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荣国府申请退出![红楼](74)

作者: 辰木离火 阅读记录

贾赦顶着先生的怒气,上前彬彬有礼作揖:

“先生,张兄丢了傅石真迹的扇子,恐是被人偷走,如今正在捉贼。”

说完,贾赦把扇子奉上:“我这把扇子上也画着竹子,叫人看着生了误会。”

贾政也在旁道:“先生在场也好,帮我们兄弟做个见证。”

还好,书院里的先生们不至于不识货,金先生接过扇子前后翻看,目光停在落款的印章上。

“这是郑桥真迹?”

贾赦仍然谦逊:“学生不知,家中人预备的,瞧着像是一齐画的。”

郑桥的扇面,算半个稀罕物,起码比张杰那把傅石的值钱。

扇面最能买上价的,还是有朝代的古物。

先生将两把扇子展开,细看一回,连连点头:

“一把雪竹,一把夏竹,按理说应该有春夏秋冬四个扇面,好东西。”

这个章不会错,难得凑足一套,若是一整套,价值更高。

金先生口吻竟有些遗憾:“在画坛上,郑桥和傅石还有半师之谊,自从二十来年前作古,他的东西如今在江南少见了。”

当先生的自然要调停学生间的矛盾。

张杰这一拨看不上贾赦,也不是今日的事。

金先生有些偏向和自己相处更久的张杰一党。

便没挑明他们故意生事:“梅兰竹菊自古便是画师常画的题材,同窗之间,莫要因为此事伤了情分。”

黑着脸催促:“快去上课!”

当先生好容易平息事态,那个贾赦偏要火上浇油。

一脸得意:“张兄,这天下能画扇面的画师,也不只一个姓傅的。”

那群人气得脸都发绿,贾赦和贾政心中无比畅快。

回到院中,几个小厮巴巴迎上来,叫得脆生生:

“大爷!二爷!”

贾赦将也不管他是服侍老二还是自己的人,招揽他们进去:

“都进来,说说是如何发现的!”

贾政的砚台笑道:

“是焦大爷警惕,察觉有人在咱们家马车动手脚,然后他老人家盯着,等人走后找到一把扇子。”

母亲看人真是有眼光,去过战场的人就是不一样!

多亏焦大,不然栽赃陷害那事儿,还真会叫他们办成!

砚台继续:“石头认得这是姓张的东西,我们几个臭皮匠一合计,肯定要栽赃给您,焦大爷便教了我们一个兵不厌诈。”

所以整个计策是他们商量的。

这几把扇子是前儿贾政从库房里拿出来,想去交际送人的。

礼没送出去,派上大用场!

既然贾赦他们已经有更好的绘竹扇面,怎么还会稀罕偷别人的?

砚台十分关心:“爷,那个栽赃您的人,可有受到了惩罚?!”

贾赦没答话,反而叮嘱:“你们将那把扇子扔到一个人看得见的水潭里,千万要把扇子泡透。”

听这说法,张杰拿来栽赃的扇子肯定还在他们手上。

几个小厮表情如出一辙的失望,仿佛在说:“就这个?”

贾政瞪了砚台一眼:“管好你们的嘴,不可生事。”

先前大哥嘴巧的两个小厮不在,现下反而是他的小厮十分轻浮。

几人也不知犯了二爷什么忌讳,功没邀成,讪讪退出来,去找焦大爷。

焦大咂摸一口烟袋,意味深长:“真闹起来,这个书院的山长,可就惹麻烦咯!”

砚台连忙拍起马屁:“如此看来,是大爷和二爷的慈悲!”

……

砚台还真没说错,钟山书院的山长陈静,真想把贾家兄弟当大佛供起来。

“请坐。”

陈山长做了请的手势,让贾赦和贾政上坐。

论年岁贾赦坐上座托大,便领着贾政一起坐在客位。

陈山长顾及身份悬殊,不敢坐上座,也挨着对面坐下来。

语气及其卑微:“多谢二位给小老头一条生路。”

贾赦看不过去,也只能以谦逊的姿态应对:“正所谓投鼠忌器,您一直为我们兄弟操心,岂敢牵连。”

贾赦还掰扯出几番大道理:

“况且他也年轻气盛,争强好胜的孩童心性,何必一般见识,真较真起来,毁了他们的前程,也给您平添烦扰。”

话一说完,陈山长深受触动,连二弟贾政都侧目了。

他哥什么时候如此心宽了?

贾赦此刻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他太深明大义、宅心仁厚、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大家风范、拿石头的话说就是极有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于是乎这一次会面在和谐与融洽中结束。陈山长感动得屡屡眼眶泛红,几乎流泪。

那边张杰赔了夫人又折兵,愤恨异常。

下次索性找个借口,揍那兄弟二人一回,拳头说话,不信他不乖!

金先生亲自来传话。

张杰疑惑:“山长找我?”

第39章

张杰一脸雾水,不知山长叫他所谓何事。

虽然张杰这个人脑子活络,与好多先生都有往来,但还没游刃有余到和山长交好。

张杰到陈山长的住处,恭敬局促的立在那里。

陈静没有婉转的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神态威严:“你意图构陷同窗之事,我既往不咎。”

张杰心里咯噔一声,先前那件小事,谁人如此多嘴,竟然就传到山长那里了!

张杰做出一副懵懂无辜的神态,暗自悄悄握紧了拳头:

“学生不知,山长……是何意。”

陈山掀起眼皮,目光冷冷:“何意?你心中明了。”

说罢,陈静又将一个信封放在案头:“这是我给你写的举荐书,绿柳书院也是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