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77)+番外
三人寻了家酒店,点了几道当地特色。
既然来了登州,自然得尝尝海鲜,无论鱼虾,做得都很有滋味,除此之外还有些特殊的,像什么海蟹墨鱼……赵淳楣吃了店里的特产凉拌海肠,觉得滋味不错,便问小二食材是否单卖。
史进在一边笑道:“怎么?还想带回山上去?这东西能放几天,怕是到时候都臭了。”
赵淳楣老神在在,“这你就不懂了,把海肠晒成干之后磨粉,做菜的时候放一点,比鸡汤还鲜。”
“真的假的?”史进有些怀疑。
赵淳楣白了他一眼,“假的,你之后别吃!”
史进也不恼,而是笑着与花荣道:“你看,说两句他还有脾气了。”
花荣并未搭话,视线时不时向旁边桌瞟去,见此赵淳楣低声问道:“可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花荣犹豫了下,轻声道:“右面那桌,最边上的人袖子里藏着匕首,看着架势,怕不是要伤人。”
赵淳楣愣了下,没有冒然转头,而是用余光瞥去,只见依照花荣所言,有三人坐在右侧,最中间的是位身量很高,须发皆白的老者,在其两手边各有一男子,仿佛是在谈什么事情,几人面色都比较严肃。
观察了一会儿,赵淳楣并未发现有什么不对的,但出于对花荣的了解,还是相信了对方该说的话。如此一时间倒有些犯难,主要不知道这是怎么个情况,也不好出手解决,万一人家是个行侠仗义的好汉呢。
许是上天看出了她的境况,那持刀之人突然高声:“相公难不成连蔡太师的面子都不给?”
得,都蔡京了,八成不是什么好货,赵淳楣听此不再犹豫,给史花二人使了个眼色,两个绝顶高手便共同上前,只三两下就将那对方按在地上。
老者似乎有些吃惊,刚要询问便见对方身上掉出的匕首,顿时怒目圆睁,“蔡京让你来杀我!?”
那人闭口不言,表情一下子变得森冷。
老者哼了一声,让手下将其带走,又吩咐了几句,等一切安排好后,与赵淳楣拱手道:“今日谢过郎君相助,否则老夫这命怕是保不住了。”
赵淳楣倒是不奇怪对方一下子就能认出三人中谁是主事的,毕竟看老头儿的衣着谈吐,便知不是普通人,只是有些好奇怎么跟大奸臣蔡京扯上关系的,迟疑了下,还是忍不住开口相问。
长叹一声,老者苦笑,缓缓解释道:“郎君有所不知,我乃此地知州,上任不满一年,前阵子与陛下上疏,直言这登州境内光是宗室官田就有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纳租万余缗,全部转嫁到本地百姓身上,长此以往百姓不堪重负,所以申请免去这项负担。”
“这虽然是好事,但毕竟有损于宗室,他们也不知从何处寻了门子,竟求到了蔡京那儿去,最近蔡太师几次派人来相劝与我,都被老夫挡了回去。许是觉得难堪,这次竟然直接让人来取我性命!王法何在!”
他越说越气,越说越急,到最后面色泛红,感觉下一秒就要去告御状了。
赵淳楣没想到这儿能遇到宗泽,来回打量了下,感叹果然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算起来也要到花甲之年了,却身板笔直,声亮如钟,完全不见颓态。
老头儿如今显然气得不轻,赵淳楣待他说完,与之落座,还让已经有些吓傻的小二再准备些饭菜,几杯酒下肚,总算稍微缓和了些。如此方才道:“早闻登州来了个好官,不光整肃吏治,连民生治安也是两手抓,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宗泽听此谦虚道:“老朽不过是在致仕之前做些力所能及的,算不得什么,哪如赵郎君这般风华正茂,如此年轻就能统领龙虎之士,想来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赵淳楣笑了笑,接着又道:“知州过奖,我们初来贵宝地,遇到此事也是有缘,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不是。不过嘛,对于今日行刺之事,在下倒是有些不同的观点。”
宗泽微愣,旋即道:“愿闻其详。”
赵淳楣组织了下语言,“不瞒知州,在下曾在东京城小住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与宗正寺打过些交道,对于宗室还算有些了解。我大宋自打开国已百余年,天家子孙绵延至今,早就不复了当年的光辉,现在除了几个善于书画的得官家青眼,余者皆碌碌无为。在下实在是不觉得,蔡太师此等身居高位的会为了这些人来刺杀朝廷命官。”
宗泽只是怒火攻心气昏了头,缓过神来也琢磨出不对劲。
是啊,蔡京是什么人?那老狐狸整天围着官家溜须怕马,怎么可能冒这么大风险来杀自己?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宗室那边给了蔡京巨大的好处,可他真像动手,还用得着搞刺杀这一套吗?
“那……是宗室自己请的人?”那更不对啊,宗室要是有这两下子,也不会任人拿捏了,宗泽现在也糊涂了。
倒是站在一边的花荣,冷不丁突然开口:“方才擒住的那个,虽然只过了几招,但他武学路数不像是中原这边的。”
其余人尚没反应过来,宗泽就吸了口气,连忙起身与花荣道:“当真如此?你能看出来具体是哪儿的吗?”
花荣没回应,而是看了眼赵淳楣,见她朝自己点头,方才解释:“我也只是感觉,曾经家里请过几个北边的师父,与其动作体态差不多。”
北边,那便是辽国了。
宗泽坐回椅子,看上去极为茫然。
赵淳楣也没想到,随便一场路见不平,不光认识了历史名人,还掺和进家国大事里,见宗泽如此,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