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57)

作者: 小蚂蚁九九 阅读记录

魏修晏拿着一份卷饼正欲吃上一口,听完钟管事的话,便将那卷饼放置一边。

“这杜娘子为何要将自己糊口的本事告诉他人啊?”魏太夫人问道。

魏太夫人虽未见过杜时笙,但是,因她的几样吃食,心内对她自然十分有好感,不由担心起来。

“听说是同行恶意倾轧,杜娘子一时气愤,便将食谱公开了。这事,似是还与大理寺有关。”

钟管事今日去买卷饼之时,见杜时笙不再出摊,已将事情原委打探清楚。他与杜时笙打过几次交道,对她为人颇为信任,自是为她抱不平,听闻与大理寺有关,便想着,或许阿郎可以帮上一二,便借机将前前后后之事详细说了。

“这市井之中,难免有心术不正,德行不佳之人,但是如此欺负一个小娘子,太也过分!这杜娘子宁折不弯的性子,我倒是喜欢的紧。”

魏太夫人年轻之时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杜时笙公开食谱的事,正合了她的意。

“阿郎,若是杜娘子未曾犯事,大理寺也需还人家一个清白才是。”

魏修晏想起那日去永和坊寻杜时笙,那指路的妇人暧昧的笑容,眉头突地一跳,点头应道:“嗯。”

杜时笙一直打算钱攒够了,就盘一间铺子,开个小饭馆。

现下,钟管事买食谱的二十两,再加上杜时笙之前卖朝食攒下的银子,足以支撑第一年的租金。

原本她还想手头再宽裕些,先把玉镯赎回来再盘铺子。谁知正赶上张六郎的事情发生,她便彻底放弃了卷饼摊子,决意开饭馆。

这几日,她正在紧锣密鼓找牙人看铺子。回至家中,还要制定经营计划,试菜,定制菜单,定制餐具……

最难的当属,她要说服自己去买人。

在这个时代想依靠雇佣关系来开饭馆,是不现实的。杜时笙挣扎了几日,终于理想战胜了节操,决定买个奴隶。

孙阿婆每日见杜时笙眼下的乌青,以为她是因为本钱而忧心,便将自己攒的十两银子拿给她,让她务必收下。

“阿笙你不必忧心,我这身子再劳动几年还是能行的。”

杜时笙只得收下,心内盘算,若是真赚了,年底给阿婆分红便是,若是不赚,年底便原数退回。

杜时笙此处正忙的如火如荼,未曾想,竟有一日,自己成了众人茶余饭后议论的对象。

好,也算是因着好事扬名。

这日晨间,孙阿婆和小五儿走了之后,她正在调制自己新创的解暑饮子,却不想听到一阵急促脚步声。

只见小五儿扶着门框,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杜时笙说道:“姑姑,坊门口贴……贴了告示,大理寺要奖赏姑姑协助办案!”

不知大理寺为何要奖赏杜时笙,难不成是魏修晏暗中相助?

第36章

“奖赏?”杜时笙一时有点摸不到头脑。

小五儿点头如捣蒜:“对对,要赏姑姑!咱们坊里还是头一遭有人被官府赏,大伙儿都在那夸姑姑呢!魏郎君当真是慧眼如炬!”

看着小五儿见缝插针不忘夸偶像,杜时笙哭笑不得,赶着他快去书塾。

“若是迟了,仔细先生罚你!”杜时笙点着手指唬他。

小五儿吐了吐舌头,一溜烟儿向书塾跑去。

杜时笙也有些好奇,不过想着若如小五儿所讲,坊门口露布处已有人围观,自己还是待无人之时再去为妙。

正想着,有一中年男子敲门来问:“这里可是杜娘子家?”

杜时笙瞧他的一身装扮,便认出是街上的索唤,遂点点头。

“请杜娘子亲启。”索唤将一份柬帖送至杜时笙手中,便急匆匆离开了。

柬帖十分质朴简单,里面只写了几个字“请杜娘子七日后申时,至夷和坊”。

落款是——葛萨敬约。

杜时笙瞧着那歪歪扭扭的字迹,心内欣喜异常,想来葛萨已是脱罪,平安回到家中了。

联想前几日听说的凌王庶子案,杜时笙心念一动,葛萨已脱罪,大理寺要赏她,既是要赏,必是大案才会赏。而凌王庶子案又是大理寺主审,难不成……

她打了个寒噤。

原以为自己是卷进采花大盗案,未曾想竟是凌王庶子案吗?那还不如采花大盗案更叫人安心,杜时笙只想安安分分开食肆赚钱,可不想与那权势扯上干系。

如此想来,需得去庙上拜拜了,杜时笙对自己点头道。

可这几日天气却是阴沉得很,杜时笙的朝拜之行也就未能成行。

四月初七一大早,孙阿婆便瞧着阴云密布的天,叹道:“瞧这样子,似是有雨,阿弥陀佛,保佑今日明日可别下雨。”

杜时笙好奇道:“干娘为何如此说?”

“常言道:小麦不怕神共鬼,只怕七日八夜雨。这几日下雨,主伤小麦,不是个好兆头。”孙阿婆有些忧心忡忡。

杜时笙瞧了瞧那低垂的云层,感觉这雨便不是今日,明日也是要下了。

“先帝年间,那一场雨从七日开始,连下了几日,雨水又急又大。雁门、胥门几处都淹了,决堤后,好些人连包裹都来不及收拾,就从家中跑了出去。还有好些人,连跑都跑不出去……”

孙阿婆回忆起先帝年间的那场灾难,仍是心有余悸。

“怎的这般严重?竟连京城都发水了吗?”杜时笙惊诧道。

孙阿婆点点头,皱着眉叹道:“幸而那时的水部郎中开闸放了水,京城周边的这些百姓才免于一劫。可听说,那郎中自己却因此获罪了,唉……”

“救百姓免于遭受水患,不是有功么?”杜时笙觉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