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汉唐]恰似故人来(64)+番外
汹涌的洺水自上游奔腾而下,留在河道中未来得及逃离的汉东军不明情况,耳边只听隆隆巨响,转眼水流已将所有人统统淹没,数千条性命瞬间消失在滚滚洪流之中。
汉东军士气垮塌,方才发现主帅不知什么时候已丢下大军独自逃命,余下军队溃败如山倒,一万多人被唐军斩杀。
洺水一役,秦王率军摧毁汉东军几乎全部有生力量,刘黑闼与范愿等二百人逃入突厥境内,大唐再次平定整个山东。
平定刘黑闼叛乱后,李世民乘胜带兵准备从河北出发攻打徐圆朗。这个墙头草秦王早就看他不爽,几次投诚几次叛唐。若不让他晓得唐军厉害,还真让他觉得唐廷就是客栈,他徐圆朗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秦王正要挥师进军时,恰逢李渊急召他回长安,敕令中并未写明是何原因。
皇命不可违,李世民只得将军队暂时交给李元吉统领。霍去病与他同行,两人领着几名亲随轻装简行,日夜兼程赶往长安,驿马都累死了好几匹。
他们料想李渊一定是有急事召见,出人意料的,李世民没来得及洗去一身风尘匆忙进宫面见李渊,没多久就回来并且一脸吃了苍蝇的表情,霍去病以为他遇到大麻烦,耐不住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李世民长叹一声,将李渊与他的对话尽数托出。霍去病起先挑眉惊讶,到后来也同李世民一般满脸无语。
“他就只是问你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点头。
“上表不是更方便?让主帅远离前线,几个意思?”
摇头。
霍去病见李世民久久不语,神色低落。最终还是忍不住道:“你这个爹怕是有毒吧……”
李世民侧头默默看了他一眼,透亮的黑眸沉沉尽是郁闷。虽然霍去病吐槽的是他的亲爹,但李世民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理由,毕竟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要说是担心儿子安危,干嘛不一同召回同在前线的李元吉?李渊年轻时也是打过仗的,应该最清楚战机转瞬即逝。专门下旨把大军主帅从前线召回,路途遥远前后花费这样长的时间,恐怕不止是关心前线战况,更是担心秦王再立军功,威胁皇权吧。
削减秦王在军中的影响力,间接扶持齐王上位,再将兵权逐渐转移给东宫,如此既减缓秦王与太子齐王之间的势力冲突,同时又敲打了秦王,好一个平衡之道。
只是徐圆朗未平,皇帝还必须用上秦王这把最锋利的尖刀,拖延的时间已经够久,听李世民陈述完如何攻打徐圆朗后,李渊没理由再留儿子在长安,只能派他返回前线。
霍去病维持实体的时间越来越短,为了不让这件事被别人知晓,他已经长时间待在自己的帐中不出现。除了每日探望的秦王,别人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了。
秦王下令不要去搅扰霍公子,无人敢不听从秦王的命令,只是心里愈加好奇。
这天,秦王殿下与霍公子一起出营骑马,河岸边浅草青青,细沙平铺鞋底。战马悠闲在斜柳下踏水,两人临岸并肩而立望向远处田垄,缭缭吹起的炊烟。
“我辈为之努力的,不正是为了百姓安定么。”李世民负手感叹。身侧霍去病的身体已经开始模糊不清。他轻声道:“你要回去了?”
霍去病笑了笑,道:“该醒了,若是再不醒的话,怕是他们就提前把我埋茂陵去。”
“说什么傻话。”李世民莞尔,一拳轻轻锤了霍去病肩膀一下,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再会。”
此话一出两人神情都有些古怪,确实,以他们这种情形,再会的确不是什么好事。十有八九是因为对方又遇上麻烦了。
以霍去病的性格,他以往一定会说「再也不见」。可现在,他说不出这样的话。
眼前人的是在跨越时空后最了解他的人,奇妙的经历,铸就了他们不一样的缘分。
“有缘再聚吧。”最后他拍了拍李世民肩,盯着已经快化为全透明的手臂低声道:“我走啦,你照顾好自己,注意长安那边。”
李世民点头,嘴里「嗯」了一声。
那一日外出,最后只有秦王殿下一人归来。
秦王道:“霍鹞家中有急事,已经先行返回了。”
来去皆匆匆,神秘的霍鹞公子就如原野上一阵肆意的风吹拂过唐营,能够感受到他带来的改变,须臾却又不留任何痕迹,好似世上从来就没这个人出现过。
自从皇帝上次急召秦王回长安后,对秦王府的打压已经从暗地里逐渐转至明面。
皇帝先是借弘义宫修建好的名义下令秦王府上下乔迁新居,从皇宫内院搬到长安郊外,名义是恩宠,实则人人皆知其中深意。
后来又过三月,刘黑闼借势突厥再次起兵,李渊遂任命齐王李元吉为领军大将征讨刘黑闼。
太子东宫中允王珪、太子洗马魏征亦劝太子李建成趁此机会向皇帝主动请求领兵,以建立自己的功勋,巩固自己地位。李建成深以为然,遂向李渊主动请战前往平叛。李渊欣然应允,任命他为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率军与李元吉一道讨伐刘黑闼。
而之前一直领兵在外,备受瞩目的秦王,这次却榜上无名。李渊下敕美名其曰是秦王常年征战,当是好好修养,陪在父皇身边,为父皇尽孝分忧。但朝中的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天,恐怕是开始变了。
第34章
夜风骤起,吹散薄薄的云层,露出灿烂繁盛的星河点缀夜幕。
灯火通明的宫殿,秦王自高高的宫阶上疾步冲下,将身后小跑跟出的长孙无忌远远甩在身后,一心只想离开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