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97)+番外
栾廷玉语塞,半天,重重捶打了下手边的岩石。
赵淳楣叹了口气,正所谓“人家江湖飘,哪有不挨刀。”祝家横行已久,有今天倒也不算冤枉。只是听闻那宋江在拿下祝家庄后,因着清点祝家家财觉得数目不对,恼羞成怒地命令手下将依附于祝家庄几百农户屠戮殆尽。
在得知此事后,不光是赵淳楣,就连山贼界其他势力也都震惊了。说白了,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平日里劫道强粮的都算正常,但要是真屠杀农民,不光自己这关过不了,连底下小弟都说不定要反,毕竟谁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保不齐有个三叔二大爷的就在人群里面,宋江此举也算是开了先河了。
难不成钱少了真让他如此破防?
赵淳楣有些疑惑,祝家的家产,确实有一部分在他们这儿,大多是些金银,二龙山富的流油祝太公也不担心东西会被密下。
但是,不应该啊……
晃了晃脑袋,想不通干脆搁置到一边。队伍一路行驶,眼看到了青州府门口,结果却被黑压压的人头吓了一跳。
“这、这些是什么人!?梁山的?还是官府?”扈太公紧张道。
赵淳楣安抚道:“莫慌,来接我的到了。”
言罢驾马上前,与最前方的青年将军笑了笑,“花将军。”
花荣沉着脸,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谏言,然而时隔一个月总算再次见到寨主,这气却怎么也生不起来,最后只得强行绷住,有些别扭地撂下一句,“以后……可不能这般了。”
“那是自然,”赵淳楣眉眼弯弯,“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咱们回家。”
花荣微愣,之后重重点了下头。
……
虽说离开月余,但二龙山却丝毫没乱,一来是因为花荣第一时间稳住了局势,为此甚至半囚禁了吕方郭盛两人,只与几个首领商议。其次则是赵淳楣在扈家庄一直跟闻焕章等人保持联络,甚至攻打密州、登州这样的大事都在书信中敲定了。
对此,赵淳楣也非常满意,毕竟这意味着二龙山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组织,于自己不在的时候也能自动运行。
而如果说谁最希望见到赵淳楣,那还得是吕方郭盛。小哥俩这些日子担惊受怕,每每想起自己弄丢了寨主都悔不当初,要不是闻焕章不让,绝对早早飞奔去独龙岗。
看见眼泪汪汪的两人,赵淳楣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严格意义来说这场闹剧主要还是怪自己。是她偷偷摸摸上厕所导致失联,但不这样也没其他办法,曾经赵淳楣也光明正大地通知过,然而结果就是身边人不光要寸步不离地跟着,还提出想跟赵淳楣比试谁尿得远……
好不容易安抚好两人,赵淳楣之后又给扈家庄一行提供暂时食宿,等忙完这一切,已经几日过去。
打从赵淳楣回来,后勤便一直在为战争做准备,其余人多多少少也感觉出来,这次的规模应该不小。没有人有异议,这些年在二龙山过得已经是他们不敢想的日子,回忆起之前的浑浑噩噩,如今好似踩上云端。对于赵淳楣,他们百分百忠诚,这里面不光是感恩,同时也是捍卫自己的生活。
不过虽然大体上定下来了,具体的事宜也要再商议。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二龙山基本已经扩张到极限,上战场的兵将近两万。
这数量听着不多,像史书中记载的两军对垒,动不动就数十万,但这些人里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有任何装备武器的贫民,还有负责后勤的、军队内的仆从工匠,古代管这些人叫食粮军,经常占据一支军队的大部分。
但二龙山这两万人都是训练有素,个个身手不凡的精兵,再加上铠甲兵器的加成,只要指挥得当,保守一点说横扫山东、河北等地应该不成问题。
这次攻打密州莱州赵淳楣打算亲自领兵,原本以为这个决定会遭到众人反对,谁知大家只是稍作劝说便同意了。对此赵淳楣有些惊讶,不过仔细一想倒也不奇怪。
自己在二龙山有着绝对的权威,
手下都是聪明人,明白既然她已经这般决定,那只能尽量完成。况且大家本就是当贼的,成日把脑袋别在腰带上,山匪头子又不是皇帝老爷,哪有那么多礼仪规定,得知赵淳楣要带兵跟人干架,不光不劝阻反而颇为欣赏。
因为密州莱州都离得很近,不用太考虑补给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于是赵淳楣打算以闪电战快速攻下两地府衙,待到控制好州府后再慢慢扩散全境。
说是两州,其实真要打的只有密州。像莱州,这些年与二龙山往来密切,当地知府的亲戚还在赵淳楣手里拿到了白糖经营权,只不过实在不好直接倒戈,双方便约定做做样子。只要赵淳楣领兵到城下,莱州知府立刻以“不忍伤害城中百姓”为由打开城门。终宋一朝,对士大夫都是很优待的,像这种情况,他说不定连贬官都不用,罚两年俸就轻轻揭过了。
而赵淳楣给他的那些好处,怕是二十年俸禄都赶不上,所以怎么选择很清楚。
剩下的密州狮子大开口,几次下来都没谈拢,如此便只能动武了。
密州知府虽然昏庸,但也知道防患于未然,提前布置了守军严加巡视。
但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纸老虎。宋军的兵力全部集中在中央,哪怕是一州之地,能调动的最多也不超过两千人。这两千还基本都是些战斗力低下的残兵,对上二龙山的上万大军想都没想就直接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