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最珍贵(142)

作者: 绾诚 阅读记录

“我知道我有些冒犯了,可是,我猜你也喜欢我们清岁不是吗?她那点目的心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何况你?可你还是容许她一步步靠近了。”

李海迎去握住江晚云的手,只轻轻一下,就惊得她心头一颤。

好在又继而道:“我明白,你对她的爱是惜才,老师对学生的怜惜也好,姐姐对妹妹的疼爱也罢。你也希望她能留在你身边不是吗?”

江晚云人生中难得有刚才那般提心吊胆,这会儿才稍微松懈下来。

她对林清岁是怎样的喜欢,那边界早就模糊了。

她清楚林清岁是理智的,即便在那个最不理智的瞬间里,也为她留有了余地。

是她自己,亲手拉开了林清岁阻隔在中间的手。

过去她没有考虑过“同性恋”这个词,只是一不小心,忽然之间就爱上了。爱来得悄无声息,她也后知后觉,感受彼此灵魂相通的时刻那样热烈美好,她哪有时间,有哪有资格去想什么世俗,想什么未来。

只知道吻到她的那一刻,她心有无数祈求终了的想法。她始终坚信人固有一死,也应该在这样极致美好的瞬间里消亡。

可林清岁呢,何苦无辜被她牵连,往后那么长远的日子里,要无数次回忆爱人在怀中逝去的痛苦。

想了想,还是不愿放松理智:“我确实想留她在身边,可是她已经做出了她的选择。我相信她的选择是发自内心的,也应该尊重她。”

李海迎摇摇头:“晚云啊,爱是没办法通过距离和时间消解的,不过压抑下去,在某个想起的瞬间,又会如潮水一般涌来,一次比一次更汹涌,直到人再也无法承受。这道理她不懂,你也不明白吗?”

江晚云沉吟不语。

她从前或许不能感同身受,到底是失去了那么多,也从来没有觉得什么是过不去的。

只是这段日子里她何尝不徘徊在崩溃边缘。独自消化着情绪,熬过春夏,等到秋天,忙碌的时候好不容易忘记,又在夜里辗转反侧时想起。

她总在人前作出一副淡然的样子,“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似乎成了她的代名词,久而久之,连自己也习惯了这幅躯壳。在夜里攥紧被褥一角,闭上眼在一声叹息中淌落一滴泪水,于她而言就是崩溃了。

几次三番难忍去找她的心,又怕今日主动了明日反而误了她。

况且……

“她已经坚定地和我道过别了,不止一次。”

林清岁说过的,想忘记她。

她也是个要尊严和体面的人。

李海迎有些不确定江晚云这样聪慧的人,说这些模棱两可的话是不是为了婉拒她,为了女儿,她还是坚持做一个不识趣儿的人:

“孩子闹脾气离家出走的时候也是发自内心的,可你要是身为母亲,会因为一声尊重就不去找吗?清岁这孩子,从小自尊心就强,嘴又硬。养母和养女之间的关系本就是敏感脆弱的,她也无数次为了我,想断绝我们之间的关系,可我从来没有尊重过她的选择,哪怕知道她出于真心。”

江晚云蹙眉思索,她从来没从这个角度思考过。

李海迎又说道:

“我知道你没有义务像我一样爱她,所以这半年我一直犹豫。可我又担心你是身在其中,不知道如何才是对她好,才硬着头皮也要来见你一面。

你应该知道的呀,一次又一次说着要走的人不需要你尊重她,她需要的是挽留。”

江晚云的确身在其中,此刻才恍然明白,林清岁一次次说着绝情的话,摆出冷漠的姿态,也许不过是在“闹脾气”。而她每一次温和相待,每一次尊重放手,都在让她失落。

“可是……您既然知道她对我的感情,还是希望我去找她吗?您不担心她越陷越深,误入歧途?”

李海迎摇摇头:“爱是不会让人误入歧途的。”

江晚云漫漫求学的长路里,时常把自己打碎重组,听到这句话时,她坚信这是最彻底的一次。

李海迎又说道:“我相信我的女儿,她有判断的能力。做了的事,也有承担后果的决心。她从来都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

江晚云仍然顾虑着,距离能让她保留最后的体面,如果林清岁再与她朝夕相处,她又需要多大的力气去隐忍,去克制,去坚持。

从什么时候开始动心了?她时常这样懊悔,怪自己把一切都弄得复杂。

可是怎么能不动心呢?

明明三十年来,她都这样从容又孤独地走过了。只要想到林清岁,单单只要想到她这个人,不基于那些朝夕,也不用想起那些边界上的徘徊,心就狂跳不止。

她想坦白,坦白她的私心和贪婪。

可李海迎至真至诚的目光,最后落一棋,宛如将军一步,让她无地自容。

“我也相信你,会好好引导她。”

第78章 木屑她如神迹一般出现。

处暑。怀安秋意渐浓,山上绿叶渐黄,黄又渐红,层层叠叠连着碧水蓝天,山中微风轻荡,时而细雨点点滴滴敲打着梧桐,落尽泛起泥土芳香。天上寒鸦独雁,水里一只孤舟,淡淡的,从容的,从一方天高水阔中划过。

四方庭院里林清岁埋着头,手上雕刻中的物件有了雏形,落了满身木屑。

“我说你一个清欢的大学生,来跟我们抢什么饭碗?都快一月了,真不打算走啊?”

木雕坊的小姑娘搬着货物出来,乐呵呵而无恶意地打趣着她。正在屋里指导的老师傅听见了,却还是担心听者有心,便走到林清岁身边,以为人师的威望让那些姑娘们都不再敢戏弄。询问她: