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
过了年去,薛姨妈和宝钗这一头冷清清的,母女俩翻出几尺缎子,预备剪几个鞋面。外面忽然说周瑞家的来了。
薛姨妈放下针线篓,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连忙起身出去迎接,一边走一边吩咐丫鬟倒茶。
周瑞家放下手里的盒子,脸上堆满了笑,笑盈盈说明来意:“姨太太,我们太太近日忙着宫里娘娘施粥的事,支使不开,今儿得了娘娘宫里送来的香露桃酥,让我给姨太太送一些来。”
薛姨妈心里不明白,先前娘娘不是已经施粥一回,听说阵仗闹得不小,只比皇后低了一点,怎么还愁着?
薛姨妈正想说话,却见宝钗亲自接了周瑞家的东西,也笑道:“劳烦周姐姐跑这么一回,正是知道太太忙乱,我们也帮不上忙,就算心里念着,也不敢去打扰。”
周瑞家的提这一口,不就是想要薛家出钱?薛姨妈也回过味来,顺着女儿的话说:“贵人的事,我们没见过世面,倒也不懂,只是宝玉最近可好,上回他要吃糟鹅掌,送了去刚好又出门了,赶巧刚坐了些,你给他带去。”
都是千年的狐狸,一开口就闻着了味儿,这时候了还惦记着宝二爷,周瑞家心头冷笑。
而今大爷没了,家里就这么一个二爷宝贝似的,薛家真是打得好主意。
看破不说破,周瑞面上却还道:“那就烦姨太太多给点,太太也说最近嘴里没味,许是喜欢这一口。”
周瑞家早看不惯薛家这等小气模样,弄不到银子,弄点吃的也好,终归这一回还是客客气气的迎来送往了。
周瑞家的一走,宝钗也无心去吃什么桃酥,原本想劝母亲娘俩要早做打算,离开这地方。
但薛姨妈必定又是那一套要看顾的薛蟠的论调,听了又是一阵心冷一阵气,还不如不说,姑且有一日是一日。
荣国府这边,出了正月里,忽然来了贾赦的信件。
大儿媳周氏满脸喜气,眉飞色舞地进来:“老太太,大爷来信了!”瞧着这样子,肯定有好事。
贾琮也喜气洋洋,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老祖宗,父亲工程做得好,那边已经递了折子,说是已经启程了。”看来贾赦任务完成的确实不错,据说江南那边风调雨顺,今年盐税也收得好,龙心大悦。
贾赦人还没到,宫里的上次先到了,出去修河堤的官家子弟都有,圣旨中也毫不吝惜的表扬。
史苗穿着累赘的诰命衣裳,神色庄重,领着一家老小接旨谢恩,冷了这么久的京城,因为宫里的嘉奖,似乎又活了起来。
回去换上家常衣裳,史苗穿上褚色丝绸薄袄,正从丫鬟盘子里挑选抹额。
两个儿媳并贾政一起进来了,他们年轻人动作快,已是换上了常服。
一进屋子,贾政递了个眼色,将屋里的丫鬟们都遣走,只有几个主子说正事。
史苗凝眉,心中隐隐觉得当中大约出了什么事:“宫里赏了什么?”
二儿媳抱了一对玉瓶过来:“母亲,这件玉瓶,是不是先前咱们家送进宫的?”说着又将先前的礼单子给史苗看。
史苗拿起水晶眼镜,仔细地核对单子,又认真地看了看那对玉瓶,点头:“是咱们送出去的,错不了。”
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就是这样一个举动,贾府上下都不得不揣摩上面的意思。为什么要将贾家送出去的礼物又赏赐回来?怨不得贾政他们提心吊胆。
史苗却懒得深想,毕竟还有另一种可能。
她脸上很淡定,神色平静如水:“想来是派礼物的公公不认真,旁人家送咱们的礼,也有往外送的,只当是个相像的,别叫传出去。”
几人点头,发现这东西被送回来,她们都没敢声张。
史苗想了想,又道:“可见宫里预备赏赐,并不用心,大老爷这回出了大力,怕也不得好处,你们照管好家里上下,别得了一个圣旨,就不知东南西北。”
宫里赏的东西,变现能力太差,要是直接赏点金子能用来花用,大抵还实在一点。宫里赏的摆件,不能拿出来换钱,还要小心收着。
就连进去过一趟的玉瓶,再送出来都有了记号。真是太亏了,也就说出去好听而已。但是满京城中,很多人对好听的名声求之不得。
尤其隔壁如今飘飘摇摇的甄家。
甄家二房丧事也过了百日,宫里有赏赐嘉奖了元妃娘娘的母家。
恰如现在天气渐渐回暖,甄家似乎又迎来的更大的生机。
因王熙凤自来很得荣国府老太君喜欢,奉家里长辈的安排,知道今日史苗和家里小辈开赏花宴,特意来给史苗请安。
顾念着二房的事,她没有打扮得招摇,素净妥帖,不见大红大绿,反而显得沉稳了几分。
开口还是那个爽
利的凤姐人,屈膝像史苗行礼:“老太太,给老太太请安!”
凤姐这人实在是天生的社交焦点,怨不得贾母喜欢她。
史苗见了她也忍不住嘴角含笑,见她一个人来的,不由问到:“前儿不是说你要带着闺女过来,怎么不见?”
王熙凤捏着帕子,脸上露出遗憾的神情:“老太太,我家巧姐儿身上有些不好,吃了积食,下回必定带来。”
这也是王熙凤自己找的借口,只带着巧姐来,又得了老太太喜欢,回去不知又要谁眼红。
一想甄家满屋子的污糟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史苗照例问了一下甄家各个奶奶的情况,王熙凤一一妥当答了。
史苗指了指黛玉她们先前玩的桌游,让孩子们不要拘谨:“我这儿不缺乐子,去和姊妹们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