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不二臣(89)
“并非我存心去问。”柳湘莲眸中闪过一丝满意,想来很看好这样不打哑迷的交流:“你不认得我,我却听说过你——我晓得你是斐公的弟子,也知道你家籍贯姑苏。”
说到这会,文墨已经招呼小子们把些随身物什搬上船了。柳湘莲是个侠客作风,来去都轻便,没有什么东西要收,于是仍同在渡口与林言说着。
他正说来却有些不好意思,双手往林言眼前一摆,歉疚道:“早知你为人如此,我也情愿早与你结交——我从前还以为你也是个钻营角色,这会见了,才知是我落了俗。”
这个‘也’字后面说法颇多,林言勉强笑一声,这会倒是真切庆幸自己跟姐姐离府。
只是不知道姐姐这会正做什么?
正所谓祸福相依,林言虽行程耽搁,却也结交一位豪侠样的朋友,算得上一桩幸事。然而粼粼河水照应着,不知有多少能返到京城。
黛玉刚搁下一卷书——家中人办事仔细,实不需她事必躬亲。远边天来一片乌云,黛玉看了半响,按耐住自昨晚便不定的心声,忽然道:“佛奴该进到淮河了。”
“姑娘见天念着,那水上通路快比哥儿都熟。”桌上还摊开一张地图,黛玉的手指在一条通路上划过,心道怎么就这样长呢:“我看天边云堆起来了,也不知道河上风大不大,水路好走不好走。”
“到了这时候,雨水总是多些。”紫鹃把东西都收拾好了,见黛玉还在往窗外看,抿嘴笑一笑,且不关实,只不叫进许多风:“姑娘不必担忧,咱们哥儿万事都心里有数。”
黛玉略一点头,又道:“这会倒是听不见晚上虫鸣。”
“早蝉吵得很,姑娘夜里睡得浅——哥儿一早就叫人粘去了。”
紫鹃理着针线筐,手头发出细微的响动。黛玉在一旁安静一会,却又道:“这还是佛奴头一回自个走这样的远路。”
“我的好姑娘,你这般说,还以为你比哥儿年长许多岁呢。”紫鹃自觉好笑,樱桃色的细丝从指甲上挑过,不多会就做了帕子上花蕊的红:“你这样惦念,回头瘦了,可是叫哥儿数落我。”
“佛奴哪里就数落过你了?”黛玉脸一红,听出这句调侃。
“话说到这里了,姑娘,我可只听你叫过言哥儿‘佛奴’呢。”紫鹃当时也是跟着黛玉回到扬州,晓得林大人如何称呼这姊弟俩,推说‘佛奴’是乳名爱称,却没听做父亲的叫过。
这个称呼背后的缘由忽然被问起来,实在叫黛玉怔愣一刻。
佛奴、佛奴——这个名字是她取的,是她年幼时信了婆子嘴里:名字太贵的孩子养不长久,越稀罕越留不住。
她觉得‘奴’是不好听的字眼,而佛祖是那时候她能想到最尊贵的人物。
人人都有愿望,人人都会拜佛祖——若是做了佛祖座下的金童,想来往
后余生也能安稳无忧——这个称呼确实只有她叫的。
而如今,确也只有佛奴还留在她身边,这会仍惦记着早早打下夜里嘶鸣的早蝉。
“过了今天,他该能在楚州暂歇了。”黛玉喃喃念一句,地图还收拢着,下一处名称已经在唇齿间倾泻而出:“然后过宝应,顺着江,往润州走......”
“紫鹃。”
紫鹃忽然听到姑娘叫她,自己便抬起头,可黛玉冲着窗外,手托着腮,仍望着已经推过来的黑云。
“我忘了跟他说夜里不许开窗了。”
第53章
到苏州备考时期
亲近的人家倒霉往往比疏远的人家值得更多的讨论,按照这个道理,越亲近的亲戚越该大声叹气。但是轮到自家,轮到自己,那‘倒霉’往往改称‘不幸’或者‘时运不济’。
薛蟠刚回来,很稀奇地跟妈妈妹妹道:“这就搬出去了?”
他惊叹的是老黄历,自己啧啧两声,还不如宝钗绣在帕子上的牡丹花得人心。
“你自个是不着家,这会怎么还问东问西?”薛姨妈撑着心口坐到女儿身边,又很忧心儿子这一个半月的胡乱交际:“叫你你不应,使人去找你,你又打回来——你这是存心叫我生气。”
“这不顶好的,有妹妹贴心,妹妹总能体贴着你。”薛蟠不太在意,自己倒茶喝茶,又不死心一样问道:“真搬走了?说不回来了?”
“谁说的准。”薛姨妈当时且不在,在跟前的哪个敢往外乱说。她姐姐是做了不张口的菩萨,管事的王熙凤更是直说是她办坏了事,叫不要多提羞她去。这时候听着儿子问,薛姨妈又有些可惜:“最可气你不在,不然往言儿那边劝和一句,哪里就闹得这般?”
“我劝?我劝有什么用——他正经舅舅嫂嫂表兄弟都没拦住,我平日连他个衣角子都不见,我上赶着劝他做什么?”薛蟠在意的显然不是林家姊弟的去向,他的眼珠咕噜噜一转,又向着宝钗看去:“你们那些小姊妹玩闹,有没有说过这事?”
“妈,你且管管哥哥,叫他不要乱打听。”宝钗头也不抬,她手里的针却不利落了。牡丹的茎生了骨刺,把针卡着,再戳不进去了。
“这怎么是乱打听?”薛蟠不太满意:“我不打听,外面难道没信儿?那可是说这是把人家父亲留下的东西吞了,这才逼得那姊弟俩没法子——出去。”
“哥哥,你别胡乱讲,叫人听见怎么好?”
“我胡乱讲?我胡乱讲——”薛蟠嘿嘿笑,末了却又啧啧感慨:“按说也是那林哥儿掺点小气——他现今又没什么用钱的地方,自家亲戚,使就使了,难道往后不回他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