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236)
杜时笙急忙拿起那个小布包,冒着雨便跑去了巧环的卧房。
却说魏修晏回了东院,喝过药后,又拿出了《玉兔记》读了起来。
待他读到二人私定终生,相拥相抱,不知怎的,他越看越觉燥热,心绪也定不下来。
“长寿,倒水。”魏修晏唤来外间的长寿。
可当他接过长寿手中的温水时,摇了摇头,说道:“换一杯冷水来。”
长寿一怔,心道,这下着雨呢,天气也不甚热,阿郎怎的要喝冷水。可是,他还是乖乖倒了一杯冷水过来。
一杯冷水下肚,魏修晏感觉身上燥热仍旧不减,有些烦躁道:“备水,我要沐浴。”
“仆这就去备热水。”长寿转身便向院里走去。
“凉水便行了。”魏修晏摆了摆手。
现下,他身上燥热得不行,面上、胸中、腹中、甚至小腹中……连手掌碰一下都觉得燥热不堪,哪还能用温水沐浴。
长寿瞧了瞧阿郎红润的面庞,也觉阿郎似是与平日不同,怎生看着有些奇怪?看着有点像话本里子写的,被人下了药的模样……
难不成,有歹人给阿郎下药?长寿立时警惕起来。
可今日晚膳,阿郎与自己吃的也没什么不同,都是在西院吃的寻常晚饭啊!晌午饭,又是杜娘子送来的,张医师也细细查过,并没有什么不妥。
定然是梅雨季湿热太过,影响阿郎养病了。明日,须得给阿郎卧房焚香祛湿了。长寿一边给魏修晏备冷水,一边盘算着。
西院里,杜时笙推开巧环卧房的门,见到她正坐在窗边向外瞧着,脸蛋儿红红的。
“巧环,你在瞧什么?”
小娘子的声音猛然在身边响起,吓得正聚精会神的巧环,登时站了起来。
“小娘子,你一点声音都没有,吓死我了!”巧环不住地拍着胸口。
“我可是敲了门进来的,只是,你方才全然没有听见而已。你方才,在想什么?”杜时笙眼含笑意。
“我,我也没想什么……就想着,今日小娘子用来杀鱼的刀子,似乎有些钝了。”巧环认真答道,只是不知为何,她面上却更红了。
杜时笙眸子转了转,将手中的那个包的严严实实的小布包,递给了巧环:“今日,我在水产铺子旁,碰见了胡三哥。他托我将这个交给你。”
巧环接过布包,面露惊讶,难以置信道:“胡三哥送给我的?”
杜时笙笑着点了点头:“拆开瞧瞧?”
巧环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小布包,有些害羞地侧过身去,一点点将布包打开。
杜时笙忽然有些好奇,不知胡三哥会用什么来传递情意,于是,她厚着脸皮留在了巧环屋内,在她身侧不停地张望着。
只见那布包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的甚是严实,巧环费了不少力气,拆到最后,见到一把精致的小刀放在其中。
见到这把刀子,巧环圆圆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一个欣喜的笑容。这笑容,就连杜时笙见了,都觉光彩照人,美不胜收。
恋爱中的女人,当真是好看啊!杜时笙在心内叹道。
巧环见小娘子还在这没走,红着脸扭捏道:“我那日……就是提起过,平日的刀子杀鱼有些笨重……”
虽然,杜时笙并不能完全理解,胡年为何用如此“特别”的东西当作信物,但不得不承认,巧环见了这刀子,的确十分欢喜。
两相欢喜,又没有任何阻隔,便是这世间最难得之事。
杜时笙拉着她的手坐下,笑着吁了口气道:“难得他这么有心,你要好好珍惜才
是。”
巧环抬眸,看着杜时笙面上尽是真诚的神色,心中一热,终于决定与小娘子吐露心声。
第139章
提到胡年,巧环眼眸中,绽放了光彩。
“小娘子,那日我听你说,观人要观心,还不觉什么。后来,我去送香菇酱给胡三哥,见他忙里忙外帮着找孩子,汗流浃背也毫无怨言,当真是个古道热肠的人。”
那日,她去给胡年送香菇酱,大太阳底下,胡年粗布衣衫都已湿透,从铺外回来,一边走一边痛骂拐子。
那模样甚是粗鲁,巧环吓得往后退了一步。
胡年见有个小娘子在,黝黑的面皮立时红了起来,结结巴巴说道:“对……对不住了。”
巧环想快点离开胡家铁匠铺子,便说明了来意,转身去门口的手推车上,欲将香菇酱搬卸下来。
谁知,胡年却抢先一步,去那车上将香菇酱一股脑儿卸了下来,也不看她,口中说道:“这不是小娘子该干的活计。”
这句虽是寻常的话,却让巧环心中十分温暖。她幼时便被父母卖给了人牙子,后来又被人牙子卖给了凌王府,做了下等的仆婢,从来还未有人把她当作女郎看待过。
巧环见胡年一头大汗,汗珠都流进了眼睛里,便将自己的帕子递给他。
胡年用袖口直接抹了一把,眼睛瞧着帕子,不敢看巧环,说道:“俺是粗人,别脏了小娘子的帕子。”
巧环只觉这粗壮的大汉,心地十分细腻善良,终于明白,自家小娘子那句“观人观心”是何意了。
此后,她便格外留意起胡年,有何与胡家铁匠铺子相关之事,便抢着代劳。
久而久之,她与胡年便熟稔起来了。越是与他相熟,巧环就越发觉得胡年的可贵。
“小娘子,我竟从不知,竟然有人能这般掏心掏肺地对待旁人。”巧环认真地说道。
杜时笙看着她因为胡年,而绽放华彩的眸子,无声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