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119)
魏郎君这位故人,怕是也是个吃货吧!可惜本朝的馄饨汤太清水,若是能用鸡汤煮馄饨,再加点紫菜,香葱和香菜,那才更是一个鲜美!
杜时笙忍了忍口水,一副端庄笑脸,对魏修晏道:“郎君不知,这叫做“峰终定律”。”
魏修晏一怔道:“某倒是没有听过。”
杜时笙清了清嗓子,开始给魏修晏科普心理学原理:“峰终定律,便是说,这人啊,时常是只能记住往事里,高峰和终结时的情形,是以,即便过程之中有何不快,但终究还是会只记下往事中最美好的时刻。”
杜时笙一边抱起馋馄饨馋到流口水的小奶狗,一边对魏修晏笑眯眯道:“郎君定是与这位故人相处的十分融洽,现下想起往事,便爱屋及乌了。”
“嗯,的确是爱屋及乌。”魏修晏伸手摸了摸小奶狗的头,眼神意味不明地笑道。
杜时笙瞧着魏修晏的模样,怎么感觉,这话听着有点奇怪呢?这说的到底是谁?
第74章
宵禁之后,魏修晏的腰牌再一次起了作用,魏府的马车一路畅通无阻的到了永和坊。
把守坊门的小吏已经有些见怪不怪,这三两个月里,他似乎见过魏郎君,三四五六七八次了吧。
那小吏向马车驶去的方向张望着,直到看不见马车的踪影,兀自挠了挠头。也不知永和坊内到底有谁,让一个大理寺的官员三天两头便来一次。
“魏郎君安好。”争着来开门的巧环见到了魏修晏,并没有和孙阿婆一起躲起来,而是大大方方地打了个招呼。
毕竟,她也是在打烊之后,好几次与小娘子一起,坐着魏府马车回家的人,算得上相熟。
令人惊讶的是,杜时笙进了院中之后,魏修晏并没有离开,而是与她一同进了院中。小五儿见偶像又来,有些忸怩起来,低着头用鞋尖轻轻搓着甬道缝隙中的草秆,不知该怎样和偶像搭话。
“去吧,魏郎君今日是特地来见你的。”杜时笙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示意他与魏修晏去一旁说话。
小五儿惊讶地抬头看了一眼杜时笙,又看了看向自己招手的魏修晏,惊喜异常地问道:“魏郎君,当真来找我?”
魏修晏颔首,示意借一步说话,神态十分有礼。
小五儿带着魏修晏去了杏树旁,眨着眼看着魏修晏,郑重道:“魏郎君请讲。”
“某今日特地来还小郎君的书,若不是杜阿姊提醒,某差一点便忘记归还了,还请小郎君不要见怪才是。”魏修晏微笑道。
小五儿松了口气,接过书来,大气磅礴道:“魏郎君不必客气,郎君日后若是还有……”
他原是想学着先生一般,说日后若还想借书,随时来便可,可想了半晌,感觉自己似乎没什么可以借给魏修晏的书,便红着脸说不出话来了。
魏修晏拍拍他的头,俯下身来,在他耳边悄声说道:“上回小郎君托某寻找娘亲之事,某已查到些头绪。还请小郎君耐心再等等,过些时日,某定会给小郎君一个结果。”
小五儿
蓦地瞪大了一双琥珀色的眸子,不可置信地看着魏修晏。
魏修晏庄肃地对他点了点头,小五儿的眼中,瞬间就蓄满了泪水,嗫嚅半晌,说道:“多谢魏郎君……”
一个孩童对阿娘的思念,这十几年来,魏修晏最是懂得,柔和之色在他面上蔓延开来,他继续微笑道:“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①阿娘定是有自己的苦衷,她一定会回来的!”
二人聊了许久,杜时笙忍不住向那边望去,只见魏修晏摸着小五儿的卷发,而小五儿背对着她,肩膀一耸一耸,似是在哭泣。
魏修晏迎着杜时笙探询的目光,扬了扬下巴,杜时笙顿觉安下心来,向他微微颔首。
送走了魏修晏,小五儿仍旧眼圈红红,却又不敢在孙阿婆面前表露,只低着头,闷闷的。
杜时笙猜了个大概,见孙阿婆脸色开始阴沉,她马上拉着小五儿去看小奶狗。
小奶狗的到来,的确令孙宅的院中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本以为马上有小羊羔,结果,却先有了小狗崽儿!”阿泰从厨房里拿了不少吃食去喂小狗。
“这狗崽还太小,少喂着些,小心他泻肚子!”杜时笙想起魏修晏的话,赶忙提醒道。
话音未落,只听那小狗“噗”地一声,放了个屁,熏得正蹲在他身后的小五儿连忙跑开,用手在鼻前不停扇着。
“狗屁果真是臭。”小五儿跑至在薄荷草旁,用力吸了一口气。
众人见状,哈哈大笑起来,小五儿也跟着破涕为笑。
“小娘子,给他起个名字吧!”巧环坐在院中石凳之上,双手托腮,望向杜时笙。
“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杜时笙靠在杏树的树干之上,用手指点着下巴冥想。
“小娘子最会起名字了,像是‘清欢小馆’,清欢二字,又别致又高雅,也给他起个这般的名字吧!”巧环满怀希望道。
她对自己的名字不甚满意,巧啊,环啊,皆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丫鬟名字,可现下,叫了十几年后,也无法说改就改,可见,好名字还需得在从无到有这个过程上,努力一些才是。
杜时笙吐了吐舌头,文豪就是文豪,随便借鉴两个字便被如此推崇。可是这小狗的名字,却需实打实自己来取一个了。
“瞧着他一身金黄的皮衣,豹头环眼,长大了必是个身手矫健,机警异常的看家好手,便叫金黄豹吧!”虽就是个中华田园犬,杜时笙仍是一本正经地给他赞美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