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173)
实际上不损害人的寿命就很不错了。
哪有福寿的功能,不过是药效一时起来的错觉,之后就是无尽的地狱。
而三阿哥则是负责查他们拐卖幼童和妇女的线索,无论是良民还是奴籍,这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仗着自己在朝中颇有名望,直接进行掠夺。
甚至出言,“这京城百姓这么多,丢几个人怎么了?成天还要死人呢,难不成大理寺的人每个都要寻一遍?”
也正是有这种心思,才让他们开始了这条违法的道路。
八阿哥更为粗暴,直接找到了阿芙蓉供应的源头。药效更高一点的阿芙蓉大多都是漂海而来,价格奇高,烟馆里次一点的,因为有关系,反而可以自己提炼。
一路寻着线索,八阿哥找到了源头地,瞧见里面住着几个洋人,被伺候得跟大爷一样。
瞧见八阿哥,连话都不会说,一口鸟语叽叽歪歪,听得胤禩甚烦。
他就算学过,他不想跟这些人多交谈,直接全部抓回去,关到牢里面,一切事情都等到皇阿玛定夺。
宝敏咋舌,“所以,过几日午市斩杀就是这些人?”
胤祺闻言点头,“是啊,老大、老三跟老八,就差没把证据扔皇阿玛脸上了,这一巴掌扇得疼!要是不给那些人点颜色看看,还真以为自己在京城里面一手遮天,能够糊弄皇上了。”
宝敏:“那几个洋人,也一并斩了?”
“皇阿玛说,听不懂他们说什么鸟语,但是在大清,天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他们这些坏东西其心必异,犯了错,一并斩了就是,理藩院那边好些外商闹个不停,听说老八直接把阿芙蓉扔桌子上,让他们一人多尝一点,尝完一并拉午市砍头。”
“反正也不知疼。”
宝敏:“……”
好好好,粗暴,简单,明了!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康熙不是英语学得挺溜吗?这个时候就装不会了。
不愧是康熙。
胤祐也没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处理不对,反正整个大清都是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处理这些渣滓,就跟隔天在家里面大扫除一样,该扔扔,该清清。
别一天到晚占个地方。
宝敏说:“可是,这件事情处理完,消息传得没那么快。其中怕是有人误传、乱传,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再者,沿海一带是开设通商口岸,与外国进行通商贸易的窗口。若是京城都这样,那沿海呢?”
胤祐对消息传递错误,已经颇有心得。
那日御花园的谣言他还历历在目。
“那些人都能将手伸到京城来,沿海如何……还真是不好说。”胤祐蹙眉,撇头看向开始喝茶装死不说话的五哥。
一刹间,宝敏和胤祐的视线一并落在胤祺身上。
“……”
“你们做甚这么看我?”胤祺瞪大眼睛,“种田已经很累了!我可不想往我身上揽活!”
“老八一帮皇阿玛办事,就办得如此出色,要是今年皇阿玛进行封赏,怕是如何都能捞个贝勒爷当当了。”胤祐实话实说。
胤祺不吃这套,“呵,当就当,凭爷的功绩,也是个贝勒爷,怕什么?”
“听说八弟待夏珠格格也是极好的,再忙也记得送东西到宜额娘那,想必两人成亲后,也是和和气气,幸福美满。就是不知道五哥……”
胤祐略下后话,没有明说,但是看向胤祺的眼神,充满怜悯。
胤祺咬牙。
他就是蠢笨,吃了一次又一次的亏,竟然平白地还来给两夫妻送人头。
吃一堑长一智,他是一点没记住!
第76章
【一更】胤祺不……
胤祺不愿意,但拗不过老七两口子,最后宝敏为了表示谢意,还特地让他带上些东西回隔壁。
胤祺:“不用了吧……重。”
宝敏认真地看着他,“不想吵架的话,还是带上回去吧。”
胤祺:“什么意思?”
“起码五嫂看在我的面子上,今天晚上吃饭应该不会掀桌子。”
胤祺看着一篮子的饭菜,还是灰溜溜地将一切收拾好,然后提着篮子往隔壁走。
别的不说,福晋不掀桌子这件事就足够让胤祺心动。
宝敏跟胤祐让胤祺做的事情也不难,只是做一张类似于官府的公共报纸,有什么事情都能够在报纸上面告诉给老百姓知。
胤祐一开始倒没想到这个。
他的法子主要是为了解决这次的大烟案件,准备跟平常一样,将皇上亲笔写的圣旨找人誊抄,然后张贴在进出的城门。
这样只要是进出城门的人都能够知道大烟的事,并且了解到大烟的危害。
但胤祐听完宝敏发行报纸的提议,发现这个较之誊抄圣旨贴在各大城门上,更为有效。
“倒是有点像你放在种子里面的小册子。”胤祐评价道。
“是,而且各地都有书局,每年无数的学子进行游学,然后交流。民间的交流甚密,反倒是朝廷与民间相隔甚远。”
宝敏给了一些具体的报纸版面分类,真是可以像现代那样,报纸的中间是各种时事新闻、策论文章
。
连带着农业知识、自然危害安全知识宣传等等,都能够放到报纸上。
而且翰林院养了那么多笔杆子,朝廷稍微给点稿费意思一下,怕是到时候见报都要排队。
民间类似的形式其实都有,只是一直没有正式的官方的。
“虽然会过时,但并不代表这些报纸传递的消息没有意义,起码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他们知道怎么样种植能够提高农产品产量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