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318)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但嚷嚷着要修书的人,未必修的是好书。

史苗:“听起来是一件好事,不过也要看怎么来修,别把前朝史料都给修没了。”

过了几天,朝廷敲定原先礼部出去的赵镇大人主事,贾政等人负责协助。

这位大人却是不错,性子很性情刚直不阿,一丝不苟,适合来修书,尤其是史书,朝廷上下,无不说圣上此举圣明。

今年太上皇整寿,送的礼必须比平常年份厚。

荣国府的寿礼照例要拿到史苗跟前过目

贾赦他们预

备了十养全福蜜蜡,还有宝瓶、累丝八宝如意、寿山石雕青松等物。

蜜蜡是太上皇近年来喜欢的物件,又是皇家最喜欢的明黄色,可谓投其所好。

至于宝瓶和如意是一贯要送的,寿山石雕青松,请了工艺精湛的师父,用寿山石讨个名字上的彩头。

看史苗不太满意的表情,贾赦试探着问:“老太太,今年预备的寿礼,您看可够了?”

史苗本能觉得还不够,虽然精巧珍贵,数量也图个吉利,还缺点有气势的东西。

史苗把库房里的东西过了一遍:“我记得家里还有一个玻璃大屏风,把那一件也加上去。”

那是个半舶来品稀罕物,还是林如海寻摸来的整块雕花玻璃,又请工人精心打造的屏风。

现代社会玻璃这种物件不稀奇,但如今这么大块的玻璃,宫里都找不出几样。

贾赦和贾政听见史苗要把自己的私房物件拿出来,反而一脸愧疚。

一件玻璃制品,史苗真的不稀罕不心疼:“身外之物,左右不过是个物件,有什么舍不下的,也摆不过几次。”

现在送出去,总比真被抄家一样不剩的时候那才有得哭。

况且这屏风也不能当饭吃。

看完自家物件,史苗又关心了一下贾敏那边:“林家那边送什么?”

贾赦答道:“林家送的和咱们家差不多,只是屏风是嵌螺钿的,先前说的粉玉香炉赶上了。”

林家家底不差,人口又比贾家少,这一点史苗反而不用操心。

又过去几天,金陵贾敬派来送礼的人也到了。

贾敬预备的寿礼和派来送礼的人,一齐进了荣国府。

出人意料,这回来的居然不是赖二,是贾珍当下倚重的大管事,大家都叫他做钱三。

贾珍派来说话的婆子是钱三第三个媳妇,说话不太麻利,史苗有些不放心:“东西歇在哪里,我们去瞧瞧。”

见史苗亲自要看寿礼,那婆子点头哈腰奉承:“正好要老太太帮咱们掌掌眼。”

贾敬如今不管事,一天天忙着念经修道,当下金陵大小事,贾珍全权。

说起这次预备的几样贺礼,钱三媳妇眼神里有几分控制不住的得意:“老太太,这一幅是大老爷跑遍了江南地界,才找到的八仙贺寿慧纹的绣品。”

她口中的大老爷,指的是贾珍。

史苗还没开口,贾政媳妇关氏就看不妥:“怎么和老太太原先送进去的那么像?”

史苗一看就觉得眼熟,可不是和她先前那副八仙献寿七八分像吗?

钱三媳妇赔笑道:“老太太,这一幅物件,大老爷花了大价钱,请了人仔细验过……”

管他是谁验过,史苗脸色不悦,直接吩咐:“这一样就不要送了,不能辨真假的物件,送了给自家惹麻烦。”

周氏也莫名有些心慌,名家物件,大多是孤品,缘何有个这么像的。

可一瞧绣工和图样,却也是极为精湛的。

钱三家媳妇当然不敢再坚持,连忙恳求:“老太太,这东西是真是假,小人回去好和大老爷交代。”

史苗又看了一眼那副绣像:“不知真假,倒也是一件好绣品,好绣工,江南的绣娘,技艺精巧的不在少数,先前我那一幅,是家里特意去慧纹家求来的。”

老太太那一件实实在在有出处,贾珍送来的这件,根本说不清来历。

这一样拿出去,送礼抽出来的十全十美就差一样,贾珍显然对这一份绣品十分得意,这回不能送。

史苗又嘱咐两个媳妇:“你们把那盆成对的宝石福寿果摆件,给大老爷做个添头,大约也够了。”

又是老太太自己的物件。

老太太已经开口,两个媳妇虽可惜红宝石福寿果摆件,也只能照吩咐办事。

但凡贾珍那边有心,就该给老太太补了这亏空。

第162章

外面忽然起了大风,荣国府库房外的帘子翻搅起来。

史苗神色凝重,内心暗自叫苦,这八仙贺寿图绝对不能送进宫中,否则一旦东窗事发,整个贾家都得被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宁国府为这绣品砸下了重金,怎可能轻易罢休?

史苗心里直觉这绣品有鬼。为求稳妥,她特地派人从史家借来了一位绣娘。

这位绣娘,是史家为湘云几个女儿预备嫁妆,不惜花重金从江南聘来的。当时,林家也想在贺寿礼单里添上一份绣品,可成品出来后,左看右看,实在是普通,只能忍痛割爱放弃了这个打算。

恰在这时,史家正急着找人,便和绣娘及其三个学徒签下契约,将她们接到了京城。绣娘名字里有个“慧”字,大家都尊称她一声慧娘子。

慧娘子对自己的绣技自信满满,即便外头把慧纹的绣艺吹得神乎其神,她也丝毫不放在眼里。

慧娘子大大方方地进了荣国府,走到那幅八仙贺寿图前,目光一寸一寸地扫过,眼里满是欣赏,不住点头,由衷赞叹:“针法、配色都是顶尖的,丝毫不逊色于慧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