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118)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魏修晏一边吃着,一边点了点头,算作赞同。

杜时笙巧笑嫣然地坐在他对面,双手托腮,看着他一个接一个地吃小馄饨,一边心内赞叹,魏郎君的吃相,还是蛮好看的嘛!

这时,黄录事、宋录事和萧潼三人结伴

从江边看龙舟回来,腹中也是饥肠辘辘,正欲找个食肆吃饭,便瞧见清欢小馆的门虚掩着。

萧潼大喜,对二人说道:“是谁说今天清欢小馆不开张,这不是开着门吗?就去这里吧,我还没去过呢!”

几人走到小馆门口,黄录事眼尖,从门缝里瞧见铺内烛火融融,只有杜时笙和魏修晏二人,面对面坐着,气氛有些……不大对。

他便一把拽过萧潼,口中说道:“咱们去胡记喝羊汤!”

萧潼不肯,嚷道:“羊汤有什么好喝,我要尝尝清欢小馆!”

萧潼因被大理寺少卿崇永急调去秦州月余,刚刚回来,始终未来过清欢小馆。他听黄录事他们将清欢小馆的菜肴吹的天花乱坠,就连大卿杨公都赞不绝口,心内早已长了草,就盼着尝上一尝,哪肯随意罢休。

宋录事向铺内瞧了一眼,立时明白了黄录事的用意,神情有些落寞,闷闷道:“去胡记吧。”

萧潼见两人都头也不回地朝着胡记走了,跺脚道:“哎呀!”

最后,他只好少数服从了多数。临走时,他又恋恋不舍瞧了一眼清欢小馆,影影绰绰似乎看见了魏寺正和杜娘子。

“伯言,子谦,你们可听说咱们寺正在议亲了?”萧潼神神秘秘地问道。

黄录事一怔,问道:“议亲?听说,魏寺正不是……不是……”

他想了想,觉得到底是道听途说,是以,没把“断袖”这两个字说出来。

“是什么?”萧潼性子比较憨直,被黄录事说的摸不着头脑,“我就是听说,寺正要修葺曲池坊的宅子,说是为议亲准备的。”

黄录事瞪大了眼睛,吃惊道:“当真?”

“我是听户部郎中的胞弟说的,他住在我家隔壁,嘿嘿。”

提起自己的邻居兼狐朋狗友,萧潼颇有些自豪,毕竟三不五时地,他便能透露点消息给自己,否则自己这五大三粗的性子,得罪了人都不知道。

“嘶——”黄录事倒抽了一口凉气,心道,幸好没把自己的小道消息传播出去,果真是以讹传讹。

一直闷声不语的宋录事问道:“同哪家的娘子议亲?”

“不晓得,听说连户部的万尚书都不知。”萧潼摇头。

宋录事垂眸,蹙着眉头说道:“定不是京中贵女,否则,早就有消息传出来了。”

“那倒是,管她是谁,不是是杜娘子便好!哈哈……”萧潼挠挠头,笑道。

他本是想开个玩笑,谁知,此话一出,宋录事眉头皱得更紧,瞪了他一眼,而黄录事,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见二人都不理他,萧潼悻悻道:“我又没说杜娘子不好,我就是说若是她和当官的成婚,那便没有清欢小馆了……”

他说的确实也是事实,自上回他顺口说了杜时笙几句,被宋录事白眼,又被寺正惩戒,便长了记性。这次,他确实没有贬低杜时笙的意思。

只是,大稷的律法不许为官之人与商人通婚,除非商人能变作官商,可哪有饭馆捐官商的,那得多少银钱啊!萧潼想想便觉得心疼。

见黄录事和宋录事还是一副冷脸,萧潼嬉皮笑脸上前,搂着二人肩膀,说道:“操心这个干甚!早晚就知道了,我请你们喝羊汤去。”

出去秦州这一个多月,怎的变化这般大,好兄弟因为一个小娘子,竟都不理自己了。看来需要维护下兄弟情谊了,萧潼摸着钱袋,点了点头。

此刻,清欢小馆内的二人,正面对面坐着,相视而笑,全然没有发觉来了又走了的黄录事三人。

“没有忘记你,来来来,你也有份。”杜时笙对一直扒着她裙角,摇尾讨食的小奶狗说道。

魏修晏抬眸看见她笑意盈盈的模样,也无声地笑了。

此时,杜时笙已换了一身衣衫,上衣是绿纱和金丝锦绣红衫,下着红黄间色天青纱裙,身着郁金色帔帛,刘海梳上,松松地挽了个随云髻,方才在厨房忙活半晌,面上又被水汽蒸腾得有些微红,被衣衫一衬,明艳不可方物。

魏修晏晃了晃神,耳边响起儿时自己所说的那句:“沈阿婶是青州城最有名的才女,阿蓉将来也定是蕙质兰心,貌美如花的女郎。”

如若她是阿蓉,如若林家未遭此劫难,想来,林阿叔和沈阿婶现下必是将她视若明珠,万般疼爱的,哪会流落在市井,每日忙碌劳作?

但他转念又想起她那日眸中坚定,言辞恳切的话语:“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儿不记恨阿耶。”这般坚强豁达的阿蓉,想必如若自己的阿耶阿娘也在世,定也会喜欢得紧……

“也不知他能不能吃些小馄饨?”杜时笙看着小奶狗,侧头思忖道。

“应当不能吧。”魏修晏答道。

“为何?”杜时笙不解道,“小胡瓜馅儿的馄饨多好吃啊!”

“某曾听家中的马夫说过,牲畜也有牲畜的吃食,便跟人一样,吃错了,是要泻肚的。这馄饨,咱们虽爱吃,可不见得他吃了能受得住。明日,某去兽医生那里问一问,他该吃点什么才好。”魏修晏也眸中带笑地回答道。

哟,这是馄炖还挺可口的?杜时笙抿嘴笑了。

魏修晏看着她额角那个浅浅的疤,出神道:“某的一位故人,常道小胡瓜馅儿的馄饨好吃,但那时,某并不觉好吃。今日再吃,某竟觉得,味道却竟似比从前好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