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188)
林言正想着,忽然听到那官员有些犹豫的声音。
“沈大人,下官有一事......”
眼睛看过去,赵大人不自觉一抖。他一向觉得这年轻人眼珠太黑,在这地方更不见个光口。
只是到底年长,不愿意在年轻人跟前露怯。赵大人咳嗽一声,笑道:“大人这次拿出来的工图倒是稳妥,果真是连中三元的人物。”
他能看出来吴先生的画图,林言将此人更记一重,知道他大约也是当年相关人物。
吴先生的存在不是秘密,只是这些年没被杀了灭口,倒是幸好他装疯卖傻许多年,后来到苏州又被林言收留。
冥冥之中。
宽容一个疯癫无礼的老头,却将要挽救二十年后的又一场洪流。
他竟然已经在这人间走过二十年了。
林言有一刹那的怔愣。
二十年前,他被一场洪灾送到扬州。
二十年后,他又因为预言的洪灾回来。
他们赌千万分之九的可能,林言要千万分之一的稳妥。
眼前肥硕的官员还说着似是而非的提点,堆着笑的白胖的脸上扑出一股油腻的暖风。
外面的风倒冷,只是水一样,又像是梦里排山倒海而来到洪流。
这里存下太多太多的东西,他的前生,他的父母,他此生唯一的爱与私欲全都在这里与他连结。
他曾经许下承诺,说要做‘只要想到林言,就不敢欺负林黛玉’的大官。
他全都记得。
他会阻止这场二十年后的洪灾。
窗外的风似水一层层拍过来,林言微微垂下眼睛,听着自己隆隆的心声。
他会回去。
他会回到京城。
继续做她的弟弟,或者得到一份殊荣。
这些都没有关系,他们还会有很长的将来,很长的一生。
孤勇不畏死,留得青史书。
他还要回去见她。
他要活。
第111章
惊雷落一家之难
“陛下安泰。”
这一声太怪异——因为说话的是君,安泰的人却禅位。只是棋局纠缠,执棋的一个病,一个老,说不清谁占便宜。
皇上‘哼哼’笑起来。
“儿臣懵懂,还需父皇指点迷津。”
“所谓帝王,一旦服软,再往后可就惯落下乘。”太上皇并不理会皇上的手指间还捏着一颗棋子,只自顾自把下到一半的棋局推开:“这一点上,你不如你四哥。”
“那却是可惜,父皇这样的夸奖,四哥活着的时候只怕是没听过的。”
“他还有些心气,在尘埃落定后犹有不甘之心。这一份勇气值得赞许,却不该起分立之意。”太上皇神情未变,并不理会儿子话里的阴阳怪气。他甚至探过身子,仔细观察皇上的眼睛:“不过,这也是你的好处。”
外面的光影未变,皇上的脸上却一阵青白红黄的交接。他的喉间仍留着旧咳,这会不肯示弱,胸腔里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
“秦将军是位晓勇的将领,这会却也被迷了心。只是你不该连北地也用他,即便成功,将来尾大不掉也是耗损你的心气。”
太上皇似乎已经习惯了皇上的病弱,这正是他口中皇上的‘好处’。一个体弱多病的皇帝即便登基也无力夺权,他需要更久远的时间培养令自己得意的储君,并为那储君择选恰当的辅臣。
但是很显然,最文弱的儿子也会被冠冕迷住眼睛。
幸好他还要别的人选......
棋盘的格子里,最后落下的一枚黑玉棋子流转着室外的光辉。太上皇看了一眼,在心中计算着可能的成败。
他沉思太久,没留意到皇上的眼中划过一丝怨毒。对面的人又咳嗽起来,脊柱顿颤,上身几乎也顺应着一节一节坍塌下去。
“劳父皇关心——只是再如何功高,臣子依旧只是臣子。”
“一面用,一面又轻视?”太上皇笑一声,难得郑重地看向皇帝:“这世上动人心的不只有钱帛权位。”
“儿臣受教。”
皇上显然没有听懂太上皇话里的意思,漫不经心应和一句,又挪过方才推开的棋局。太上皇也没有继续点拨的好意——虽说‘仁不从政’,但对方阵营里的新鲜种子因为一句‘不仁’而离实在有趣——现下只看那小子有没有‘当断则断’的勇气。
安然自若地看着对岸一派茫然无知,这是独属于上位者的乐趣。而如果有贤臣弃暗投明,那更是喜上加喜。
连中三元的才子,更难得性子踏实。唯一可惜的是林言年轻,与自己做不成一世的明君贤臣。
太上皇也没有把握说林言一定会拐到自己的这一边,但因为这次请旨南下,倒也给了他一个机会......
宫里不存在啼鸣不够悦耳的鸟雀,
更何况此厢对坐的两人是世间数一数二的尊贵。皇上看着无从下手的黑龙堵路,一声叹息后,一枚白子被攥在掌心。
“傅大人呈上来的奏章,父皇看过吗?”
太上皇点点头,皇上却不死心似的,追问道:“老太妃新丧,这时便罚,怕是寒了老臣的心?”
“奇也怪哉。”太上皇的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嘲讽,他掀起眼皮,上下打量着皇帝:“你登基时短,却很会体谅‘老’臣。”
“父皇——”皇上有些气急败坏似的,胸膛剧烈起伏一下,又长久地停歇下去。而太上皇并不理会他的心绪,反而若有所思似的道:“卖官鬻爵、私藏罪帐、亏空公款——工部的几次申请批不下银钱,河堤修不得,世家的儿孙倒披红挂彩。”
皇上原还只定定看着太上皇,冷不丁听到‘河堤’一词,不禁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