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
史苗把二人叫来:
“交给你们兄弟俩一个重要任务。我要给你们妹妹看婆家,预备把人请到跟前看看模样。”
贾赦也知最近家里人来人往为什么:“母亲是想请他们来家中听戏吃酒?这可看不出来什么。”
就要吃酒听戏,最好灌得烂醉看看酒品,免得将来姑娘嫁给一个酒疯子。
不过这是下一步的操作,现在先实行第一阶段。
史苗笑笑:“我要组织文会,你们先时在金陵城见过,去拟个章程来。”
这个倒不错,妹妹们爱读书,将来也要找个愿读书的。
贾赦和贾政便下去拟章程了。
也就这时候,林如海的母亲徐慧,没来由千里迢迢给白琪送来一封信。
信上内容煞是奇怪,问国公府何时南下金陵。
白琪把这事和史苗说了。
史苗也奇怪:“好端端的,林家夫人为什么要我们府上何时回金陵。”
白琪也弄不懂,不得要领:“瞧这话里话外,像是要太太赶紧回去似的。”
徐慧这种说法,甚至有些不合时宜。
史苗无奈一笑:“你不是说她擅长术数,没准她算出什么不妥来。”
比起京城,史苗也觉得金陵带着舒服。
可是她们是圣上‘请’回京来扎四王八公其他家眼的,圣上不发话别想再回去。
白琪又道:“我来时遇到一家女镖师,人品功夫还成,回乡给家人奔丧,太太一直在找这种人,便和她说可以来府上应聘试一试,昨个儿她来信,说愿意过来,还望太太莫要怪我自作主张。”
能找到合适的当然好。
史苗:“这怎么算自作主张,还好你记着,只是也要亲眼见一见,再试用看看,等她来了,自有外面的人安排。”
贾赦、贾政那边的文会马上预备好,甚至文题、诗题都不必拟了,随便拿几个姊妹们写过的来用即可。
史苗已经不知道坊间把她传得有多神,对这位被圣上夸赞大才的国公夫人,那些个哥儿都存着几分敬重。
能得到邀请,自然欣然前往。
旁人家太太都是看戏听曲,这位夫人却喜欢品评文章。
隔着屏风,下面来拜见行礼的已经走过两拨。
白琪坐在史苗下首,颇为不解:“夫人既然要选婿,怎么不让姑娘们来?”
太太如此大费周章,不就是为了姑娘们瞧瞧人。
今日一个姑娘都不让来,葫芦里又卖了什么药。
史苗笑道:
“她们从小到大,见过几个男人,只怕她们见了一个模样清俊的,再想想诗文戏曲中所写,一不小心就错了心思。”
白琪觉着有几分道理,万一太太看中的姑娘们不中意,反而添乱。
写文章、行诗令、填词。
史苗挑出几个中意的,又让贾赦、贾政去试他们的酒品,考察日常人品,结合家中情况,还有女儿们的意愿。
最终敲定了人家。
荣国府办事效率很快,一连定下三门亲。
而且定得让人摸不到头脑。
贾敬知道消息,已经大定。
他是没资格插手荣国府的婚事,但贾敬还是破防了。
关起门就在媳妇跟前咒骂:“婶娘那边,定的都是什么人家?!珍哥儿可不能如此。”
周氏也不明白婶娘做什么打算,挑的人也不见多好,什么也占不着的样子,瞧着家底还不如她提的那个。
周氏点头:“爷只管放心,我如今也物色着,我娘家那边也为珍哥儿留心,肯定要挑一个好的。”
史苗挑挑拣拣定了什么人家呢?
贾政定的是资政大夫谢家的二姑娘,名头是正二品,却是个没实权的散官。
贾媃定给礼部尚书家熊家二房三孙儿,尚书就算是二品又怎样?起码也该是长孙才成。
贾媃也是一样,定的是大司农家的老四,不上不下的。
如今荣国府的架势,就是去当顶门立柱的长房,贾媃和贾娴也能随便挑。
还有贾政,明明就不能袭爵,婶娘还不给他挑个有权有势的岳家?
前儿几个姑娘得封诰的时候,贾敬满心想着,这几个姑娘的婚事将来有大用处。
起手一盘好棋,被婶娘弄得满盘皆输!
宁荣二府本出自一脉,贾敬如何不气。
至于史苗给孩子们找亲事的原则。
当然是看家风人品,不求多富贵显达,最要紧的是人要良善、家里谨慎稳重,家里人要开明。
尤其谨慎一项。
史苗不图显贵,只图平安。
这边史苗以一种低姿态给家中儿女定了亲,后面紧跟着十里红妆把贾姝嫁出门。
贾姝的嫁妆很有牌面,江南的千功拔步床有好几架、各种布料、玩意儿、收拾、吃喝拉撒睡、乃至最后的棺材。
齐齐整整抬出十里,宫中御赐之物打头,贾姝身上还担着诰命。
总之贾代善刚刚过世的时候,对未来惴惴不安的贾姝万万想不到,自己会如此风光出嫁的。
贾姝嫁的是济安伯家长孙,真叫原先嬷嬷说中了。
除去还没定下的四妹贾敏,她的婚事是三姊妹中最好的。
贾姝当下的年岁已有二十。
在史苗看来,还是嫁得太早,但当下贾姝已是年岁偏大许多。
为贾姝考量,史苗也尽量办得热闹,给她将来去婆家撑着腰。
贾姝等了这么些年,心中已有恨嫁之意,又见自己婆家最为显赫,越临近出嫁的时候。
贾姝骄矜喜悦之情掩饰不住,身边的人不免有些得意。
史苗看在眼里,心知各人有各人的命,她热热闹闹把贾姝嫁出去,便也问心无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