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237)
巧环将头埋在臂弯之处,想起胡年憨厚的笑容,悠悠道:“小娘子,这世间之人,当真是多种多样。有高高在上的郡主,雍容华贵,却任性跋扈,又有身份低微的如胡三哥的小民,草芥微末,却敦厚善良,想来,人的好恶,与身份地位,样貌举止是全然没有关系的。”
杜时笙还是第一次见到巧环有这般神情,心道,这小婢子情窦初开,竟然上升到哲学层面了。
“贵则观其所近,富则观其所养,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①。出身虽有贵贱,但却是无法选择之事,然无论贵贱,观其行闻其言,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在我看来,胡三哥非大富大贵之人,可观其言行,但却是个比谁都信得过,靠得住之人。”杜时笙歪着头,凑近了巧环的圆脸,笑意深深。
巧环闻言,看着杜时笙的一双俏眼,话锋一转,说道:“如果我是小娘子就好了,便能配得上胡三哥了。”
这边厢,冷水沐浴之后的魏修晏,终于感觉胸腹之中的躁热之气略减。可案卷和书籍,他是无论如何也看不进去了。
想起方才席间,她笑容中的一丝疲惫,魏修晏有些心疼起来。
她白日里还要去小馆忙碌,一早还要起来做朝食,不如,晨间就叫长寿和阿昌做朝食,叫她晚些起身。他越想越觉,此事极是重要,须得自己亲自去说才好。
思及此处,他起身穿上外袍,便去了西院。
杜时笙听见巧环说配不上胡年,秀眉紧蹙,这小丫头平日里乐呵呵的,怎的生出了这般心事?
巧环看着手中的那把小刀,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小娘子,胡三哥虽是市井商贩,可无论怎样,也是良民。可是我……”
她说到一半,忽的住了话头,眼眶微红地说道:“小娘子,我只是觉得胡三哥真好,心中就止住不想对他好,没有旁的想法。”
原是因为此事。
杜时笙拉过巧环的手,语气温和:“巧环,胡三哥心悦于你之时,自然是知晓你这个人的。胡三哥性子内向,能与你心性相投,实属不易。你若当真有心于他,当是无惧无畏,与他携手同行,方才对得起这段缘分。”
巧环抽泣了一下,说道:“可是,小娘子……”
杜时笙拿出帕子,给她轻轻拭了拭了泪,安慰道:“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可是。你想想,若是那一夜,魏郎君不曾来救我,我现在哪还能在这同你说话。若是你现下犹豫不决,错过了机会,等到胡三哥心悦旁人,娶了旁人,你心里不会遗憾难过吗?”
“会。”巧环点了点头,一想到这种可能,她的眼泪又流了下来。
“是以,你就莫要再妄自菲薄了。人生在世,贵在相知,心若相印,何论高低?等你和胡三哥定下来,我便把你的身契给你。你和阿泰,便都是小馆里的伙计,等你们成婚之日,我再送你们一份厚礼,如何?”杜时笙展望起了那美好的场景,眼中满是笑意。
“小娘子,你真好,教我做饭,又教我做人的道理……”
巧环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感动,一下子紧紧地抱住了杜时笙,眼泪鼻涕,蹭得她肩头都是。
杜时笙捏了捏她圆圆的脸蛋,心道,你也真好,大家都真好。这么好的我们彼此相遇,才是最好的安排。
安抚过巧环后,趁着她低头看着那把小刀之时,杜时笙悄悄地将她的房门掩上,向自己卧房走去。
刚走了没两步,一把伞便默默出现在她的头顶,将丝丝细雨为她遮住。她停下脚步,抬头瞧了瞧,只见,魏修晏正眼含笑意地,撑着伞站在自己面前。
杜时笙左右瞧瞧,见只有他一人,有些惊讶:“魏郎君?”
“下着雨,你怎的不带伞?”
魏修晏看见她肩头被巧环哭的湿漉漉的那处,也不知是不是淋了雨,便将伞又向她那边挪了挪,将她整个遮住。
杜时笙摇了摇头,笑道:“几步远的路,便是淋了些雨也无妨。倒是郎君,身上还有伤,莫要因为淋雨染了寒气。”
听见她关心自己,魏修晏心中一暖,笑道:“雨势不大,无妨。”
话音一落,二人皆是怔愣了一下,随即相视笑出了声。
都是这般固执,却还都要劝一劝对方,这也算一种默契吧,杜时笙心里想着。
“明日,我叫长寿和阿昌做朝食,你莫要那般早起身了。”
魏修晏眸光如水,在杜时笙粉红的面颊上缓缓流淌。
“郎君院里的锅,补好了?”杜时笙抿嘴笑道。
魏修晏微微一怔,他昨日,方训斥过擅自补锅的长寿……
难不成,被她知晓了?
一时间,魏修晏白皙的面颊又爬上了红晕,摇头道:“我倒是忘了。”
“今日那几样菜,郎君吃着还好?”杜时笙眉眼弯弯,抬头望着魏修晏。
少女笑意盈盈,秀美的眉眼犹如新月,有种说不出的动人,魏修晏呼吸不由一紧,耳际泛起薄红,胸腹中那种燥热感,又汹涌而至。
看着魏修晏面红耳赤,额头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杜时笙微微色变,关切道:“郎君,可是吃不惯这个口味?不如,明天我再换些别的鱼如何?”
魏修晏勉强压抑住那股燥火,声音微微有些沙哑,答道:“味道很好,有劳娘子惦念。”
“那便好,左右我也习惯早起,不如明日一早,我再给郎君做几样滋补的饭菜吧。”杜时笙笑眯眯道。
见她这般关心自己,魏修晏自是十分感动,心跳怦然作响,奈何那股燥热更是喧嚣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