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187)

作者: 游渔犹愚 阅读记录

不过她也没什么好多说的——她的哥哥手气不佳,她身边的婆子倒是有能耐,能做庄家收别人家的筹码......

风把车帘布打起来,外面的街上有个瞎子在给人算命。他那招牌布幡动也不动,原来这只是车行驶时带起来的风。

宝钗忽然期望能听到其中的一字半句,哪怕是‘将有后福’这种用惯了的吉利话。

林府花园里的书房修建好后便常用,现今府中只有黛玉一个姑娘做主,她的客人便可以摆脱‘闲话’的用词,‘书房’也不单是男人商谈正事的别称。

但林黛玉的书房是早就修缮好的,并不是林言走了才启用。

只是这一日,书房的主人却时时发怔。

外面的窗便对着池,池面风来,吹动桌上摊开的书。

书页上墨字聚拢,各生爪牙,撕扯着将人拖入更早的幻境中。

黛玉不是第一次进到太虚幻境——

前面的一二次梦,混沌黯淡,像是志怪奇谈中的鬼屋。里面的盛景落作现实中的省亲别院,其中的渐渐隐没的嬉笑还留在耳中。

林言是事外人,游离客。

这件事再也不是黛玉的揣测,而是明讲的警醒。

‘事外之人偎不近,读不通,听不见,望不得’——这是说林言,因此他虽误入,却见不得其中任何一人的面,只得一处死的宅院。

而后一句‘司中人当远离,不可沾’,黛玉当时不知机,解不切。却真是凡尘遮掩,后知后觉到下阕。

‘最可恨命里无因,留果作苦,彼处青竹残’——说的便是他们的这段尘缘。

那梦里的馆舍囚了她的身形,也要驱赶事外人离开。可黛玉当时不解,林言此时不愿。

原本读过的册子乱了形,那几首词也不停轮转。警幻仙姑蹙眉看着,只道金钗也动了他念。

她似觉无奈,抬眼又向黛玉看来。

眼前的仙家离远,耳边的调子却未停歇。

“子虚公,归子虚

揽辔死,揽辔生

求得水云身自在,封王拜相也虚名。”

叮——

不知何处惊鸟铃响,未见有没有震落飞鸟,却实在叫黛玉心中一拧。然而她面上没有异样,只吩咐着依旧将客人引到书房。

书翻过,读得多么熟稔,这时却怕错。

仙家不打诳语,却好打哑迷。揽辔的典故不多,却也有那么两个......

一个是袁盎揽辔,劝谏君王。

一个是范滂揽辔,治乱清邦。

可是哪个死,哪个生?

远方的惊鸟铃频频作响。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

最初知晓林言归了淮安王府,既恼他就这般舍下前生,又叹他全将后路交托。三分怒气三分怜,隐下四分,从未与他人讲说。

可似乎连黛玉自己也不晓得这四分隐没,直把三分作六分,变作十二分不可再日日相伴的失落。

另得一相伴人,黛玉竟没有想过。

她也从未想过,若是他二人就真切在世间做了生死的诀别......

这是不能够的,他们在一起相伴着已经二十年。黛玉长几个月,涵盖的不只有林言一人的命途。

他在襁褓中便来了林府,值此今生,林黛玉对林言的喜爱和期待,总是要更久几

个月的。

繁乱的惊鸟铃的声音不知何时止息,黛玉听到雪雁说薛姑娘来了,方将桌上的书合住。

......

“沈大人,这孤本可不好得。”

确实不好得,相传原本流失,连师父的书房里都只是传世的抄录。眼前这一册残本上盖着古久的印章,纸页如手绢般柔。

“赵大人有心,只是无功不受禄。”

俸禄?贿赂!

却怕朝廷原本拨下的用于检修堤坝的钱款也有一部分落作这半册书。

林言将书推回去,眼前的官员笑容却更甚,又开始说些门生故旧。

倒是庆幸师父脾气太差,又不曾广收门徒,不然这会林言又要多几个‘也算是’的师弟师兄。

但林言并没有许多时间再与人话玄机。

“赵大人为一方父母官,当知民生艰苦。水患之事从来紧要,在此时冰河开动,更该再检查修整一重。”

“沈大人实在为难下官了——”笑脸变了苦脸,赵大人长长叹息一声,好像有些责怪林言年轻,还是不懂得官场上的规则。

“大人说‘检查’,春风未至的时候便已经检修。又有专门的大人评估,并没有决堤的可能——下官不敢自称贤能,但为官一方,怎么不知维护百姓?”他一面说着,一面摇头,墙上的影子像枯瘦老头倒个儿,驼起的脊背却在腰处。

“大人说要‘修整’,自然也是有备无患的好意。但是......但是,账上实在......”

林言几乎绷不住发笑,又恨这些人竟真的拿他当愣头青糊弄。莫说他提前看过户部对此的拨款,单说这些年来这一代的富庶——按照图纸加固整座堤坝完全足够。

全然的加固,再修建其他引洪的水沟。吴先生来到后又到堤坝上看过,他告诉林言现如今的‘固堤’只是草率应付。而林言早也派人到上游看过,回禀说那里的冰河很快就要完全解冻。

眼前的这些人不过是心存侥幸,又因府衙不会被淹住而有恃无恐。

拨下来银钱是近几个月的事,他们即便贪墨了去,也不会在这个当口立刻取用。

他们还需要渡过凌汛的时机,借着‘固堤’做个昂贵的假账目。

但还剩余下多少时间并不好预估......

可能是一场风来,可能是一阵雨后。连吴先生在这一代流连几十年都说不准到底什么时候会有异动,只能说‘旦夕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