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
史苗耐心反问贾瑚:“你不想学啊?”
贾瑚摇头:“不想。”
贾赦是真的想上来揍人了。
贾琏跟着他哥,还有贾珠,三小只挤在一起。
显然是结成联盟了。
史苗耐心和他们解释:“有些事情,不是说你一定要做,但是不能不会,你知不知道咱们家这房子哪里来的?”
贾瑚率先抢答:“知道,是祖辈和圣上去打仗,然后陛下赏赐的。”
这么说……也不是不对。
史苗继续问他:“祖母问你,若是去打仗,外面荒无人烟,你不会自己生火,天冷了就会被冻得生病。”
这回是贾珠抢答:“生病要吃苦药。”
贾琏显然还记着一些零碎的事:“火可以赶走狼和熊。”
史苗点头:“对的,以后出去打仗要用,不然你就要吃生肉,还不能烤火,还有大灰狼来咬你。”
说到大灰狼,三个小孩都一缩脖子,更加挤作一团。
贾瑚不愧是最大的,马上就想出办法:“我们可以带着下人去啊!”
贾赦插嘴,恨铁不成:“那是打仗,打仗不能带丫鬟婆子,不然敌军早就看见你,把你一锅端了。”
在三个小孩那边,贾赦对一锅端的解释是,被人宰了以后煮成一锅。
这比什么狼和熊更可怕。
所以学生火做饭还是很必要的。
起码可以去端别人。
几个小孩显然被说服了,齐齐点头:“知道了。”
生火做饭还没开始学,他们的小锅小灶还没搭好。
刚好庄子上来给送份例,贾赦带着几个孩子去看。
都读了书,学了点皮毛就忍不住要卖弄。
贾琏一看单子,好多字不会读,指着一个问他哥:“这个字怎么念?”
贾瑚有点得意:“貂,貂皮的貂。”
旁边送货的庄头指着一摞貂皮:“几位爷,这个就是貂皮。”
贾赦又让他们数东西,结果两只手数来数去都没算清楚。
贾赦得意道:“算不明白吧!才叫你们学算术。”
贾珠很不服气:“明年我们就能算了!”
贾赦乐得嘎嘎笑。
然后贾琏发出了灵魂质问:“爹,为什么二叔要出去上班,你总是在家里?”
第117章
这下贾赦笑不出来了,自己给自己找补一下:“额……你爹我是管打仗的,哪有天天打仗的。”
贾琏老学究似的口气道:“先生说了,打仗百姓苦得很。”
说得很有道理,几个人也没缠着问,又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回去要和祖母说。
其实史苗对几个孙辈还是很有慈爱之心,可是谁都想自家那一个多被偏爱一点。
临近年关,原先那个先生果然请辞了。
史苗单独把老二家的叫过来问话:“前儿那边请辞的消息我听说了,你们怎么看的?”
这事要先问明白贾政这边的意思。
贾政主动道:“儿子的意思,他家中老母亲需要奉养,也事尽心尽力教了几个孩子一场,多给点酬劳,且遂了他孝顺的心。”
二房也有这个打算。
史苗颔首道:“这样也好,我也和白先生说了,她愿意先教几个哥儿,后面再去物色合适的先生。”
听说是那一位,二房奶奶关氏更没挑的。
巴不得是这一位呢!
先前大嫂那边就试探过,老太太还有点不愿意。
早就应该让白先生来教。
关氏那叫一个喜气盈盈:“最好不过,早前我就说要把那院子里的暖房修一修,先生非不让,明儿我就要人动工。”
人都要投其所好,白先生的女儿白湘湘自小落了残疾,最怕冷。
莫说二房高兴,就连贾赦那边听了也高兴。
白先生还主动提出自己书法不成,需要另寻书法先生。
比起前一个来说,多有度量?
比起什么面子,还是以把人教导成才为先。
周氏最满意了,不住的夸:“这样知根知底又人品好的,就是比旁人家放心。”
史苗见老二家的脸色有点不好,转移话题:
“你们也是读书人出身,比起外面没底蕴的人家不知强出多少,也该再多学起来,现在指点一二,总是能的。”
这两个媳妇都是诗书之家出身,而今反而是在家务琐事上耗费了不少精神。
史苗也知道,那些事她们不得不做。
家务事,最消磨人。
日子久了以后,有时候闲下来,原先撂下的书,反而捡不回去。
说着这个,闲不住的贾赦又要插嘴:“妹妹那边不方便,不然咱们家里,最能指点后辈的,就是她了。”
史苗真想给贾赦一个白眼。
他说着倒是爽快,也是对贾敏的肯定。
可是两个儿媳妇听了心里会不舒服。
索性直接怼他:“你也读书,自己孩子,还指望着妹妹来教啊?”
“我自然安排了适合她的事情让她做,都说子不教,父之过,你们当父母的,最不许躲懒。”
几人连忙低头,史苗单独把甩手掌柜贾赦提出来:
“尤其是当爹的,最该言传身教,做出榜样,上梁正了,下梁才不会歪!”
贾赦讪讪的:“是。”
大房奶奶和二房奶奶互相使了个眼色。
老太太这一点最好,骂儿子总是比较狠的,不会什么事都责备儿媳做的不好。
可惜贾赦还没抱着书学几天,宫里就给他派了差使。
也是早前贾赦办过的事。
趁着农闲,巡视江南水道。
算着日子,贾赦接下这个差使,断然不能在家里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