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79)+番外
“知州此言差矣,”赵淳楣正色道:“我主事完全是兄弟给面子,并无高下之分,我身边这两位侠肝义胆,俱是清白正直的好汉,只是于人心方面无半分算计,但他们所想的也并未照我差。”
事实上,倘若北宋朝廷真那么仁义,对待盟友至真至诚,那最终的结局也会比历史上好很多。
考虑到宗泽不光能力强品行佳,而且还掌管着登州,自己之后要办的事还离不开对方的帮忙,于是赵淳楣决定主动帮着出谋划策。她思索片刻,开口道:“现在辽国已经找到您头上,再继续掺和下去肯定落不到好,指不定以后还会发生今日之事,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赶紧解决这块烫手山芋。”
宗泽自然也是想到这里,但又实在没办法。除了京城那边态度暧昧,金人这里也不好交代,毕竟你平白无故把人家扣留三个月,是以什么样的理由?总要给一个吧。
“开封府那边好说,反正上面也没下旨,您就是真送过去又能怎样?至于金人……”赵淳楣想了会儿,突然看向史进花荣,“我身边这两位在道上有些名头,不如让他们与金国使节切磋些日子,最后假装不敌,以此低头放人离去。”
宗泽愣了下,之后反应过来,确实是个好办法。
将家国之事简化成江湖人之间的纷争,当然了,金国心里也清楚怎么回事,但好歹面子上勉强过得去。
苦恼了许久的事情总算有了眉目,宗泽自然十分高兴,立刻请赵淳楣几人去府上。
身为贼头,跑到朝廷命官家中当座上宾,按理说正常人都会害怕,但赵淳楣属于艺高人胆大那种,有两个高手护体,还有一千人马在城外,最重要的是,她还是比较相信宗泽这个人的,所以也没迟疑,满口答应下来。
几人又说了些闲话,起身结账后走出酒楼。
此时天已渐暗,许多小商贩出来摆摊。登州府人口虽在大宋排不上号,但也毕竟是一州之中心,往来出海的也不少。
宗泽今日死里逃生,更兼解决了桩心事,精神头大好,便与赵淳楣介绍起了本地一些风俗。
“商贩卖的东西都可以放心买,我刚上任之时便已整治了一番,此地百姓纯朴,经过教化都奉公守法,绝不会有差错。”老人十分自豪,然而下一秒不远处就有人大喊“打架了!快去看热闹!”
感受到周围人似笑非笑的目光,宗泽脸上有些火辣辣的,连忙招呼巡逻公差将闹事者抓起来。
打架的一共三个人,确切的说是两个围殴一个,原因不过是抢生意之类的琐事,宗泽心烦,刚想命人拉走,却听身边一直以来都非常淡定的赵小郎君喊了一声“大哥”,旋即走到一身矮面丑的糙汉前,不顾对方满身脏污,将其扶起。
而那三寸丁见到赵淳楣先是呆了下,之后眼圈泛红,不禁痛哭流泪。
宗泽虽然正直,但毕竟也在官场混了怎么些年,见此连忙将他们共同带回去,让人准备了伤药热水以及干净的衣服,等收拾完毕后,三寸丁,也就是武大方才出现众人面前。
回去的路上,赵淳楣已经将能说的隐晦地与对方讲了一遍,武大现在对
她的境遇也有了大致了解,心中咋舌于自家妹子的本事,同时暗暗欣喜,觉得自己兄弟终于有救了。
武松被判一事其实也很简单,当日双方分开后,武松本想着去孟州投奔人,然而对方见其衣着简朴,更兼还带着个拖油瓶哥哥,便多有怠慢。于是武松与兄长离开那里,之后几经波折,去到了青州的隔壁潍州。在那里因打抱不平,不小心杀了几个本地山匪,其中一个与当地县令有关系,便将武松流放到沙门岛来了。
原本以为从此只能过暗无天日的生活,谁知遇到了宗泽这个好官,现在武松被暂时关在监牢,武大郎凭借着手艺找到一份做炊饼的工作,想着多攒些银钱好将人捞出来。
赵淳楣听到这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无奈摇头。
说实话,穿越至今也接触了不少梁山好汉,曾试图改变这些人的命运,部分并未成功。但在这些人里,只有武松是让她最不意外的。
武松的性格怎么说呢,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一种紧绷感,虽然能打死猛虎,但其实心思非常细腻,是那种自尊心极强的高敏感人格。
这种人若身居高位到还好说,一旦你用俯视的姿态与其讲话,那很容易触动到他的自尊心,所以他这个混沌的世界里非常难存活,万幸的是他哥哥武大郎尚在,武松行事还有顾及,也还没走到原著里人间太岁那条路。
赵淳楣安抚了下武大,之后去找宗泽,先将约定好的事情办了。史进花荣都是绝顶高手,金人又崇尚武力,对于此种解决方案虽有意见但还是勉强接受。最后由登州出人,安全地将金使送去东京,宗泽总算是丢掉了这个烫手山芋。
此时赵淳楣方才提起武松一事。
宗泽既然能将武松留在府衙,说明也对这个案子的判决结果有意见,但意见归意见,就这样直接把犯人放了还是有些说不过去。
赵淳楣见此也不着急,而是继续带人于城里吃吃喝喝,同时运用钞能力,疯狂往狱卒手里赛前,确保武松在里面的安全。
不仅如此,自己带的那一千人马也没瞒着,完全把底牌亮给宗泽。对于这点,众人表示不解。
赵淳楣却笑道:“莫急,等着吧,宗知州过两天就得亲自将我二哥放出来,他没有精力了。”
大家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听寨主的话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