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206)
长寿被他一语点醒,见天色已晚,赶紧上了马车,绝尘而去。
“杜娘子,今夜瞧着是要下雨,莫要忘记关好门窗。”赵四郎又对杜时笙和巧环拱了拱手,说了一句不相干的。
杜时笙被这样一个满面胡须的壮汉提醒关好门窗,有些不自在,福了一福道:“多谢赵四郎。”
回到自家院内,巧环对杜时笙笑道:“赵阿翁的侄儿,倒是很谦逊有礼。”
杜时笙捶了捶方才因紧张而紧绷的手臂,漫不经心道:“瞧着倒像是——哪家训练有素的家丁一样。”
巧环看着杜时笙的动作,灵机一动道:“小娘子,且等着,我去准备热水给你沐浴,解解乏累吧!”
这几日里,小娘子总有些心不在焉,且酱料生意又多,不若让她沐浴一番,也能舒心许多。
巧环幻想着杜时笙沐浴后舒爽的笑靥,被厨房的灶火热的汗流浃背,也浑不在意。
果然,巧环还是没有白白挨累的,几人陆续沐浴了一番后,均觉舒畅凉爽至极,心情大好,便坐在院中一边擦拭头发,一边说话。
“我今日听掌柜娘子说,城郊一个村子里,又丢了一个孩子。”孙阿婆提起这事,长吁短叹起来。
杜时笙一怔,想起前些日子,见到胡年到处在帮着寻找邻家的孩子,便问巧环道:“巧环,你可有听胡三哥提起过,他邻家的小孩寻未寻到?”
巧环摇了摇头,回道:“我还特地问过胡三哥,他说仍未寻到,现下和通济坊的案子,已一起移交到京兆去查了。”
“这为娘的心哟,这些时日,不知怎生煎熬……”孙阿婆感同身受,心下难受起来。
杜时笙看了看孙阿婆有些凹陷的双眼,欲言又止。自家中被盗后,孙阿婆整日心事重重,茶饭不思,人瘦了一圈不说,神情都有些恍惚。她几番询问,阿婆却都不肯多说。
这背后的因由,定然不是被盗那么简单,可要如何解开阿婆的心结,杜时笙着实有些困扰。
“胡三哥说,他邻家的黄娘子,已瘦得皮包骨一般了。胡三哥还说,这些拐子必要抓起来砍了,方能以儆效尤。”巧环也极是气愤地说道。
她还未说,胡年因着这事,每日铺子开门前,和打烊之后,仍在极力帮着打探孩子的下落,本就黝黑的面庞,变得更黑了。
这次,杜时笙却没笑话巧环的“胡三哥语录”,而是恨恨道:“的确如此。”
“啪嗒——”
一声砖瓦掉落声响起,短促又轻微,若不是院中此时较为安静,都不会引起院内几人的注意。
“谁?”杜时笙向东厢房的房檐走去。
“嗷——”
这时,杏树上的贝奴,忽地发出了一声警告的叫声。
第122章
随着这叫声,贝奴跳上了房檐,弓着身子,悄然向立在房顶的一只夜枭走去。
原来是一只夜枭,杜时笙松了口气。也不知什么原因,今晚,她心下总有些不踏实。
贝奴柔软的肉垫落在房顶,一点声息都不曾发出,以至于,直到他走到那夜枭近旁,那夜枭也未曾感受到一丝一毫的危险。
“咕——”
贝奴看准时机,飞扑上至那夜枭身上,一口对着它的脖子,咬了下去。那夜枭扑腾着翅膀,咕咕乱叫着,拼命挣扎不已。
贝奴死咬着它的脖子不放,两个僵持了许久。最终,那夜枭翅膀乱拍之下,将身形仍旧太小的贝奴拍翻在地。而后,那夜枭趁着贝奴一骨碌爬起的当口,带着那处咬伤,扑棱棱地,惊慌飞走了。
这是贝奴在学习捕食,但他方才那般勇猛的身姿,着实让院中几人微微惊骇。
“贝奴若是长大了,只怕比金黄豹中用些!早知如此,今日,张家送来的烧鸡,留给贝奴尝尝就好了!”小五儿站在檐下感叹道。
“小五儿,快去温书!”孙阿婆又板起脸来。
“好的,阿婆。”小五儿垂头丧气地回了屋里。
“干娘,张家送了烧鸡来?”杜时笙惊诧道。
“送了一只,我不喜他家的东西,送给隔壁赵阿翁的两个侄子了!两个青年郎君,整日里也不怎么出门,尽是自己做些青菜萝卜的,开个荤也好。”
曾经抱怨过赵家兄弟五谷不分的孙阿婆,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显然已有所改观。
“张家为何要送烧鸡?”
杜时笙却立时警惕起来,这样一毛不拔且又与自家有怨的人家,怎的忽然送了烧鸡过来。
“说是去孤尘山问了道长,道长让广为布施,才能得子。”孙阿婆面上的神情带着几分鄙夷,“这不,巷子里每一家都送了一只烧鸡。”
“得子?”杜时笙和巧环齐声重复道。
孙阿婆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原来,张二娘的夫君,在她流放后,便收了自家的婢子做妾
室,又日日做着生儿子的美梦,似是魔怔了一般。
写在基因里的男尊女卑啊!杜时笙摇了摇头,不过,她不管着张家生男生女,只知晓这烧鸡是每户一只便好了。既然每户都有,张家应当不会使出什么坏出来。
提到张家,几人都没了聊天的兴致,孙阿婆和巧环便都各自回房睡了。
独留在院里的杜时笙,目光无意中扫过夜空中闪闪烁烁的星星时,只觉那星星,似乎发着微红的光晕,在朦胧的月晖中,显得有些诡异。
她的眉头,不禁轻轻拢了拢,赵四郎的话,似乎不错,夜里,怕是有大雨要来。
杜时笙走近房檐,看见贝奴蹲在房顶,圆圆的眼睛闪着暗绿的光芒,犹如幽幽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