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七福晋的幸福生活(252)

作者: 江昔凝 阅读记录

有听见。

这事让大哥跟太子进行争论,他才不上赶着跟两位争。

太子刚开始的确对将消息泄露出去的人有些烦躁,尤其是来看的还大多都是女眷,但后来在乾清宫跟康熙说了这事。

康熙只是淡淡回了句,想看那就去看。

国子学就开在那里,想进想出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再者,国子学里面的人读书不就是为国为民?让百姓们看看他们读书之后的表现,不是正常吗?

康熙这么说,太子也就只好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光是跟皇庄的比试结果显然不能够服众,可若是借着大众之口,将这些事情传出去,那时就不是他们自上的要求,而是百姓们也对国子学现有的教学成果感到不满。

太子将自己的想法同几个兄弟说。

胤禔赶忙摆手,“这可不行,让那些百姓们进去国子学,这本身就违背了国子学的创办初衷。教育机构分成那么多,教授的内容大同小异,本身就是为了展示贵族的阶级性。你如今让外面的百姓进来把这场比赛当成斗鸡的表演来看……”

你想死,我可不想死。

胤禔还谨记着自己犯下的错误,如今夹着尾巴做人,小心翼翼,坚决不在短时间之内,给康熙找到他弱点的机会。

胤禔不同意这个提议,太子只能够看向坐在一旁的胤祐。

老神在在的胤祐想要装傻,结果太子踹了一脚。

“说话!”太子没好气道:“合着真在这里给你装上了是吧?现在都在想办法解决问题你,你在这里装什么老僧入定。”

胤祐撩了下袍子往旁边躲闪,拍拍袍子上面沾上的灰,“这事我倒是赞同大哥所说。皇阿玛和太子初心虽好,但是将百姓冒然叫进国子学还是太过于冲动。”

“反正那么多世家贵族也想要看热闹,干脆挑性子不顽固的人进国子学观看。省得到时候上报上去,就我们三个人在朝堂上面舌战群儒。”

胤祐末了还给宝敏也争取了下来现场看,“既然大臣都来了,家眷也来,正好冬日没有什么事情做,也省得她们无趣。”

一个小考核,最后聚集了一堆福晋阿哥还有朝中跟太子交好的几位大臣。

宝敏没有这个来的想法,谁知道清晨被人从被子里面捞起,连反驳的话都不听,直接让婢女帮忙梳妆,穿得厚实抱着汤婆子就被赶鸭子上架去到了国子学。

宝敏踩着板凳从马车上面下来,定睛看着已经在被大雪覆盖住的建筑,翻眼瞧着后面下来的胤祐,没好气道:“这么冷的天,你非得让我出来做什么?考核而已,又不是我的事。府上面还有一堆事情没有处理好,不知道还以为爷要接手府上面的家务事。”

胤祐站在一旁将人搀扶下来。

一路上抱着汤婆子,手软而且温热。

“府上面的事不是有婆子管吗?你少操些心。”胤祐说:“你先前不是想看看成果?今天你瞧瞧那些八旗子弟,要是成果都不行的话,就都扔到草原上放羊。”

胤祐也没开玩笑。

芝泉那边已经在蒙古安定下来,如今阿玛给她圈定的公主府还没有完全建好,现在还在腾出来的空府上做过渡。

多尔济那边没有公主的口头传令本来是不能乱闯的,可芝泉给人卖了个好,夫妻本就是同林鸟,连理枝,怎么好有权利之争?

便给了多尔济自由出入公主府的权利。

只是这多尔济进进出出了,倒也显得暂住公主府上的其他人进出不那么耀眼。

城里那些个人不是盯着公主府,生怕芝泉是康熙送过来的软地图硬刀子,横生一道白光戳他们咽喉。

这事除了被蒙古王贵诟病“艳福不浅”的多尔济乐见其成,其他人都生怕芝泉在蒙古掀出风浪来。

芝泉那边有动作,胤祐京城这边自然也得跟上。

找个借口送八旗子弟过去养羊,并不是开玩笑。

而是借此将他们的人插进去,送过去给芝泉做助力。

宝敏回握住胤祐的手,轻轻扯了下,揣着的汤婆子递给身边的婢女,“反正新年里,爷要是吃不好,喝不好,你都怪在今日自己身上,可别扯我身上。”

她拒绝过,没拒绝成功。

虽然宝敏嘴上说,自己在府上面忙事情。

但正如胤祐所说,府上面管事婆子多得是,主子就两,还都是惯闲散不爱折腾的人。

凡事按照内务府的规矩走一遭,总不会出错。

宝敏也很少横插一手。

如今宝敏被胤祐拉到国子学来,府上面依旧照常运转,更别提她还留了嬷嬷跟身边的婢女主事。

门口热闹一阵,跨过国子监的大门,倒是让宝敏窥到了一丝古代学宫的真容。

科举制流传千年,国子监倒是比它更早产生。

自唐后出现国子监规后,规章

制度都随着历朝历代有所轻微改变。

但终究还是那些个意思。

国子监祭酒得知今天太子等人要来,前些日子就已经去找大皇子商议守卫等事。

无论这场比试结果怎么样,保证大家都不出事才是最重要的。

胤祐跟宝敏来得早,祭酒和司业正携众人站在门口等着。

前后又浪费了一个时辰,才将所有人都等来。

八旗子弟一早就知道他们是跟来路不明的孤儿比较,打心底里觉得太子跟大皇子是瞧不起他们。

前些日子在酒肆聚集,就有人捧杯说:“同样是打马南下,怎么就老子的老子比人低一等了?如今倒是什么人都能踩到我头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