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326)
秦将军说抓回来就以正军法,私心却竟盼望秦向涛干脆逃回京城去——即便当了秦家的逃兵,回到京城也算‘弃暗投明’,至少不必担忧他在这里丢了性命。
而他的长子还站在他肩膀后,秦将军微微转动眼珠过去,看着长子年轻俊朗的皮囊,不知怎么又想起已经亡故的老迈的母亲。
而秦小将军还不知道这件事。
他拄着刀柄,眉心刻印下太深的皱痕。打过几场胜仗的青年将军算得有威信,可在这时,他的‘威吓’却甚至压不住隐约躁动的闲兵。掌心干燥,身上也不曾出什么白毛汗,秦家父子依旧点验兵马粮草,确保无误。他们背影如山,台下的兵卒如夜晚的鸦群——
只一颗石子砸过去,就呼啦啦遮天蔽日,长空白月再看不见。
一只黑鸟从黎明时起飞,熬过几场寒风,落到傍晚的人家,又被烛火映得翅羽斑斓。
这一只鸟抢着吃鹦鹉碟子里的干果,而鹦鹉却也难得安稳气息在窗台,只眨着一对眼睛朝外出神。
没有干扰的声音,直到一声茶壶倾倒的水声,黑鸟才恍然窗前有三个人。
却也不怕,扑棱着翅膀在廊下乱飞,这才恼了大方的鹦鹉,追出去教他尊重他人门庭。
“姐姐,喝杯茶吧,到这会都没有声音,想来不会那样轻易了结去。”
“我是怕鸽子不熟来皇宫的路,错了位置,又往林府去。”
“姐姐难道没嘱咐凝儿,府里有消息,也赶紧来宫里?”
“说了。”黛玉拖着下巴,手肘支在桌上。这间宫室曾是林言居住——更早些时候,太上皇还在的时候,他是被‘囚’在这里的宗亲。
“也许该换间屋子,兴许这里不是什么好意头。”林言嘀咕一句,倒惹来黛玉一声笑音。
她与他已经相处这样久,知道他不迷信命理。如今所得不敢说自家拼搏,但一路的苦楚也算得到报酬。这时这样突兀的一句,却似戏里作戏,反扣前景,又扭作一出大轴戏。
“不好的意头?”
多的话不必说,只一句反问就听得里面的调侃。林言这些日子熬着,又累,这时又困,想借着一个玩笑靠到黛玉身上得个喘息,却冷不防听到另一个声音。
“堂兄,堂嫂,快马还没送来消息?”
小孩子吃不住夜,偏偏心里还装着事。他身上还穿着寝衣,身后太监诚惶诚恐,见林言回头,连忙赔笑。
“还不是好兆头?当时住一个朝臣,这会可住了皇上呢。”黛玉低声,虽伴着轻笑,听来却不尽是轻松。而林言眸光一滞,却也不多言,只起身将小皇帝迎来。
“陛下即便忧心,却也该披一件衣裳才是。”他朝太监使个眼色,那太监便把手中的外衣搭到皇帝肩上。小皇帝没有纠缠这个,他推着林言的手臂,也坐到正等着消息的两个人当中。
林言占了皇帝相识日久的便宜,黛玉却也因为那新书得到亲昵。这时候到外面教训新客的鹦鹉回来,又安静栖在桌上,那黑羽的鸟儿已经在夜色里不见。
小皇帝仍困倦,又高兴这二人不一味把他当个孩童看。捂着嘴打哈欠,肩膀歪在黛玉手边,小声道:“堂嫂,傅大人说今日准有消息传来。”
“只是到时候,傅大人进宫找皇上,只怕要扑个空。”
“那又怎么。”小孩嘿嘿一笑,从怀里翻出一个物件:“我连玉玺都抱着睡。”
林言与黛玉对视,齐齐失笑,却也着实为小皇帝的态度感到一阵心安。
也算占了宗亲的好处,留宿皇宫不突兀,只是还在傅府里等消息的老先生要辛苦一番......
又或者,这也是那老大人乐见?
黛玉心中冷不防划过这样的念头,她看向林言,那张脸上还呈着很能安抚人的笑——安抚小皇帝,林言个子毕竟高些,他的一双眼睛,这时只有黛玉可见。
而林言也看着黛玉这边。
“秦将军真的会战败吗?”小皇帝还心怀不安,他摸着玉玺,此刻脸上的神情不似父皇,却也与他的皇祖父无关:“父皇说,秦将军父子都是百年一遇的将才......”
“再是将才,也不能独木成林。南蛮各个部落积蓄日久,苦一个冬天,憋着一股劲......”林言语气微顿,伸手梳理鹦鹉的羽毛,垂落的声音不像是解释给皇帝听到言词:“又赶上朝廷内斗,军粮克扣。依我看,他们恐怕先还与秦将军去信拉拢,拉拢不成才猛地打起来。”
黛玉别过脸,眉眼如水,默默流淌出一串无奈。
而小皇帝还似懂非懂:“所以,秦将军因为忠心,反而要败?”
“对。”林言的喉结略微滚动,另一侧的手端在膝盖,指节发力,这时泛着青白。可他的声音依旧和缓,柔软,仿佛屋里有人困倦,声音稍大都要让他惊过来。
睡前听得故事总是记得清楚些。
“陛下,一但有消息传来,请陛下千万落下扣印,不要真叫不惜性命拼杀的将士稀里糊涂做了反贼。”秦家立意皇位,在怎样争端逃不过成王败寇的局面,可秦家麾下兵卒无数,又牵扯进许多良民,林言无论如何也不肯他们沦落做皇权更迭的陪葬。他一句话说完,紧接着又要开口,却别小皇帝打断。
“我知道,一定赶在傅大人过来之前。”小皇帝还笑嘻嘻的,他又摸一摸怀里的玉玺,忽然道:“堂兄,你之前在书房跟我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言必信,行必果’自然是褒奖,可当时给我讲书的先生,若是真切做了‘硁硁之愚’,那便是次一等的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