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137)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三朝回门,贾姝说起济安伯家都是好话,史苗见她未被为难,心里也踏实几分。

史苗对贾姝婆家不太放心,那边看人下菜。

早前他们南下金陵比较沉寂的一二年,济安伯家的节礼是有些敷衍的。

这回济安伯家那边给几个未嫁姑娘预备的表礼很拿得出手。

可见是看好荣国府,愿意在荣国府加码了。

只可惜……

若知道朝廷的心思,那边会不会后悔,让贾姝带这么好的礼。

史苗不至于让贾姝没个预备,还是决定先和她通个气:

“昨个儿宫里来口谕,圣上有意让咱们再回金陵,指不定哪日就走,你心里有个数。”

贾姝听了,登时花容失色,胭脂都盖不住忽然苍白的脸色。

“为何?!”

第70章

圣上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要荣国府回江南去,先出来口谕,让荣国府先预备着。

这皇帝陛下何时如此贴心?

怕荣国府忽然收到圣旨接受不过来吗?

还是让荣国府上下准备好,等到真真圣旨下来的时候,能做到即刻启程,半点不拖沓,表示对圣命的绝

对服从。

贾姝肯定不愿自己娘家离开,眼看荣国府被请回京城,宫里处处优待,光是她成婚,内务府就送来两次赏赐。

娘家厉害,她嫁过去腰杆也硬。

贾姝原本以为,圣上又赐下一块敕造荣国府的金匾,还让住原先的府邸,大哥也顺利袭爵,家中给妹妹定的亲事足够低调。

怎么也不该再南下。

京官就是京官。

现下圣上召见,母亲进宫只是早起的事,又回金陵那个地儿,要不了几时,宫里就把你忘了。

史苗气定神闲,安慰贾姝:“我知道你舍不得,宫里忽然来这种消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我们下去,刚好再种点其他品种,或是试一下育种也好。”

史苗看看外面的天:“你看看京城的气候,种东西不如江南方便。”

母亲的决定,贾姝怎么好让全家迁就自己方便强留在京城。

贾姝原本是欢欢喜喜回门,再回去就愁容满面。

跟着贾姝的陪嫁得到这个消息,也跟着皱眉不展:“纵使那样,就不能等把哥儿姐儿的婚事办了,再过个年再走?”

贾姝听了直摇头,真照嬷嬷的说法,荣国府要过了这个年,再过下一个年才走。

在京城干耗这么久,岂不是等着皇上治罪?

贾姝失落叹气:“宫里要走,不必再等。”

宫里才有苗头,还没个准信,史苗就吩咐下面预备收拾东西,到时候就能迅速离京。

关键是史苗也没让府上的人藏着掖着,巴不得满京城都知晓,荣国府预备南下了。

白琪也觉得史苗准备得过头,大可等宫里旨意敲定再行动:“夫人也太过谨慎了。”

史苗按着眉头:“你不知道,上回义忠王府的节礼,愈发敷衍,前儿老大那件事,记恨得很。”

早前义忠王府请贾赦吃酒听戏,史苗担心贾赦出去惹上乱子,给他下了死命令,天黑就要归家。

贾赦现在还没变成不怕搭打骂的厚皮猪,史苗的话很有威慑力。

他去义忠王府看见许多漂亮小男孩,都做小旦打扮,自有一番风流,便知晓大概状况。

贾赦也爱玩,但他只喜欢真姑娘,不是这个口味,又谨记母亲叮嘱,天黑就要走。

席上人笑他愚孝胆小,贾赦也只当没听见。

贾赦本身也有一股子混劲,旁人越不要他走,他越要对着干。

史苗不知其中细节,总之贾赦让义忠王伤了面子。

义忠王自己干的不是什么可以拿出来说的雅事,还不能当面给贾赦难堪。

这位王爷爱恨分明,就连寻常节礼往来,都恨不得断了,敷衍得很。

反正史苗是希望能离京的,没什么比物理隔离的方式更有效。

当朝禁止官员召娼,是以各类象姑馆应运而生。

贾赦那个没心眼的,一个把持不住,落了旁人的局,全家跟着倒霉。

这边荣国府忙忙碌碌收拾物件,那边宫里见酝酿得差不多,果然下了一道旨意,命荣国府南下金陵,配合当地司农署进行作物选育和推广。

还找个差事才把人撵走,宫里这事做得挺漂亮。

明明先前朝廷商议的是在陕、甘、河南、山东一代重点推广玉米和番薯。

史苗也强调了,江南最适宜的还是水稻。

反正朝廷说什么就是什么,史苗半点没纠结,年都不在京城过了,浩浩荡荡领着一家老小,带着朝廷赏赐,奉旨南迁。

这一路下去,沿途官员无想要拜见,只有运气好的几个,能在荣国府船停靠时和贾赦贾政两兄弟见一面。

有些消息灵通的,知道荣国府后面那位夫人才是要紧人物,领着家眷一起来。

史苗一律不见,催促赶路,古代交通速度有限,一大群人还是在半道儿过了个年。

史苗掰着手指一算到金陵的事,各处庄子年例的结算,铺子盘账,金陵荣国府洒扫布置,还有圣上委派的‘公事’,她这个俸禄,还真不是白领的。

入了金陵城,回到金陵荣国府,因为赖嬷嬷一直在主持大局,家中各处收拾打点,除了归置新媳妇的嫁妆,旁的倒是没多少活计。

史苗见赖嬷嬷面色红润,恢复如常,悬着的心也放下来。

赖嬷嬷还记着史苗私下交代的事,得了个空闲,马上就悄悄汇报:“太太,您要盯着的那件事,薛家那边有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