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217)
几人惊之余,便都乖乖应下,帮着杜时笙一起收拾东西,准备今日便搬去锦和坊。
“小娘子,我去找一辆马车吧!”阿泰看着院中的大包小裹,自告奋勇地向院外跑去。
“怎的这时长寿不来了?”巧环小声嘀咕着。
说罢,见杜时笙看向自己,巧环吐了吐舌头,赶忙道:“小娘子,我去你房里再看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急用的物件没有带走。”
杜时笙颔首,心内却是在琢磨着方才巧环的话。
的确,长寿除了晨间露了一面,怎的就再也没见过踪影?平日里不需要他时,早晚都要准时出现,可今日,他既知自己看了新的宅子,怎的反而不露面了呢?
难不成,是魏郎君那边,出了什么情况?思及此处,杜时笙的两道柳叶弯眉,不自觉地拢了起来。
“小娘子,这药是不是也要带着?”
这时,巧环从杜时笙的东厢房出来,手中拿着一个小巧精致的莲纹瓷罐,交给了杜时笙。
这并不是杜时笙的药罐子。
“你在哪里找到的?”杜时笙问道。
巧环眨了眨眼,回道:“这不是小娘子的吗?我方才在东厢房床边捡到的,还以为是小娘子收捡东西时滚落的。”
杜时笙看了看这罐身上甚是熟悉的花纹,又打开盖子闻了闻。
这味道,似是昨夜在他身上隐隐闻见过。起初自己还道,他身上为何会有药味,可后来,便只记得那怀抱的温度了……
杜时笙顾不及脸红,电光火石间,猛然想起,他昨夜进门时,用一物打落了黑衣人手中的匕首。想来,那物便是这药罐了。
可他为何要随身携带一个小药罐呢?难道,是他身上原本就有伤?
杜时笙睫羽微颤,微微抿起了唇,难怪他迎敌的身形有些迟滞,定然是因为受了伤的缘故。可经历了这番折腾,他的伤,现下如何了?
“小娘子,巷子里出事了!”
这时,阿泰急匆匆地跑了回来。
第128章
“马车现下进不来,我把东西搬到巷口吧!”阿泰一路小跑地回到院中,二话不说,便开始搬起了东西。
“巷子里出了什么事?”杜时笙心下感觉不妙,提起裙摆便要出去瞧瞧。
阿泰却是笑了,面上隐隐透着兴奋,对杜时笙说道:“是张家出事了。张家门口围了一群看热闹的人,把巷子挤得水泄不通。”
杜时笙停住脚步:“张家?”
阿泰眨眨眼睛,面上却乐开了花:“是赵家兄弟带着官府的人,一同来找张家算账了。”
原来,黑衣人之事虽是不能泄露,但这其中,张家定然洗脱不了干系,昨日两只烧鸡,到底为何会有蒙汗药,其中蹊跷,必须要查一查究竟。
赵家兄弟得了魏修晏的指示,今日便将张家告上了衙门。
尤其是,昨夜一觉睡到天明的赵四郎,心中的愧疚,全部化作闹事的热情。
相隔几丈远,便人人都能听见他悲切切的诉冤之声:“王参军,看看我三兄这脸摔的,这张家不安好心啊!我兄弟二人到底与他们家有什么仇怨……”
杜时笙在人群缝隙中,隐隐瞧见一只猪头正站在一旁。
“嘶——”阿泰见状,蓦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正是昨日来营救杜时笙的赵三郎。他烧鸡吃的少些,是以没有赵四郎睡得沉。他被雷声惊醒后,便起身来到孙宅一查究竟。
奈何,身中蒙汗药的赵三郎与黑衣人实力悬殊,被揍得不轻。今日,他和赵四郎,便来到为虎作伥的张家,大闹了一场。
张二娘的夫君张仁,看了一眼赵三郎的模样,吓得腿都软了,嗫嚅道:“就……就是送只烧鸡,能安什么心,你这人怎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赵四郎环眼一瞪,喝道:“得了便宜?寻常人家谁在烧鸡里下蒙汗药!你定然是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说不定,是觊觎我阿叔家的钱财!”
“赵阿翁家能有什么钱财?我……我就是听道长说……”
“胡说,道长说烧鸡里下蒙汗药便能生儿子吗?难不成……你是想借我与我阿兄的种给你生儿子?”赵四郎恍然大悟道。
张仁气得胡子都歪了:“你放屁!”
赵四郎轻蔑一笑:“瞧你那矮不溜秋的模样,定然是觊觎我与我阿兄身材高大,勇武威猛……”
张仁胸口起伏,一口老血呕了出来……
杜时笙抿嘴一笑,对着阿泰道:“这里怕是一时闹不完,咱们从巷子西面出去。”
**
被阿昌急匆匆请来的张医师,查看了一番魏修晏的伤口,山羊胡一翘,脸瞬间就黑了下来:“郎君昨夜到底做了何事?这伤口,原本再过几日就可以拆线了,现下,又须得将养些时日了!”
此话一出,魏修晏和正侍立一旁的阿昌皆是怔愣了一下,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阿昌眸子左瞧右瞧,回避着张医师的视线。正在屋里屋外搬东西,布置新的宅子的长寿,听了张医师的话,忽然手上一松,掉落了一只铜盆。
张医师目光锐利地,向那叮当作响的铜盆和长寿扫去。
只见长寿眼泪汪汪地捡起了铜盆,垂头丧气地又出了门去。
“昨夜,某下床时不小心抻动了一下伤口。”魏修晏面色平静地答道。
“哼!幸好这缝针是江湖医师的手笔,若是京中除我以外,任何一个外伤医师给你缝合,定然早就挣裂开来了!”张医师没好气地说道。
他心中又暗自感叹了一番,果真江湖上人才辈出,这缝针的手法,当真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