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174)
胤祺不乐意,嘴上
骂骂咧咧,身体却比谁都诚实,提着篮子回了隔壁。
五福晋听说篮子里面的东西是隔壁家的,真的没有掀桌子,也没给胤祺摆脸色,只是不理他。
任由胤祺在餐桌上说破嘴皮子,她也无动于衷。
不过胤祺同五福晋能够这般和平相处,已经是幸事。
因此一顿饭吃完,心情不错的胤祐开始写奏折将“自己”想的好提议上报给康熙。
康熙看了几眼,就把这奏折扔给太子,“你看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想好后同朕说。”
胤礽拿起落在桌子上的奏折,看到五弟熟悉的字体,眼角微抽。
“……”
太子想了会儿,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
谁都能够接这个活,唯有他不行,手上面的公务就已经快忙不过来了,再接一个所谓的“全国性报纸”,怎么不直接将他杀了?
康熙听了太子的回话,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就老五那汉话,别拿出去丢人。到时这报纸上面出现用词纰漏,嘲笑的是整个朝廷!”
“朕可丢不起这个人。”康熙又说:“不过他在皇庄上也没怎么干活,辛苦的都是老七,与其让他在庄子上给老七拖后腿,干脆让他挂个名,到处跑一跑。”
胤礽同意,“不如动笔的事,就让三弟来?三弟结交文人甚多,才华出众横溢,想必创办一个报纸不在话下。”
“也行。”
于是简单几句话,就确定了五阿哥跟文绉绉秀才打交道的痛苦一生。
得知这个噩耗的胤祺正想找胤祐算账,谁知胤祐早就猜测会是这个结果,一早就撒腿子跑了。
生怕慢一步,就把自己交代在宫里面。
胤祺看着步步逼近的三哥,仿佛看到了一连串的古籍围着自己绕,做噩梦都要是之乎者也了。
外国人同满族权贵、还有那些大烟馆的管事,都在同一天被执行死刑。
大阿哥带兵直接坐阵,临死前还让太监当众宣读犯人的认罪书。
要不是康熙阻止,大阿哥甚至想要直接让他们吸食过量的阿芙蓉致死。
康熙额角冒青筋,“那旁边站着的百姓不也跟着吸食了?”
大阿哥迟钝地哦了声,而后拱手道:“好像是这么回事,那这个法子就是行不通?”
康熙:“……”这种废话还要多问朕一遍?
末了,康熙只能够咬牙让自己不成器的大儿子少在家里面待,瞧着人都快待蠢了!
偏生大阿哥乐在其中,也不没觉得自己这样哪不好。
康熙劝得心累,干脆由他去。
原先就是自己给太子挑选用来磨砺尖刀的石头,如今倒好,石头不干,尖刀也变钝。
竹篮打水一场空,康熙也说不出自己到底是个什么心情。
这事办完,大阿哥继续领着兵部,隔三差五才去练兵,打到身体火热起来,就收拾东西回家,一点也不多待。
兵部甚至流传起了一句话,“你在兵部找不到大阿哥乃是常事,因为他把兵部当家,把家当处理公务的地方。”
胤禩则因为处理外商来理藩院讨要说法的出色表现,被康熙分派到理藩院处理外交事宜。
例如即将到京城与康熙商议芝泉下嫁蒙古一事的敦多布多尔济。
因着康熙三十一年,敦多布多尔济承袭了郡王爵位,理藩院待人还得按照郡王的礼仪来。
这作为胤禩第一个真正独立经手的事,难免心里面有些自满。作为皇子,他可不差,那些个平时捧高踩低的人,可别再这个时候给他碰上。
要不指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对敦多布多尔济的招待不能出甚问题,胤禩也费了好大功夫在密密麻麻的条文中找到相应的礼乐制度和仪仗规模。
确定不会怠慢郡王,也不会让蒙古郡王觉得大清瞧不起他们。
饶是胤禩急得火烧眉毛,仍旧没忘记日夜写信给宫中的夏珠。
因为两人还没正式下旨定下,信件还会从宜妃的手中装模作样过一圈,而后才落入夏珠的手中。
夏珠害羞地用手帕遮挡住面颊,面对宜妃的调侃,羞恼地直跺脚,从嬷嬷手中拿过信便跑,生怕身后在殿里面笑成一团的人会追上来同她继续说八阿哥的事。
等拐出主殿,夏珠仍是一副娇羞的模样,让身边伺候的人都下去,她想一个人待会儿。
等四周无人后,夏珠神色一变,拆开胤禩送过来的信,确定都是一些倾诉衷肠的话,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后,失望地将信件塞回信封里。
大概是因为跟宝敏同是重生回这个时间节点的人,夏珠如今成了乾东五所的常客。
今天她去乾东五所继续找宝敏还有五福晋打麻将,还没出门,就先被芝泉给拦住。
芝泉听夏珠说是要去找宝敏,忙挽着人的手臂撒娇,“带我一个,我也想去。”
“你是不知道,这些天被那些个嬷嬷管束,我快受不住了。”
芝泉想到被自己甩在身后的那些教养嬷嬷,眸光微沉,“都快分不清楚谁是奴才,谁是主子了。”
夏珠想起自己曾经听过的事,便随口提了一嘴,“现在管着格格,怕是在试探格格好不好拿捏。”
“如果好拿捏,她们日后就跟着格格去蒙古,到时候管控住公主府,在其中敲诈勒索,作威作福。”
芝泉一听,乐呵道:“你这话也不是在高看她们,还是小瞧我。”
还没等夏珠解释,芝泉便说:“放心吧,不过是群蠢奴才,拿着些古板的教条就想替皇阿玛、额娘管束我,也不瞧瞧自己是个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