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319)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众人心里都明白,这绣品虽是难得的好东西,却不是慧纹亲手所绣。

慧娘子手指轻轻点着装裱的木框纹样,恭敬说道:“老太太、太太,依我看,这是江南当下正流行的款式,框子也是如今装裱常用的样子。”

贾敏今天也过来凑凑热闹,听到这话,不禁柳眉轻蹙,质疑道:“就凭装裱材料就断定是假货,是不是太草率了?要往京城送,重新装点一番也是常有的事。”

慧娘子不慌不忙,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接着说:“太太奶奶说得在理。不过这刺绣的底布,是近几年才时兴起来的。要是府上有以前的老物件,拿出来一对比,真假立现。”

慧纹早已不在人世,正因为这样,她的作品愈发被世人追捧,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慧娘子又详细指出了这幅绣品和慧纹惯用技法的几处不同。

这下,真相大白,贾珍弄来的分明是一幅赝品。

送东西来的钱三家媳妇,听到这话,脸一下变得惨白,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她家男人在里头牵线搭桥,本以为是捞到了天大的好处,这下可好,出了这么大的篓子,回去非得被扒一层皮不可。

钱三媳妇吓得双腿发软,史苗等人也是忧心忡忡。贾珍再蠢,也不敢拿赝品给太上皇做寿礼,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一旦被发现,扣上大不敬的罪名,宫里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史苗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不得不往最糟糕的方向去想。贾敏等人也紧张得手心全是汗,手帕擦了又擦。

贾敏冷笑一声,眼里闪过一丝锐利:“我看呐,是有人故意设局坑珍大哥,就是不知道是为了钱,还是另有企图。

“二儿媳关氏

也跟着附和:“这局布得不够高明,要是用一块老料子,还真不容易瞧出破绽。”

老大家的抿紧了嘴唇,脸色发白,一声不吭,心里也是后怕得很。要不是家里老太太有这幅八仙贺寿图,一般人哪会这么上心。

江南那边银钱花得像流水一样,设计让宁国府送寿礼的人,要是只为了钱也就罢了,就怕还有别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贾敏她们管家几十年了,筹备过数不清的寿礼,像这种给太上皇的万寿贺礼,至少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准备了,筹备期间反复思量,生怕犯了什么忌讳。

江南绣娘多如繁星,怎么就没一个人看出这是假货呢?

贾敏也不敢胡乱猜测,一脸无奈地说:“敬大哥和珍哥儿远在江南,说不定是得罪了什么人。”

史苗冷笑一声,眼中透着威严:“虽说山高皇帝远,可他们到底姓贾。”

贾赦应卯回来,听说原本要进献的绣品大概率是假货,脸色骤变,立刻吩咐人研墨,匆匆写了一封信,十万火急送往金陵,让贾珍把预备贺礼的前前后后都写清楚送来。

好在几家的寿礼都平安送进了宫中,太上皇收的礼物太多,估计是看花眼了,宁荣二府和林家送的礼物规规矩矩,没出什么岔子。

听说太上皇最喜欢的是南安王送的红珊瑚珍珠灯,灯体主干是一人高的大珊瑚,盆里用珍珠当土,足足有一斗那么多。

史苗等人作为命妇进宫贺寿,也就是在殿门外走个过场,行礼之后就离开了,根本没见到传说中的珊瑚珍珠灯。

寿辰过后,京城像是被抽干了生气,一片死寂。

史苗午睡醒来,发现几个小孩儿都不在身边,顿时觉得百无聊赖。她把一个看着眼生的婆子叫到跟前。

史苗神色温和地看着她,问道:“外面最近有啥新鲜事儿?”

婆子局促地抱着手,脸上堆满讨好的笑,小心翼翼地说:“家里两位太太带着奶奶们管家,说是下回老太太的寿宴,让小辈们学着操持。哥儿姐儿们都好,兰哥儿之前积食,现在也好了。”

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套话,史苗听着心里直腻味。

她如今被困在宅子里,只能靠丫鬟婆子和小辈们打听外面的消息。

最近回话的婆子媳妇说的都差不多,所以她特意找了个眼生的。

史苗又问:“其他人家呢?”

这婆子机灵得很,难得有在老太太跟前露脸的机会,当然想说出点平常太太们不让在老太太跟前提的事儿。

她心里琢磨着,太太们说是怕老太太操心,依她看,是怕有些事办砸了,被老太太怪罪。

于是,婆子哈着腰,神神秘秘地凑上前:“老太太,这是外面传的,听说甄家那边有个偏房家媳妇年纪轻轻就没了。”

为了让消息更可信,婆子又补充道:“叫什么可卿的,模样长得那叫一个俊。”

史苗一听,心里猛地一震,怪不得最近老觉得心慌意乱,难不成真让自己感应到什么了?

秦可卿这辈子不过是甄家一个不起眼的孙辈媳妇,也没有贾珍为她倾家荡产大办丧事。

红颜薄命,这四个字此刻在史苗心里沉甸甸的。

史苗定了定神,问那婆子:“好端端的,怎么连名字都传出来了?”

婆子连忙解释,说是从小厮侄子那儿听来的:“好像是有人作了诗文传出来的,反正名声不太好。先前大太太还为这事训斥了几位大爷。”

史苗听了,心里明白,看来这件事有人故意瞒着。

她心里腾地升起一股怒火,可还是强压着没发作:“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婆子赶紧辩解:“太太们怕您心烦,听说这媳妇是在什么楼,赤条条吊死的。”

史苗年纪大了,别人家的那些腌臜事,小辈们自然不会平白无故说给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