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同人)在北宋造反的日子(98)+番外
密州知府一看不妙,干脆紧闭城门想要以此来拖延时间,等待朝廷救援。
见此情此景,赵淳楣但笑不语,给了时迁五十个人,让混进城中与早就策反成功的守备汇合,不过一天时间,城门便被打开了。
赵淳楣领着大军进入,面对惴惴不安的百姓,张贴榜文,表示他们这次行动只为了对付官府,与百姓秋毫无犯,倘若有人违背军令,大家还可以积极举报。
百姓虽然免于劫难,但衙门那帮人可就没那么走运了,密州知府等人负隅顽抗,再加上平日里为人也不怎么样,直接便拖出去斩了。
余下的家产赵淳楣一分没留,全部分发给这次随军人员,如今已经是秋天,算是给大家过个好年了。
这次出证,虽然只是小范围的打了几仗,但对于赵淳楣个人而言意义却非常重大。不光是帮她熟悉了战场,同时通过对于战争前期的准备分析工作,也让她增长了见识。
怪不得都说打仗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情报工作马虎不得啊!
赵淳楣拿出小本子记录下来,回去后第一件事便是扩大情报机构。
二龙山这边顺风顺水,梁山那处却不好过。
宋江怎么也想不到,费心费力地攻打祝家庄,最后却被林冲捡了漏,想着当初的约定,谁杀了祝彪给晁盖报仇谁便是下任寨主,宋江不由沉下脸。
不光是他,就连手下其余的也都颇为不满。说白了这也是次站队,若是真失败跟错了大哥,以后在山上的日子就难过了。
眼看局势越来越紧张,最后还是林冲站出来表示,自己这次胜之不武,面对祝家的铜墙铁壁毫无办法,还是宋江更适合当寨主。知他心意的白胜等人无奈,只得捏着鼻子认输。
宋江松了口气,虽说赢了,但心中也不是个滋味,如此他始终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发现祝家财物少了许多,一怒之下命令众人屠村。
不光如此,他连隔壁的扈家庄李家庄也不打算放过,然而等到了却发现那两家早已人去楼空。宋江是个精细的,只略微一打探便知道这他们与赵淳楣勾搭上,再加上被救出的张顺陈述,立刻就觉得这是二龙山给设下的圈套,希望借自己之手侵吞独龙岗,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那张顺见大哥这般,也跟着骂道:“赵淳楣奸贼一个,也不知从哪儿听到我李俊兄弟的名号,说什么是故交,以此骗取我的信任,待下次见了我非要活剐了这毛头小儿!”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事人李俊见到这般言论却皱起了眉,疑惑道:“这倒是巧了,我曾经跟着长辈去京中做生意,还真知道个叫赵淳楣的商贾,听年龄模样什么都也能对的上,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李俊犹豫了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只不过那人……好像是个女的?”
第48章
拿下莱州、密州府衙只是第一步,剩下还有好多路要走。毕竟一个州里少说也有七八个县城,想要将命令扩散到全境,怎么也得费一番功夫。像青、潍二地,赵淳楣耗时三年多才彻底消化,但好在她准备工作做得还算可以。
托之前攒的人品,各地县令大体都知道二龙山很少去为难当地官员,不光如此,每年都赋税也按时上交给朝廷,只不过以后的日子没办法当土皇帝徇私枉法,但不管怎样,性命还是能保住的。
赵淳楣赶在秋收前动手,也是希望当地百姓能过个好年,有自己这边看着,官吏们也不好太过分。只有人口兴旺了,接下来的计划才好实行。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反抗的,莱州有几个大户,为害乡里让不少人家破人亡,根据经验来看迟早要挨收拾,于是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与当地山匪联合起来,想要偷袭二龙山驻守在此地的人再偷偷献给朝廷。
然而经历了这么多,一支成熟的军队岂是那些歪瓜裂枣能动得了的,还未行动就被尽数捕获。赵淳楣有心威慑,把这帮人全砍了,脑袋挂在城门上时中,一时间两地民心惶惶。
扈家、李家这时候站了出来,一一拜见莱州、密州大户,以同为地主的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总算是将人安抚下来。
不过嘛,赵淳楣知道,仅是这样还不够,她叫来了扈三娘。
扈三娘这段时间过得还不错,虽然换了个环境,旁人对自己不像之前那般众星捧月,但暂时摆脱了婚姻的束缚,再加上这二龙山事事新奇,她每天来回闲逛都来不及。
见赵淳楣来找,她有些不安,毕竟之前自己对其说话可没好气。
“怎么样?这段时间可还住得习惯?”赵淳楣温声道。
“还、还好。”扈三娘有些不自在地回答。她虽娇蛮,但也不是傻子,在二龙山目睹了这一切,知道赵淳楣乃是父亲都要敬重有加的大人物,自是不敢如曾经那样。
知其心中所想,赵淳楣特意多与她说了会儿闲话,直到扈三娘放松了些,方才进入主题,“这次来找你,不为别的,主要是想委托你个任务。”
“我?”扈三娘微愣,指着自己再三确认。
赵淳楣点头,简单明了地告知道:“棉花你知道吧,二龙山这些年没少在周围推广,算起来已经收获了第二批,留下种子后便可以进入纺织阶段了,我打算在沿海等地建纺织厂,大量招募女工。不过机器的生产以及房屋修建、人员培训都需要一定时间,为了能赶得上,这个冬天也不打算闲着。不过这样嘛,就需要有人在那里帮我看着,如此就劳烦三娘子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