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
女子科考试不如男子科举的考生多,只开设了南北两个考场。
南在江南,北在齐鲁孔孟之地。
随后进入会试者,居然也能选出一百零八号人。
原先只打算取一百名,最后皇后娘娘一句话,便把名次提到一百零八之数。
先前秀才试和乡试的答卷流出来,世人发现女子科的水平居然也不差,是以京城中对女子科热情也极高,宫中的娘娘,达官显贵家的女眷都来凑热闹。
有一条街道直接被封了,有人把守,专为女学子提供住宿。
“这一处几家客栈,早就包圆了,专门供给上京的女客居住。”
“哪家的手笔?”
“当然是京城里那位德高望重的国公府老夫人,还有娘娘夫人们一起办的,咱们当姑娘的,也能硬气光彩一回。”
“若是女子得了魁首,什么探花、榜眼、状元,要游街吗?”
“不知道,女儿家,大约不会吧!”
……
就在各处押宝争论谁会夺得女子科头筹,女子科魁首要不要游街的时候,会试热热闹闹的开始,又热热闹闹的结束。
无论男女举子,都有出了考场就晕倒,险些没了半条命的人。
经年之后,这一科男子三甲是谁,没几个人记得。
但女子三甲是谁,却叫人津津乐道。
魁首是昔年美探花之女,姓林名岱。
榜眼也是姑苏人士,姓苏名皎然。
探花是山东人士,姓邓名盈。
至于荣国府夫人的孙女,排在第六位,姓贾名璟。
这一年策论的文章,反是女子科比男子科精彩有新意,细细论来不分伯仲。
女子科中优者三十人,都被授了品阶,入宫中协助各部、处理内宫、祭祀等事宜。
又过一年,太上皇和太皇太后先后薨逝,丧仪之事料理得宜,圣心大悦,又开恩科,再选女子科二十人。
又过了三四年,女子科已为朝廷贡献了不少可用之才,更是由着女子科,发展出专门的女医科,宫中和京中女眷大为受益,史苗又上书奏请在各地发展女医署。
这年会试之前,皇帝又把贾赦给召进宫去,原来是前儿递了折子,请辞经营节度使一职。
贾赦战战兢兢:“陛下,可是对先前臣举荐之人不满?微臣……只是行暂代之职。”
圣上颇为无奈:“这回,又是你母亲教你的?”
贾赦举荐的人不是不好,而是很好,满朝文武,大约也就这几个合适,这几人和贾家没有什么交集,贾赦是在认真举荐的。
这节度使落在贾家手里,怎么就成了烫手的山芋。上回他想升贾政的官,荣国府就辞过一回,贾政表示自己只想认真修书。
最后皇帝陛下升了贾政文渊阁主事。
贾赦心里暗自忖度,果然和母亲说的一样,人的劣根性,皇帝给的他们贾家不要,陛下还不高兴了,非要按着头给你。
贾赦是真的不想干这活,提心吊胆不说,成就感不高,先前他忙后着弄女工学班,人家还给他送了一个联名感谢书呢!
圣上无奈道:“你们一家子是商量过?先前林大人也不想去接户部的差使。”
贾赦如梦初醒一般:“户部……臣觉得户部的事,也不必林大人,我那外甥女就很不错了,算个帐而已,我外甥女自小就算盘使得好。”
圣上觑了贾赦一眼。
贾赦方才心虚改口:“臣失言,应该是小林大人,臣的侄女小贾大人,账目算得也很好。”
皇帝看着贾赦淡淡一笑:“举荐的事暂且放下,回去听旨吧!”
贾赦提的两人确实合适,背后有靠山顶着,行事便宜。
小林大人林岱,小贾大人贾璟,账目实在算得太好,最后导致了工部、吏部、户部大震动。
圣上十分满意,让女官署成立了一个圣上直辖的审计部门,每年负责账目审计,小林大人和小贾大人主理。
当然,小林大人和小贾大人少不得被御史大人参折子。
当中有一条最为荒谬,便是她们容貌昳丽。
也不知长得好看找谁惹谁了。
现在是古代社会,史苗原本以为会有人参黛玉、探春等人迟迟不肯婚嫁。
意料之外,那群老古板反而没人提这茬,比起现代社会的催婚风气,竟然进步许多。
那些折子更多还是参黛玉和探春政务上的事,一群老家伙比史苗还有事业心,天天鸡娃。
最后女官们如他们所愿,工作尽职尽责,成绩优秀,老家伙们又不乐意了。
这些年被选拔上来的女官,有半道回去嫁人请辞的,也有守寡凭本事考上的,还有考上之后不必嫁出去,一心当官扶持后辈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们自然会选择对自己最有益处的方式。
黛玉、探春两人,也渐渐褪去初入官场上的稚嫩,多了几分老辣。
贾敏不由有些忧心,诸事未定,将来史书上,不知女儿会落个什么评价。
史苗笑着安慰贾敏:“你慌那些做什么,就说史书上搅弄风云、杀戮成性的男子又少吗?咱们家姑娘们,还没做到这一步呢!”
大约是春光甚好,史苗笑着笑着就有些恍惚,眼前一阵走马灯似的场景,顿时黯淡下去,天再亮时,史苗乎觉自己置身混沌之中。
“警幻仙姑?!”
史苗没看错,是警幻仙姑,先前她给的香,史苗还没用完,可她今日也没点香啊?
警幻仙姑笑道:“你要不要看看绛珠今后如何?”
黑白无常荡悠悠飘过来,史苗这才意识到,她这一世已经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