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190)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温功年眯眼瞧了瞧二人,心道,这怕是襄王有情而神女无心啊!这小娘子手中,分明拿着那位郎君买下的那只。难道,这对奇物竟真的促成了一段良缘?无尘法师开过光的,果真非比寻常啊!

“那自然好。”何青本应替她开心,然而,心中那种预感,又似强烈了些,导致他莫名有些失落。

温功年心疼好友,便转移话题道:“若是小娘子想要些别的泥塑瓷器,倒是好说。前几日,顾四郎在铺子里定制的竹子花样,某倒是觉得,很适合小娘子这般人物。”

姓顾?竹子?

杜时笙脑中忽地灵光一现,开口问道:“温二哥,这位顾四郎可是太原府人士?”

温功年正吃着梅子小排,只觉味道酸酸甜甜,排骨肉香嫩无比,不禁又饮了一口枣子酒,一脸满足。

以至于,杜时笙的关注点,为何突然从泥塑,转移到顾四郎身上,他也未曾多想,随口答道:“当是太原府安陵县生人,只是现下并不住在安陵县了,至于去了哪里为官,某并不知情。某只知道,顾四郎是裴夫子的同窗,每次来掌柜娘子家中蹭饭,皆是吃些本地口味的菜色,想来,他曾经必是本地人。”

“裴夫子?”何青意味深长地重复了一遍。

温功年暗道不好,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笑道:“裴夫子便是我们陶瓷铺子掌柜,掌柜娘子日日喊他裴夫子,我们便也跟着叫了起来。”

何青垂眸一笑,面上波澜不惊道:“是裴晏淮吧!”

就是裴晏淮,当年与何青并称“京城双杰”的裴晏淮。

温功年知何青对于往事不愿提及,不想再说下去,佯装醉酒道:“仲颖,今岁这枣子酒可有些上头,你这酿酒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杜时笙也对何青的往事早有耳闻,便借着温功年的话头,岔开了话题:“若是温二哥不胜酒力,不妨尝尝儿带的青梅露吧!”

说着,她拿过自己带来的两只瓷罐,在耳边晃了晃,只听得里面冰块碰撞之声清脆悦耳,杜时笙抿嘴一笑,给温功年倒了一杯。

第113章

温功年看着自己瓷杯中,通透碧绿的青梅露。冰块带来的阵阵凉爽,伴随着梅子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

温功年一举杯,一口气喝了小半杯下肚,顿觉清凉止渴,消暑提神。他不禁赞道:“爽快!”

“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当啷响。①”杜时笙又给何青也倒了一杯,笑道,“在何郎君的迟云书肆中,伴着这夏日炎炎,竹林清风,儿的青梅露,都变得雅致许多。”

何青微笑着接过瓷杯,触手的冰润温滑,她方才所言的场景,如此岁月静好,他心中忽闪过一句话,这世间情动,也不过如此了吧!

温功年瞧着何青一脸恬淡,微微摇了摇头。

他出言打破这份宁静,说道:“仲颖这竹园,不过一年功夫,竟这般茂盛了。某瞧着,倒颇有些《墨竹图》的神韵。”

听到《墨竹图》,杜时笙手下一顿,一双杏眼圆睁,直直地瞧着温功年,问道:“温二哥所说的《墨竹图》,可是前朝贺同的那幅?”

温功年挑了挑眉,一边喝青梅露,一边笑着说道:“应当是吧!某对这些画作,不如仲颖有研究。顾四郎拿了这画,让掌柜娘子烧制在瓷盘瓷碗之上,某只是有所耳闻。”

“杜娘子喜欢这画?”何青感受到了杜时笙的紧张,问道。

杜时笙拿着瓷罐的手腕微微颤抖,她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对他二人说道:“这幅《墨竹图》,可能是儿阿娘的遗物。”

语毕,那二人震惊非常。

“这是怎么一回事?”温功年放下竹箸,难以置信地问道。

“杜娘子……”何青也是一脸关切地瞧着杜时笙。

杜时笙稳了稳心神,缓缓将此事的前因后果,一一对二人道来。

“如此说来,顾四郎极有可能正是那个从孟掌柜处,买了杜娘子的画之人?”温功年细细思量着这事。

越想越觉是这么回事,温功年一拍大腿,说道:“顾四郎今岁二月,的确是来过焱城,那时,还带了好些小玩意儿送给掌柜夫人,引得裴夫子好生吃醋!”

“咳咳——”何青忽地呛了一下。

他白皙的面庞胀得通红,侧着脸,不住地用手捶着胸口。

温功年见他这般模样,忽然有点同情裴夫子,毕竟,知晓这事后,如此惊诧的也不止何青一人。

杜时笙顾不得这些,她心下,只觉拨云见月般欢喜。本以为只能等孟掌柜那边的消息,不曾想,竟在今日,先一步打听到了《墨竹图》的下落。

她迫不及待地端起酒杯,红着眼圈,对着温功年敬道:“温二哥,看来这世间的缘分,当真是妙不可言。儿不曾想,清明灯会的一次偶遇,竟给儿结下了如此善缘!烦请温二哥,帮儿带个话与顾四郎,若顾四郎能念在儿与阿娘阴阳两隔的苦悲,将阿娘的遗物送还给儿,多少银钱,儿都定然舍得!温二哥于艰难之处的相助,儿也定然铭记于心。”

说罢,她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温功年听她说的感伤,不自觉被打动,也端起酒杯,说道:“如此小事,乃举手之劳,杜娘子言重了。顾四郎也是个宅心仁厚之人,定然不会让小娘子失望的。”

说完,他也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一杯枣子酒下肚,温功年深觉肩上的担子有些重,又赶忙补充道:“只是,某还须得在焱城逗留几日,为掌柜娘子采买些东西,方才能回去。杜娘子莫急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