下说的臣妾自然明白,臣妾只是代行皇权。”
汉和帝觉得也是,邓绥以女君之名代行帝王权柄,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女子此生能够到的巅峰,哪还有再进一步的说法,总不可能谋朝篡位吧。
此时的汉和帝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后世有一个女人敢冒天下大不韪,背负可能遭到的万世唾骂,染指帝王尊号。
将自己的名字永远覆盖在原属于男性的位置上。
深深烙印,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讥笑他们。
政治家是最好的演技派。
邓绥无师自通,看着丈夫心软下来的眼神,嘴角的笑意不达眼底。
她眼睛看向天际,像是在看另一个时空的自己,心里默念:
“我看见了。”
“我,会比你做的更优秀。”
【张衡执掌太史令,在邓绥的大力支持下,进入了个人科学探索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