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想不起目睹哪吒自刎时是否感到些许悲伤,可还记得,那时,被他视为祸患的儿子也是带着这样的表情,毫无留恋地将横在脖子上的剑向下抹去,鲜血四溅。
这么多年过去了,倒是丝毫都未曾变过,丝毫都未曾长进。
李靖的眼神变了又变。
“好,好得很。”他怒极反笑,“若是你这般主意已定,又何必到我面前碍眼。”
“你们可以离开了。”
他冷淡道。
“往后若非是陛下的旨意,不必再来见我。”
白榆一时怔住。
她看着哪吒不卑不亢地应“是”,然后才反应过来与他一同行礼。一直到两人一前一后地退出大殿之前,都未曾有人再说话。
他们来这里一趟只为面见李靖,此事了结后无需再去别的地方,返回即可。
“怎么,”白榆还在出神,便听哪吒问道,“不满意?”
她连忙摇头。
“怎么会?”
“倒不如说……”她眼神稍稍游弋,“比我想象中要轻松……一些。”
“不然还能如何?”
哪吒漠然道:“我要是真想做些什么,他也是拦不到我的。”
多年前亦如此,如今亦如此。
他们立在云端,足下是茫茫天色,哪吒忽然又开了口:“急着回去吗?”
“不,”虽然不很清楚他是什么意思,白榆还是如是回答,“不那么早回去也可以……吧?”
反正在那里等着的那群小老鼠,她不在也完全不用担心他们过得如何,可以把自己照料得足够好。
“那么,”他回过头,“要不要去别的地方转转?”
那个笑容,比他自己以为的还要温柔许多。
第41章 .
他所说的“别的地方”——
白榆抬眼, 往来百姓熙熙攘攘,叫卖的吆喝跟讨价还价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喧嚣中带上一丝奇妙的烟火气,听着实在热闹得紧。
店面上摆出的都是些寻常物什。普通的平民用不了什么上好的面料,但即便是粗布麻衣,针脚跟花样上总是用了心思的;有商家摆了烛台来卖, 正按两称着灯油跟五大三粗插腰站在那里的汉子要价;拿了大夫药方的老妪慢悠悠地走到药房门前, 先歇了歇腿脚,这才迈过门槛。
“或者还是去东市?”
某位三太子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听说那里集了四方珍奇。”
“谁敢跟你们神仙论珍奇, ”白榆哭笑不得道,“这儿挺好的,热闹。”
唐长安城布局分明, 东西两市都是商贾。只是东市贵胄云集, 西市则多面向的是平民百姓。
西市的东西说不上多昂贵稀奇,胜在繁杂热闹。人来人往的摩肩擦踵, 隔了条街道也能听见的吆喝声使得白榆生出种回到了以前的错觉。
走在这里能让她想起还是个寻常人类时的生活, 纵使时代不同,风土人情不同,总有些东西是共通的。
“哟呵。”
万国来朝的大唐民风开放, 邻近的首饰摊上有看见他俩的大娘笑呵呵地招呼。
“郎君不给夫人买两件吗?瞧娘子生得这么俊,不打扮打扮可惜了。”
……就比如现在。
关系也才确立不久,甚至半个时辰前都才能算是第一次公开得到了证实——这会儿被路边的商家这般打趣, 白榆的耳根有些赧然得发热,却也不自觉地勾起了唇角。
她余光瞥了哪吒一眼。
两人眼下都是化作了寻常人类的打扮, 这会儿站在人群中不能说是不出奇的原因,还是都太过出众的样貌。年轻的郎君一表人才,立在他旁边的女子也是腰肢窈窕的花容月貌,过街的年轻男女谁不是有意无意地撇过来一两眼。
三妻四妾仍是观念里的常事,年轻少女的目光也少不得一样的热辣大胆,可有意无意地理过鬓角发丝后始终等不到对方往这边看一眼,最后一跺脚,拉上旁边还在打趣的女伴就气恼地钻进了不远处的织品店。
三太子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战场中征伐过来的将领不可能没注意到这些视线,他只是被那声“夫人”叫动了心。状似无意间侧首,正好撞上白榆的眼神时,两人都是一愣。
“去看看?”
他问。
白榆扬唇一笑,“好啊。”
这一笑又让本就出色到了极点的容颜又增色不少,隐约能听见不远处传来极轻的吸气声。哪吒的耳朵没有漏过这点声响,他视线只是轻飘飘扫过去一圈,无端强大的威压就使方才还在感叹的人老老实实地安静下来。
“啊呀呀。”
首饰摊的老板娘反倒没被吓到,笑眯了眼睛叹道。
“看来郎君可不是个一般人,”她乐道,“跟这位娘子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我这铺子呀东西也不值钱,不过做工都是一等一用了心的,您们也不妨瞧瞧看。”
这大娘说话教人心里听了熨帖。白榆往摊面上望去,看到也确实如她说的那样,上面摆着的都是没多少珠宝点缀的木饰。不是什么上等的木料,但胜在连细节都精细用心。
她的视线停在其中一支木簪上,正想拿起时,有人先她一步伸出了手。
哪吒指间捏着她看中的那根木簪,“这个怎么样?”
白榆扑哧乐出声。
“挺好的。”
她意有所指道:“我喜欢莲花。”
老板娘自然不明了他们间心照不宣的事实,只是见着这笑,又“哎呀哎呀”地感慨起小两口的甜蜜。
“莲花好啊,”大娘调笑着说,“这还是并蒂莲呢,寓意正好。”
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